刘庆澜
目的:探讨阑尾炎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保守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63例保守治疗7日后痊愈,27例保守治疗14天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1天。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既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又避免了手术和麻醉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患者的痊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
作者:董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不良依从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20例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结果:2岁以上患儿有较好依从性为32%,2岁以下患儿较好依从性为15%。结论:影响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除患儿年龄因素外,来自患儿家长及工作人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护理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云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53例护士进行情绪管理,具体方法为情景模拟、相关培训、心理疏导及专题讨论。结果:通过情绪管理干预后,护士主观幸福感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结论:情绪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主管幸福感,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剖宫产手术病历300例,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合理比例高达85.33%,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选择不当,预防用药开始时机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的管理。
作者:张林;吕经兰;季荣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严重复杂胰腺损伤的处理效果,并探讨相关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40例严重复杂性胰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后,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6例患者损伤半天进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手术治疗被延迟;38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医生按照患者的损伤情况使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增加开展综合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公主岭市近几年来肺结核疫情的变化情况,总结肺结核疫情发展的流行规律。方法:选择公主岭市2008年至2012年肺结核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2008年至2012年公主岭市846例肺结核疫情报告中,男性百分比为70.92%,女性百分比为20.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发病趋势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肺结核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发病率。结论:有效管理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公主岭市肺结核疫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汤仁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系统中col agenⅡ、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1、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正常对照组只予常规喂养不予造模,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予纤维环穿刺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法治疗组再予“三步五法”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取出椎间盘组织,RT-PCR检测col agenⅡ、TIMP-1、MMP-1、MMP-3的mRNA表达,并以光镜下椎间盘的形态学退变为对比依据。结果: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而MMP-1 mRNA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1 mRNA表达上升(P>0.05);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MMP-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上升(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3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结构,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正常对照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模型组。结论:“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系统,抑制椎间盘的降解,调节椎间盘合成和分解之间的代谢平衡,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作者:陈少清;林建平;林先钊;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观察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7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8例患者,常规组实施单抗治疗,改进组则行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对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进行观察,如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症状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看,改进组为86.8%,常规组为44.7%,改进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上看,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显著降低,改进组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时,可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其对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价值。
作者:全萍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如今的青年人就业之前的入职体检已成常规。其中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虽然简单,但是往往能发现潜藏其中的信号。首先谈谈血常规。如果噬酸粒细胞明显增加,提示有过敏性疾病,如果存在过敏性鼻炎,可以就诊耳鼻喉科。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人事代理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医院人事档案代理使医疗卫生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实行人事代理为医院的人事管理注入了新的运行机制,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经营成本,解决了原来人事管理体制下的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内部缺乏激励竞争机制的状况,形成新的人才流动和用人机制。
作者:赵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及控制情况,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控制率提供参考。方法:对盐城市亭湖区2个社区内597名高血压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血压水平、控制情况、并发症、降压药物应用等。结果:被调查人中治疗率达79.7%,控制率为29.6%,药物应用以传统复方降压药多占33.6%,其次是ACEI和CCB,仅31.1%的人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结论:该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应该加强用药干预。
作者:王静;朱岫芳;陈根林;周少林;陈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止血带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80例在我院入院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组,其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采用止血带阻断子宫血管。另随机选取2011年前收治的前置胎盘82例作为对照组,其术中采用选取常规方法止血。比较两组孕产妇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产后出血等。结果: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使用止血带止血,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止血新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虹;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新型人才的培育要求,本次中药药理教学改革主要突出设计性实验的中心位置。学生自己从查阅文献,到确定科研题目,然后总结进行实验,后讨论实验的过程。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让学生能够成为主动学习者,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创新精神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的医学研究型人才。
作者:林清;贾永森;喇孝瑾;马会霞;杨晓溪;孙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输液泵持续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治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输液泵持续泵注生长抑素和其他综合治疗,并予以药物、心理、病情观察等护理;结果:这44例患者经过以上的治疗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应用输液泵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60例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住在我院心胸外科60例胸外伤的患者进行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通过病历等一般资料分析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行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外伤的治愈率为91.67%,死亡率为8.33%,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外伤伤及心血管、严重颅脑外伤、纵膈发生气肿各1例,胸膜联合多发伤2例。结论:由于意外造成胸部创伤时,及时的采取胸外闭式引流术对胸外伤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能够有效的帮助创伤部位的疼痛程度降低,有利于进一步的观察临床疗效,避免病情加重的现象发生,减低开胸的概率,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病情康复的进展。
作者:陈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基础上,观察替罗非班tirofiban(欣维宁)治疗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TEACS)PCI术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查阅北京阜外医院2010-2012年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历共158份,均为发病12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其中对照组患者80例,替罗非班组78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情况,术后30天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无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现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出现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例,发生率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欣维宁)能改善STEACS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邹培源;刘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了解我校学生食堂餐具消毒情况,保证广大学生的饮食卫生,给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对学校学生食堂的消毒餐具进行了大肠菌群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每周一次不定时随机抽取学校13个学生食堂消毒后备用的餐具进行检测。共计435份。
作者:秦慧敏;徐筱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肠穿孔在腹部损伤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确诊,治疗并不复杂,但如不能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院2008~2012年来共收治小肠穿孔33例,现对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63岁,小16岁;致病原因:车祸伤18例,挤压伤3例,刀刺伤12例。
作者:王泉雄;曾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用综合措施提高重度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肺挫伤严重度评分ISS大于20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及Sa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aO2和SaO2是判断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激素和抗生素等是肺挫伤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乔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LADA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自身免疫性T1DM,因其早期表现既有起病年龄低等T1DM 的特点,又有体胖尚存一定胰岛细胞功能等 T2DM 的特点,因此,容易引起混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上述情况尚未引起广大基层临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对1例临床诊断LADA合并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分析,探讨LADA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患者女性,35岁,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间断胸闷、胸痛3天”为主诉于2012年01月30日17:50急诊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4年,查体发现空腹血糖升高,FBG:8.4mmol/l、HbA1c:8.2%,无口渴、多饮症状,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应用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治疗。偶测血糖,结果提示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前2年前发现血压升高,高血压165/95mm Hg(1 mm Hg=o.133 kPa)。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入院前3天于活动后和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持续约数分钟至十几分钟,经休息后可以缓解,无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3天间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经过不详),上述症状未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而就诊我院,门诊以“冠心病、糖尿病”为主要诊断收住心内科治疗。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史6年。个人史:职业,公交公司司机。长期从事客运工作。月经:173-5/28-30规律。家族史:母亲患有高血压病。体检:体温:36.2℃脉搏:88次/分,血压:130/78 mm Hg(1 mm Hg=o.133 kPa),体重63 kg,身高156 cm,体重指数(BMI):25.93kg/m2,五官端正。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88次/分,ST-T 改变。冠脉造影结果:LAD近段见95-99%狭窄病变。D1中段70-80%狭窄。OM近中段见50-60%狭窄病变。LCX不光滑,中段见40-50%狭窄病变。RCA不光滑,近中段见40-50%狭窄病变。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酮体1+亚硝酸盐1+葡萄糖3+,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各指标正常值内。血脂:总胆固醇:5.46mmol/o、甘油三酯:5.6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8mmol/l。空腹血糖:16.3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0.71%。
作者:刘惠双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