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钰;熊均平
通过对产褥期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其健康教育。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预防。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康复的预防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六周左右。在产褥期间。产妇的每一个身体组织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变化及不适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一个新生儿的出生,产妇角色的转变及其家庭都要经历着心理的和社会的适应过程。了解这些适应过程对做好产褥期的护理,保证产妇的健康及其重要。
作者:刘彩霞;李佳莹;刘莉莉;杨彩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器官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中医“痛经、癥瘕、带下病”等范畴。据记载中药直肠给药是我国的首创。但笔者自2002年以来,在直肠给药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按摩,比单一的直肠给药疗效显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临床有98例患者,通过妇科检查、彩色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症状都有子宫增大或正常大小,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扣及包块,压痛。年龄大的47岁,小的20岁。疗程短的半个月,长的一年半。98例患者,随机抽取49例单一直肠给药,余49例直肠给药配合子午流注按摩。结果发现,直肠给药配合子午流注按摩,大幅度优于单一直肠给药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作者:邢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研究组87.9%,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多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优异,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对神经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有关手术器械、纱布等遗留患者腹中的报道屡见不鲜,手术室护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手术室是减轻患者痛苦的地方,其具有高技术、高强度、高危险性等特点,稍有差池,轻则影响患者治疗,重则导致患者死亡,本文探讨了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作者:杨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脂肪液化和皮下积液是肥胖患者腹部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切口延期愈合,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为此,我们对肥胖患者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26例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5cm,均采用传统纵切术式,术后发生脂肪液化。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术8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例,附件切除术7例,全子宫切除术9例,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5例,中、重度贫血2例;术后咳嗽6例。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今的34例患者进行热忱、细致、耐心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4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的严重损害无效外,其余3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或减轻。结论:做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赵欣;张云芳;韩利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行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治疗的68例初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严重下腰痛患者,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回访;结果:其中4例腰痛轻度改善;1例腰痛症状无改善;51例腰痛症状完全消失;12例腰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中将亚甲蓝用于椎间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为难治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但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的确切机制还有待探讨。
作者:张强;兆洪亮;徐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3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配合,准确,熟练,默契的配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关键。
作者:张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0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46例,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2次/日,观察组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次/日,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锦绣;杜森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健康干预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目标更加明晰,为了有效地做到健康关口前移,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预防和延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对辖区居民健康指数提高有重要意义。我院根据对辖区居民健康调查评估,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三年来居民健康知晓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常规性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对比两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率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和大出血死亡等情况。结论:针对高危产妇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比例,安全性较高,为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适宜患者进行应用和治疗。
作者:郭静;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致癫痫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从药物依从性、心理、生活习惯及嗜好、发作先兆的观察和发作期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一例出现生命危险,出院后门诊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发生。结论:从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克服其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摒弃不良习性等方面加强护理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外伤后癫痫的发作。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效应。方法: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结果: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得到了提高,人力、物力大化利用。管理效应: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得到了提高,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健全了制度、操作流程,提升了专科护士的业务技术,增加了专科护士质量管理意识,使人力物力大化利并达到成本控制。
作者:程欣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2年3在我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仅为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24周后比较2组症状改善,骨密度(BMD)等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身体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腰椎及重要关节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清钙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用于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安全有效。
作者: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中,实现检验工作流程的全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实验室管理。方法:检验科将条形码技术贯穿于医嘱生成、收费、标本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结果: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整个分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分析差错,方便医生和患者获取相关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检验室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室运行成本,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理部主任、神经内科、呼吸科护士长和护士组成),确立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5大要因制定计划并实施对策。结果: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较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制定计划并落实安全措施,有效降低了跌倒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搜集42例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总结37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7例(88.1%),其中术后疼痛33例,发热5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尿潴留4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肺动脉栓塞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栓塞后并发症不容忽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年龄35~74岁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0.9%,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预后。随着非药物治疗手段的不断成熟,非药物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了突出的效果。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慢性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当前慢性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现状有一个较好的认识。
作者:过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急诊PCI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加强术中的观察和配合,提高应急处理方面的能力。结果:36名患者在短的有效时间内梗死血管得到开通,使冠状动脉缺血得到改善,频死心肌得到恢复。结论:急诊PCI术治疗AMI,再通率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晓靖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