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李佳莹;刘莉莉;杨彩雯
蛇咬伤患者起病突然,发病迅速,来势凶猛,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慌情绪。通过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对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分类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需要。
作者:杨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44/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手法较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安全可行。
作者:陆璧;张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鼻中隔成形-鼻骨矫正术的治疗检验,探讨C型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有效手术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C型歪鼻患者,其中8例有通气障碍,均采用开放式切口入路施行鼻中隔成形-鼻骨整复矫正术。结果:全部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5-24个月,鼻外形及鼻腔通气功能进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中隔成形术-鼻骨整复矫正术可以有效治疗C型歪鼻。
作者:康壮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的78例病历资料,早期临床观察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眼压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及时的观察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眼压、改善视力。
作者:付帮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制定睡眠评估量表,探讨ICU 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ICU 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愈率,并为改进医护工作提供临床思路和定量依据。方法:用睡眠评估量表(包括患者自评法和护士评估法),对ICU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干预,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结果:调查显示81.67%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睡眠质量受到了影响;其中51.67%的患者睡眠质量差。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依次为身体不适、噪音、光照、交流障碍、医护干扰和担心疾病及预后。结论:ICU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需要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效果显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邢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院的管理者注重优心态管理,从人本主义出发,适时掌握和满足职工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诊疗服务。本文就医院优心态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贺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
作者:宋淑英;王亚辉;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过敏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功能失调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业务查房的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方法:组织以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为中心和以护理并发症为基础的护理查房,并在护理业务查房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护理人员通过参与护理业务查房,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能力。结论:护理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丽燕;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2次,每次7.5mg静脉点滴盐酸氨溴索。对照组33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痰灵每次5ml,每日3次,疗程均为5~10天。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结果。结果:治疗组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咳嗽、喘息消失天数及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迅速改善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赵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实验组:地佐辛1.5mg+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BP、HR、SPO2的变化,评估麻醉效果,记录异丙酚用量和麻醉起效时间。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DBP、SP0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下降缓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HR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异丙酚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可安全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并可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侯芝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综述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在催吐、洗胃、补液、应用氯磷定等综合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及早恢复胆碱脂酶活力,互相取长补短,减少中间综合征,减少反跳和阿托品中毒等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疗效满意。结论:综述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重度症状消失快,乙酰胆碱脂酶活力恢复快,治愈率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损伤程度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进一步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创伤、感染、中毒、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进而出现MODS,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水平及免疫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炎症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到杀伤肺、肝、肠等脏器自身细胞,其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肠菌移位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级联瀑布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均无法把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完全统一。对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上的不足也使SIRS及MOD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
作者:常玉立;张建政;孙天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使用时间(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比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中,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均护理15天,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P<0.05)。结论: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密切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勤;吴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肾(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SLE患者肾穿刺活检结果。结果: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82.4%的患者为狼疮肾炎IV型和17.6%的患者为V型。91%的患者为增生性狼疮肾炎,9%的患者为非增生性狼疮肾病。高水平抗双链DNA抗体和低C4水平在增殖性狼疮肾炎更常见(p<0.05)。结论:应积极行肾脏活检穿刺术,从病理学角度明确SLE及狼疮肾炎的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敖晶晶;贾晓敏;陈志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病例治疗,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03月01日到2013年09月30日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恒牙外伤患者89例,患牙159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外伤类型、外伤后就诊时间、受伤原因、外伤牙位、累及牙数等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外伤儿童在8-12岁发生率高(77.5%),男童(68.1%)高于女童(31.9%),男女比例2.14:1。儿童恒牙外伤发生的原因中,摔伤占一半以上(53.9%),其次为碰撞(28.1%)、运动、交通事故;男女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发生原因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摔伤、碰撞为主,女童以摔伤多见。年轻恒牙牙外伤类型中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其次为牙冠折裂露髓、牙周损伤、牙釉质折裂,冠根折、牙脱出、根折较少见。男女童牙外伤高发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女童以牙冠折断露髓好发。不同牙位中上颌中切牙发生率高(73%),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累及1颗牙位者占48.3%,2颗牙33.7%,3颗牙13.5%,3颗以上4.5%。不同牙外伤类型累及牙数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8-12岁年龄段儿童尤其男童容易发生恒牙外伤,社会、学校及家庭应采取运动时对上颌切牙的保护措施减少儿童摔伤、碰撞等。
作者:郑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左家庄社区(简称左家庄)2012年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在社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对左家庄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573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左家庄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9.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中缺血性脑卒中465例,出血性25例,复发95例,复发率较高。脑卒中患者中吸烟、房颤和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BMI≥24kg/m2的患病率和暴露率分别为27.5%、7.5%、64.5%、24.1%、41.6%、18.2%、43.6%均高于非脑卒中患者。结论:左家庄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高,复发率高,以缺血型为主;慢性病患病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
作者:张鼎(通讯作者);肖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规范化第三产程处理下的新生儿窒息发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即刻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新修订的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苏成率、时间以及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总体复苏率明显比观察组要高,复苏时间也比观察组要短。其中,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约为90%观察组的7例复苏没有成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根据1min和5minApgar评分在8~10分的数据中,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要高,80%>43%,X2=22.8,P<0.01。结论:加强对细节和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产房窒息复苏水平,减少新生儿窒息突发状况的发生,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和实现了目标。
作者:吴长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 治疗23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3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王鹏程;尹升吉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