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未婚先孕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病例讨论

刘景红

关键词:未婚先孕, 药物流产, 终止妊娠, 未婚女青年, 生理和心理, 意外妊娠, 补救措施, 避孕方法, 保护能力, 性卫生, 知识, 增强, 学会, 伤害, 教育, 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未婚先孕药物流产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一些伤害,教育广大未婚女青年增强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自尊,自爱。药物流产只是意外妊娠补救措施,不是避孕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32例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在家族遗传基础上,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精神压力诱发产生的,大多数诊治不及时,日积月累演变而成。它是中老年患者主要病种,更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上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日趋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的内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工作,体会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不但要了解疾病种类,更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对不同病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起搏器安装术等,才能更好地做好老年心血管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2]。

    作者:王道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7.50%,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8.33%,两种治疗方式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促进妇产科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8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等。结论:大多数产后出血经机械性、药物及手术等综合性抢救措施治愈,1例产妇非手术治疗无效,果断切去子宫,挽救了生命。

    作者:房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惊厥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顽固性惊厥的疗效。方法:苯巴比妥钠首次负荷量20mg/kg,以0.5mg/k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12小时后用维持量5mg/kg.d,分两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结果:40例中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新生儿惊厥在采用安定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时,改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卢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中期唐氏筛查结果及产前诊断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在胎儿异常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市各级医院期进行唐氏筛查孕妇3930例,对其唐氏筛查结果及产前诊断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930例筛查孕妇中,高风险孕妇366例,高风险率为9.31%,其中21-三体高风险孕妇301例,占7.66%,18-三体高风险孕妇45例,占1.14%,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20例,占0.51%;年龄≥35岁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年龄<35岁的孕妇(P<0.05),且筛查高风险孕妇妊娠不良结局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孕妇(P<0.01)。结论: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为胎儿异常和妊娠结局预测重要手段,对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高血压病人346人,其中高血压病人占248人,因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20人;造成肢体瘫痪10人,死亡8人。由此可见,高血压病【1】是目前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因其病因未明且可引起动脉、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故而要对高血压病采取预防为先的措施。也就是说高血压病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大大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的,而在临床实践当中却发现高血压病治疗成败其中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会媛;王淑杰;刘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部按摩治疗卧床患者便秘68例临床观察

    便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少,肠蠕动变慢,大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使粪便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可由疾病引起,也可导致疾病的产生[1]。2005-12-2008-8,笔者采用腹部按摩治疗卧床患者便秘68例,并与复方芦荟胶囊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青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门诊纠纷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门诊是患者就医第一场所,是社会和患者感受并检验医院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的门户,也是医患纠纷的多发地带。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年门诊量50多万人次,病人流量比较大、病种多、检查项目相对多,科室分布广等特点。本文对门诊潜在医患纠纷进行分析或探讨,提出了持续改进、转变服务理念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马玉英;丁万珍;马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一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胃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O%,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广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2份生乳卫生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生乳是指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任何成份改变的常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用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生乳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够饮用安全的乳汁,我们对黔南繁殖场桶装混合生乳进行一次抽样微生物指标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亭屹;覃继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带球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26例(28眼),术后随访8-12月。结果:26例恢复良好,无胬肉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角膜、结膜的重建,阻止新生血管的侵入,有效的抑制了胬肉的复发。

    作者:崔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麻行输卵管绝育术后并发尿潴留一例处理体会

    患者张玉莲,女,27岁,G2P2,于2010年3月2日因产后50余天来站要求做结扎手术。诊疗经过:术前检查:T36.8℃,,P80次/min,BP:16.00/10.00kpa。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异常。妇科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手术禁忌症。经知情同意签字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于耻上3指处行腹正中横切口,长约2cm 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用吊钩法取管,检查卵巢正常,见伞端后在输卵管峡部用抽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同法处理对侧,手术顺利,术毕自己步入康复病房。术后6h,自觉有尿意,但排不出尿,术后8h自觉下腹痛,仍不能排尿。查体:T:37.2℃,BP:16.00/10.00kpa,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病容,头颈胸未见异常,耻骨联合上膨隆,叩诊为浊音、压痛(+),B超提示膀胱明显充盈。

    作者:李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社区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相关因素,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兰州市红固地区1008例已婚妇女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8例已婚妇女查出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46.03%,其中轻度单纯型糜烂占25.99%,中度颗粒型糜烂占13.89%,重度乳头型糜烂占6.15%,宫颈糜烂与年龄小、产次及人流次数多、使用带尾丝节育环(IUD)有相关性(P﹤0.01),与冲洗阴道比例高及性伴侣多有相关性(P<0.05)。结论:因此加大基层地区妇女宫颈疾病普查工作,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控制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生。

    作者:权旭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支气管腔内痰液影的螺旋CT影像学分析

    痰液粘附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壁或阻塞气管腔时,胸部CT扫描检查时常发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经验不足,常常被误诊为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总结26例患者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确诊为痰液影的螺旋CT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螺旋CT影像表现,总结经验,供同仁探讨。

    作者:黄军明;姚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癫痫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反复抽搐27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3岁时因为高热后出现抽搐症状,表现为双眼上窜,口吐白沫,头后仰,肢体强直,牙关紧闭,有喉鸣音,伴有意识丧失,持续约1-3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全身发软,意识转清,未系统诊治,后每隔3-4年无明显诱因发作一次,一直未系统诊治,2012年1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发作频繁,一月发作一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但效果欠佳,前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脑电图:可见尖波,轻度异常。头CT:双侧苍白球钙化。血钙1.31mmol/L,磷2.24 mmol/L,甲状旁腺激素9.62pg/ml。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予补钙、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强化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培育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可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终达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解毒平喘汤治疗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解毒平喘汤,并随证加减,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2组7天为一个疗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庆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名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经胃肠减压护理、灌肠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磷酸肌酸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0月住院的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抗病毒、补液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外,实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针静点,对照组给予维生素 C 针。结果:治疗组10d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姚爱梅;马占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体会

    描述职业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探索和分析有效沟通在职业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金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