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研究

孔祥云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输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氨含量与NC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氨含量及NCT较实验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空管药物治疗乳牙尖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空管药物治疗乳牙根尖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空管药物治疗52颗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治疗有效率达78.85%。结论:空管药物疗法治疗乳牙根尖周炎是可行、有效地根管治疗手段。

    作者:邹晓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电针配合中药薰药治疗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89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薰药治疗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患者进行电针加中药薰药的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1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56%。结论:电针配合中药薰药治疗风寒阻络证型颈椎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佳;李胜吾;肖国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泌尿外科工作中导尿的体会

    导尿是我们泌尿外科医生平常的事情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各种原因需要导尿的病人。现在,就我们泌尿外科在半年内的200例导尿患者分类做个总结,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作者:徐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体外破裂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

    目的:对我科置管及院外维护PICC管道的患者发生导管体外破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维护导管的正常使用。方法:对我科487例 PICC 维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13例导管破损进行导管修复,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87例导管维护患者共13例导管破损,发生率2.67%。12例修复后正常使用,1例因导管堵塞破损修复后无法再通拔管处理。修复后导管血培养无异常,患者无不适主诉。结论:对置管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置管的破损并发症的发生,对管道破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从而延长管道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吉爱红;贾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本院所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显效的患者为12例,占37.50%,有效17例,占53.13%,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为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在治疗的同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马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再论严把剖宫产术的指征

    主要讨论严格把握好剖宫产术的指征,确实做好保护妇女们身心健康,减少不必要创伤和由术后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并提出剖宫术的严肃性、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讨论提醒每一位妇产科医师要从患者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来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做到放弃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指标和利益挂钩问题。应从每个医师的灵魂深处去认识如何把握好剖宫产手术的问题,把握好手中的手术刀,千万不要乱剖乱切,实践证明剖宫产术增多的原因,一部分是出现手术指征,但有大部分是人为在提高剖宫率,有人统计过60-80年代剖宫术只占5%,以后逐年上升,在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之前剖宫产术占15-20%,目前剖宫产术已达到了80-90%以上,出现乱剖乱切情况,结果使很多术后并发症困绕着很多患者,尽管目前没有法制约束,但医德的宗旨,也应必须执行,目前起,每个医院领导,每个妇产科医师,却应反思,必须做到认真选择指征,认真对待剖宫产术,是该做到“刀下留人”了。

    作者:陈修虹;陈敬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N 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循环障碍是重要因素。笔者临床联合银杏达莫及前列地尔用于治疗早期DN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爱华;袁磊;丁福万;焦敏侠;林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罗钙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衰竭(CRF)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血中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罗钙全对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罗钙全0.25ug.3个月后测定患者血iPTH、Cr、Ca、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iPTH显著降低,血Ca明显升高,血P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血iPTH显著升高。结论:iPTH可作为早期诊断CRF继发性甲旁亢的敏感指标。口服小剂量罗钙全治疗早期SHPT的疗效与iPTH水平有关。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量泵在股骨骨折术后应用的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股骨骨折术后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微量泵在骨科的护理经验。选取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12月股骨骨折术后82例患者,使用一次性微量泵恒速持续镇痛,镇痛期间严密监测与精心护理。结果:镇痛优、良76例92.7%),差6例(7.3%);出现血压下降1例(1.2%),面色潮红、心慌、恶心、呕吐3例(3.7%),静脉炎2例(2.4%)。结论:对股骨骨折手术后患者使用一次性微量泵恒速持续镇痛可提高麻醉质量,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股骨骨折必备的治疗用方法一,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国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然分娩后急性子宫内翻一例

    1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于1小时前G1P0孕40周阴道分娩一足月女婴,体重3000g,产后胎盘尚未剥离情况下,助产士牵拉脐带并徒手剥离胎盘,胎盘剥离后,患者自觉腹痛加剧,见阴道出血较多,探查见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出血较多,考虑急性子宫内翻,行经阴道徒手复位术,因宫颈环较紧,且阴道大量出血,复位失败,予阴道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后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表情淡漠,重度贫血貌,查体:T:36.0℃ P:110次/分 R:30次/分 Bp:90/50mmHg,急查血常规:红细胞2.10×10*12/L,血红蛋白64.2g/L,白细胞22.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3。立即予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同时紧急合血、输血1200ml,转入手术室,全麻下自阴道取出三块血性纱布,见阴道内大量血凝块,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有持续性出血。遂予子宫复位还纳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予抗炎、补液、输血、促宫缩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术后恢复良好,5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郑建华;张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原则上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门周围约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为了更好地配合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让造瘘患者更好的进行以后的生活,我们对2010年~2013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作者:孙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总结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贫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A,26例为地中海贫血为观察组B,检查结果正常的26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A、B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B的血红蛋白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少于观察组B;观察组A、B的红细胞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B的红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可以简便快捷的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显着的效果。

    作者:孔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钢丝张力带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23例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23例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病人,采用张力带钢丝复位固定,并对关节腔进行修整。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年,膝关节功能按照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22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5.7﹪,其中1例老年患者,术前即有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狭窄,不愿做全膝置换,术后仍有慢性疼痛及曲伸功能障碍。结论:张力带钢丝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宏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面积小脑梗塞的外科干预治疗

    小脑梗塞作为脑梗塞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但病情发展快,尤其是大面积小脑梗塞,其继发的脑干受压和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致枕骨大孔疝,常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危及患者生命,而内科保守难以奏效,常需神经外科干预治疗,挽救生命。我院自2003-2013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小脑梗塞病人(术前排除脑干梗塞)84例,均采用枕下减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闫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辛脑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5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细辛脑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同表现,引起应用者的注意。方法:细辛脑注射液0.5mg/kg.d加5%葡萄糖液稀释成0.01%-0.02%静脉滴注。结果:滴注后出现颜面发绀、呼吸困难2例,周身出现荨麻疹1例,出现烦躁哭闹2例。结论:细辛脑注射液于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作者:石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机采成分血采后计数合理性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MC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技术程序中的损益因子,探讨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的真实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科室使用Haemonetics MCS+LDP C5.1数据有效样本60例,记录献血者特征:包括性别、体重、身高以估算总体血容量;过程参数:包括每循环处理血量、目标循环数、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10分钟后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等变量。分析采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68±0.39)×101/L 、(5.56±0.46)×101/L 。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21.64±18.27)×109/L ]显著高于采集后[(146.52±21.64)×109/L ](P<0.05);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67.26±32.15)×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146.33±36.18)×109/L (P<0.05)。结论:所有机器预估采后数据与实际测得数据基本一致,且均高于100x109/L,符合GB 18467-2011。

    作者:李晓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发展步伐,根据医院档案工作的特点,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医院档案的管理,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医院事业服务。

    作者:白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探讨

    分析护理差错的原因包括护理工作制度不全面;违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护士责任心不强;配制不足,工作繁忙;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并从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把好各种制度的落实关;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合理排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防止护理差错,明确了护理人员只有注意细节,把小事做好,把环节质量控制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情况下的烧伤护理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不同情况下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针对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烧伤患者的人数逐一进行介绍,通过研究探讨形成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为终患者的康复打好基础。后本文又对非语言沟通对烧伤患者的护理作了简要地介绍。

    作者:朱定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一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胃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O%,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广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