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白燕

关键词:医院档案, 存在问题, 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发展步伐,根据医院档案工作的特点,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医院档案的管理,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医院事业服务。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床垫上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腰痛的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床垫上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患者不完全随即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例以体位转移训练治疗,对照组22例以健康教育,治疗20次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转移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腰痛的缓解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旺;朱前超;刘芳;王祥(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NT-pro BNP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及其意义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对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排除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值﹥176.8μmol/L),用ELISA法分别测量其血浆NT-pro BNP浓度。选择无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 NT-proBNP浓度,并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以 LVEF40%为界分为心力衰竭(CHF)组和非CHF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HF组与非CHF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是CH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的量化指标,且快速准确;与UCG相比,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并对CHF具有排除诊断优势。并能较好的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尹飞;郭仁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2年3在我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仅为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24周后比较2组症状改善,骨密度(BMD)等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身体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腰椎及重要关节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清钙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用于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安全有效。

    作者: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联合七叶皂甙钠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85例 SAP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45例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腹痛消退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对胰周感染率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七叶皂甙钠能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减轻胰腺损害,促进胰腺修复,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靳玉英;鲍鸿斌;攸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人床边配血、血型是安全输血前提

    血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成份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细胞的减少,均会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符才能输血,但输错血又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损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血液安全作为全球卫生作的重点之一,全社会和医学界正在共同努力【1】。护士作为输血工作的执行者,严格执行双人床边配血、血型是确保安全输血的前提。

    作者:刘彩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究介入治疗心脏病导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护理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心脏病导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100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常规护理组有1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7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心护理能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车兆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南阳市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流行病学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南阳市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流行病学相关因素,为防治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阳市区12个社区居委会居民进行调查,获取人口学信息、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结果: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16478人,报告脑卒中249例,脑卒中患病率1511.10/10万,其中男性1511.02/10万(122/8074),女性1511.18/10万(127/8404),脑卒中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少、超重等生活方式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Hcy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南阳市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应加强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

    作者:张大义;范中有;王安林;蒋居辰;孙瑞华;陈庚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安色林致荨麻疹一例

    患者,男,19岁,未婚,高三学生。2010年11月份开始,家人发现其较以前少言少语,情绪低落,且常唉声叹气,也少与家人交流,经常抱怨自己没用,不够聪明,学东西慢,背课文背不过,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自卑明显,整日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被外人笑话等等情况,用过黛利新、百忧解间断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来病情加重,于2011年3月13日来本院门诊就诊。既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个性随和,少语,无家族史,门诊体检(包括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精神检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自称:“对什么事也不感兴趣,且无快感,怕自己成为父母的累赘”,且早醒,食欲减退,自知力部分存在。诊断为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嘱其住院治疗,但患者家长以患者高考在即,拒绝住院治疗,要求门诊治疗。给予米安色林(30mg/片)15mg/qd。3月16日,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来诊检查发现患者颈、前胸、后背及双上肢皮肤有散在粉红色丘疹,形状不规则,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抓痕,立即让其到皮肤科就诊,诊断为荨麻疹,给予临时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0mg及维生素C2.01、口服扑尔敏0.4mg/d抗过敏治疗,2d后皮疹见好转。3月19日,据病情,米安色林加量至30mg/d,患者又出现皮肤瘙痒,检查发现患者面部、前胸、后背及四肢均有粉红色丘疹,为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抓痕,较前次加重,考虑为米安色林致皮疹,故当日完全停用,并给予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0mg,1次/d,连续治疗3d,并口服扑尔敏0.4mg,tid,一周后皮疹消失。为治疗其抑郁症状,给予换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1周后加量至40mg/d,随访3个月未出现药物性皮疹。

    作者:胡晓红;王学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程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有利于射频消融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孙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自拟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自拟处方进行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用自拟处方进行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有现代药理研究的支持,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作者:石玉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细菌性肠炎的患儿,按随机对照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每同9-18mg/kg,分三次口服),观察组口服头孢地尼的同时口服思连康(小于6个月0.5g,大于6个月1.0g,一天三次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地尼。

    作者:袁玉肖;姚爱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研究初探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总结的典型药历,并且分析药师对药物发挥疗效过程中所起到的干预作用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结果。结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药师可将药物动力学、药剂学等药学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理论作为新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的开展工作。结论:在药学监护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师选择合适的新切入点,不仅促进药学监护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还可保证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药物安全性更高,也更为合理。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细节护理在儿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的分成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细节性的护理组,两组各有60例患儿,对观察组的患儿要采用比较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细节护理组的患儿要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加入细节方面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入院的时间、治疗中需要的费用及患儿投诉率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儿住院的时间基本是在22天左右,细节护理组的患儿住院的时间基本是14天左右,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所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6例患儿的家属进行投诉,发生的机率是26.7%,细节护理组中有5例患儿的家属进行投诉,发生的机率是8.3%,对两组的患儿家属进行投诉的机率进行比较,所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细节性护理模式很明显的缩短了患儿住院的时间、减少治疗中所需的费用及对患儿家属的投诉率也明显的减少,很值得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作者:边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介入栓塞治疗髂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为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短路通道,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因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可造成局部血管及组织器官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下肢肿胀病人,检查后发现髂动静脉瘘,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左下肢肿胀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于当地医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及口服华法林片治疗,肿胀减轻。近1月,左下肢肿胀进一步加重,伴胀痛不适,影响活动,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我科。患者无左下腹开放及钝性外伤史。查体:左下肢全程肿胀,浅表血管扩张,皮温高于右侧,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末梢血运良好,左侧腹股沟上方可闻及粗糙连续血管杂音,未扪及震颤,右下肢皮温、皮色正常,活动自如。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为阴性。左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髂外及股总静脉频谱异常,呈搏动性改变。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动静脉瘘,髂内动脉起始与髂静脉存在交通,髂外动脉与髂静脉有两处存在交通。

    作者:任爱巧(通讯作者);刘军鲁;王淑雅;刘彩霞;卢瑞丽;李敏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所在社区2011年统计出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区健康教育,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社区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遵医行为,体重指数,血糖控制情况前后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生活质量和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美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I型糖尿病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国际I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对2003年至2012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科数据库收录的2414篇I型糖尿病国际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际I型糖尿病研究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出版来源、主题分布,重点对目前I型糖尿病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2003年至2012年I型糖尿病的文献量呈均衡分布趋势。I型糖尿病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从发文机构看,论文产出较多的机构集中在美国,如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匹兹堡大学等。血糖控制、I 型糖尿病诊断、I 型糖尿病治疗、自身抗体、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 )、白介素6(IL-6)均是I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葛菲菲;赵迎光;李海存;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耐药菌病人的健康教育

    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现已遍布全球,临床工作中要切断耐药菌在医院和病室内的传播,故而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保证其他病人的安全。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对耐药菌病人的沟通,导致病人的恐惧,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作者从减轻病人的恐惧出发,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从而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闫妍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对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常规性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对比两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率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和大出血死亡等情况。结论:针对高危产妇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比例,安全性较高,为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适宜患者进行应用和治疗。

    作者:郭静;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头汤合剂加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乌头汤合剂加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在门诊随机抽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分3组,即乌头汤合剂治疗组(A组),来氟米特治疗组(B组),乌头汤合剂治疗组加来氟米特联合用药组为(C组),性别年龄无差异,30天一疗程,均观察2个疗程。结果:(A组)临床缓解38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B组)临床缓解3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C组)对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指数、功能障碍等,治疗前后均值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并且 CRP 和血沉值显著下降。结论:乌头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金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