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霞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X刀治疗配合全脑放疗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脑转移瘤患者92例。48例采用X刀配合全脑放疗,44例单纯给予X刀治疗。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1.8-2Gy,1次/d,每周照射5次,总剂量28-32Gy。X刀治疗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包括95%以上的病灶体积,并以此为处方剂量;采用分次照射,单次靶区处方剂量4Gy-6Gy,每周三次,分5次完成治疗,总量20Gy-30Gy。结果:X刀联合全脑放疗组局控率为87.5%,高于单纯X刀组肿瘤局控率为81.8%。此外X刀配合全脑放疗优于单纯X刀,对脑转移瘤是脑转移瘤是有效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但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吕茵;帕丽达·阿皮孜阿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较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375例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医院感染的68例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果: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的多发部位,危险因素,通过有效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手术室及病区环境管理,定期进行消毒灭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国HBV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有近2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为无环磷酸核苷类抗病毒药,对HBeAg阳性、HBeAg阴性和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均有明显疗效,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其对肾脏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近端肾小管损害。本文报道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剂量抗乙肝病毒治疗,至老年妇女引起范可尼综合征一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使药品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并提醒临床注意用药安全。
作者:艾莉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组织溃烂和坏死,因此临床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护理措施即解除压力。本科室自制出一种三角枕用于肝癌晚期长期卧床的患者,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保持身体侧卧30度,加大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减轻肌层较薄的骨髂隆凸部位受压而预防压疮。
作者:冯丛丛;吴建中;赵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24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实施健康教育,调查其对上述儿童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我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4-5岁)抽取1418例进行调查,以调查发现的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对上述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教育组,该组接受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受健康教育;1年后再进行健康调查,查看上述对象肥胖改变情况和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教育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其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纠正,肥胖状况较对照组而言有明显好转,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普及健康知识,有助于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儿童肥胖症的有效手段,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
作者:哈恒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督灸对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筛选幼年强直性脊柱炎30例,予督灸治疗,七日一疗程,隔日灸一次,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下降。结论:督灸在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申冬冬;侯江红;杜旭召;袁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我国远在宋代已知有“梅核气”。目前在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1】此类病人做常规检查时可有慢性咽扁桃体炎,口咽异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过长,扁桃体角化症、慢性咽喉炎、咽部肿瘤、电子鼻咽镜检查时可发现:鼻窦炎(鼻道积脓,鼻甲肥大)、咽囊炎(咽囊红肿、咽囊口脓性分泌物、鼻咽异物及肿瘤,做电子喉镜检查时可发现舌扁桃体增生,舌根部静脉曲张、囊肿、舌甲状腺、咽部憩室,喉咽异物,另有一类病人常诉颈部有紧迫感,重者如束带样自感呼吸不畅,衣领不能扣紧检查时则未发现呼吸困难体征,【1】此时应做甲状腺超声波检查,食道钡棉检查,电子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多可找出原发症,如果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可先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给予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在我们诊治的咽异感症患者中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约占5-10%病人,咽囊炎占5%,鼻窦炎、下鼻甲后端肥大患者占10-15,慢性咽喉炎患者占20-30%,如在电子喉镜下检查见舌扁桃体明显增生患者都有咽异物感,其症状可随舌扁桃体增生的大小部位有密切的关系,舌扁桃体肥大又称慢性舌扁桃体炎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为舌扁桃体炎及腭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的结果,其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如咽异物感、阻塞感,且舌扁桃体肥大明显时,症状明显。为缓解其症状患者常做吞咽动作,还可有刺激性干咳、声嘶症状。我科利用90o喉内镜检查咽异物感患者时见舌根部有乳头状隆起,乳头状隆起顶端处有点状充血、及小溃疡。分布于舌根、可占满会厌谷并向两侧延伸。但应与舌根部良性、舌甲状腺、及恶性肿瘤相鉴别。解决增生的扁桃体可使咽异感症状即消失,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心情愉悦。
作者:胡宜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儿科临床带教水平。方法: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儿科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知识,培养了护生优良的作风和职业道德,使儿科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标准化护理语言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市典型3个社区中96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的基础上,研究者每2周对患者展开一次家庭访视,并应用标准化护理语言,连续进行12次,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状况、感知健康状况以及家庭健康等诸多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标准化护理语言的实施,可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关注。
作者:李媛;秦静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以后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常规治疗,呼吸道保持通畅,氧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抗生素,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治愈55例,有效率达94.8%。结论: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关键方法,及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发生,综合治疗是治愈的主要方法。
作者:任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髙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表现为后枕部头疼、颈部及肩背部疼痛,临床发病率低、常规头CT扫描不能发现出血、腰穿脑脊液为血性是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因常无肢体功能障碍而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以致不配合治疗,过早活动、用力排便、喷嚏、剧烈咳嗽、血压过高可以诱发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能确认,合理护理对高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振宏;王雪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痰液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58例 AECOPD患者给予NAC雾化吸入,在雾化前、雾化后1小时分别取疾液进行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雾化前和雾化后痰液干/湿重、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弹性酶也有所改善。结论:雾化吸入NAC可稀释痰液,缓解黏液高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宾;徐建刚;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等疗法,但家属对光疗有时存在恐惧,加之新生儿光疗时难护理,经常出现家属拒绝光疗的问题[1]。我科针对临床出现的问题,对拒绝光疗的新生儿采用抚触、穴位按摩、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唐光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对小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32例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小儿骨折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患儿骨折均得到了较好的愈合,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98.48%)、功能完全恢复(100%)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错位、畸形愈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提高小儿骨折认识程度,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取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本地的有过不良孕史夫妇其染色体病的发生的情况,从而探讨在孕前进行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方法:采用G显带法对来我院进行新婚待育检查的1264名有过不良孕史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通过对有过不良孕史夫妇进行的检查,我们检查出染色体发生异常的夫妇在4名,发生率为0.317%,发生染色体变异的为32例,发生的比率为2.6%.结论:染色体的异常可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育以及生育的质量,因此,在孕前必须进行染色体的检查,以此充分的了解夫妻双方的生育情况,同时通过染色体预测后代发生遗传病的风险,以此更好的做好相关的干预或治疗措施,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高晶晶;王明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学校卫生监管工作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主要分析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蛇咬伤患者起病突然,发病迅速,来势凶猛,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慌情绪。通过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对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分类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需要。
作者:杨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21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预防堵管的防范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堵管者与未堵管者的相应资料,总结堵管原因。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堵管率较对照组低(P<0.05);堵管原因主要为:封管液剂量不足、封管操作不当、输注营养液、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针在静脉中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结论:造成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较为复杂,在临床护理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预防,以减少堵管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
作者:唐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分散片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采用开放对照研究治疗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与氟哌啶醇组总体疗效相当。在控制激越症状方面,利培酮组优于氟哌啶醇组。利培酮组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利培酮分散片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急性期症状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傅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