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患者男性47岁。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入院后五天在全麻下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术后第一天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6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3分钟约20ml时,患者突然出现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3小时后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武桂芳;曾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了解网络舆情监测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实施网络舆情监测食品安全管理以来,对其应用的实践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作者:丰戆;周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2013年入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52例急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结果: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病人预后差别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60ml病死率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60ml组病死率是<30ml组的4.11倍。结论: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均有影响。
作者:王彦阔;孙丽萍;马俊保;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细辛脑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同表现,引起应用者的注意。方法:细辛脑注射液0.5mg/kg.d加5%葡萄糖液稀释成0.01%-0.02%静脉滴注。结果:滴注后出现颜面发绀、呼吸困难2例,周身出现荨麻疹1例,出现烦躁哭闹2例。结论:细辛脑注射液于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作者:石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溢血病人医院感染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42例脑溢血病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溢血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42例脑溢血病人中,21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8%。其中9例为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2.9%,6例为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28.6%,3例为胃肠道感染,感染率为14.3%。结论:易感因素主要为长期昏迷,及侵入性操作等,包括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及手术打击。对于脑溢血病人而言,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其易感因素较多,应对其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陈玉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需做手术患者99例,随机分为α组、β组、γ组,每组各33例,α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β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γ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30min后,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OAAS评分与VAS评分,进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α组的不良反应率为9.09%,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06%,γ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12%,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α组与β组的OAAS评分比γ组低,α组与β组的VAS评分比γ组高,α组与β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γ组,且止痛效果较好,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优于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更为安全稳定,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辛继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难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第2组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第1组30例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2小时后,患者明显好转,12例病人低氧血症不能纠正,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9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30.0%。第2组30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2小时后,各项观察指标显著好转,5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16.7%。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同时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通气方式。
作者:贾小青;王渊;常晓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年纪较大且做过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展开护理研究,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70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展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采取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痛苦程度较低且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年龄较大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超声误诊的原因,提高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12例超声提示疑为异位妊娠,后经复查及术后确诊为非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初次超声发现附件区包块,尿阳性或弱阳性宫内未见妊娠囊,拟诊为异位妊娠,经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后复查及手术为宫内早早孕及其它急腹症结论:对停经后检查阳性附件包块患者应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超声图像特点避免误诊。
作者:罗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越来越多,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以大程度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大大的减少了病人的死亡率。回顾我院CCU一例住院病人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后合并肺出血,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杨帆;王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1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蓝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痰液粘附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壁或阻塞气管腔时,胸部CT扫描检查时常发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经验不足,常常被误诊为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总结26例患者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确诊为痰液影的螺旋CT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螺旋CT影像表现,总结经验,供同仁探讨。
作者:黄军明;姚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并发病中常见的一种,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影响。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并进行系统筛查及治疗,大大降低了母婴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多维元素片(多维元素片)联合鲜女贞子叶与西地碘含片对口腔黏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地碘含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维元素片加鲜女贞子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4.44%,对照组痊愈率为72.22%,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元素片联合鲜女贞子叶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给药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红钰;熊均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病区患儿识别腕带(简称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从而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加强宣教,规范佩戴,确保舒适佩戴,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核对腕带依从性,并比较2012年3月~5月(加强管理前)和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影响患儿识别腕带佩戴原因及患儿腕带佩戴依发生率。结果:加强腕带管理后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加强腕带管理前为92.50%(P<0.05)。加强腕带管理后:照顾者对腕带的认知不足由18.33%降至5.00%,患儿腕带舒适性差由17.50%降至4.17%,医务人员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由12.50%降至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管理,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降低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原因发生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用于甲亢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甲亢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观察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度、参与度以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参与度以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分别为 X2=4.27、p=0.04;X2=5.44、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英;李明芬;胡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规范化第三产程处理下的新生儿窒息发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即刻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新修订的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苏成率、时间以及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总体复苏率明显比观察组要高,复苏时间也比观察组要短。其中,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约为90%观察组的7例复苏没有成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根据1min和5minApgar评分在8~10分的数据中,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要高,80%>43%,X2=22.8,P<0.01。结论:加强对细节和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产房窒息复苏水平,减少新生儿窒息突发状况的发生,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和实现了目标。
作者:吴长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陇西县肺结核病防治七年实施效果,为陇西县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陇西县结控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对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陇西县结控项目执行期间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结果:共计接诊肺结核病可疑患者14028人次,初诊查痰9831人次,初诊痰检率为70.08%。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312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750例,复治涂阳病人154例,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172例,其它涂阴肺结核病人1408例。经过多年的努力,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基本达到60%,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6.30%,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4.14%。结论:七年期间治愈了大批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治愈了大量的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有效的控制了结核菌的传播,降低了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控制了我县结核病的疫情,提高了全县人口的健康水平,为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栾树茂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