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才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实验组:地佐辛1.5mg+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BP、HR、SPO2的变化,评估麻醉效果,记录异丙酚用量和麻醉起效时间。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DBP、SP0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下降缓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HR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异丙酚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可安全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并可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侯芝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了解男护士对护理工作抵触心理的本末,确定解决此种抵触心理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本院2006、2007级男护士与女护士各3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比较男护士与女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结果: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明显高女护士。结论:男护士的护理工作面对着多方面的压力产生对护理抵触心理。通过宣传、教育、男护士职业发展需求及社会认同去改善其抵触心理。
作者:何先琼;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外科手术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易发生于老年患者。其诱因来自于患者自身、麻醉、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治疗以保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正常运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等为主。
作者:刘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从健康教育及中药调服两个方面,阐述侯江红教授调理小儿亚健康状态经验,临床应用灵活,疗效显著。
作者:袁飞;申冬冬;刘晨菁;侯江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鼻饲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气管切开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RDQ量表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误吸、反流以及吸入性肺炎例数更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率、反食、反酸、呃逆等评分值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因鼻饲造成的胃内容物反流情况,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守群;朱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档案管理与改革的关系入手,论述档案管理应与改革同发展、同进步。
作者:张永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提升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本病的诊治率。方法:系统回顾分析黄石华新医院近10年收治49例肠结核患者临床信息。结果:49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在20-50岁的共37例,占77.5%,临床症状以腹痛(37例,75.5%)、腹泻(15例,30.6%)、发热(23例,46.9%)、右下腹包块(12例,34.7%)为常见;合并:肺结核(20例,40.8%),肠梗阻(9例,18.4%);病变部位常见为回盲部(59.2%,28/49)、回肠末端(22.4%,11/49)。49例中有13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26.5%),7例抗酸杆菌(14.3%),9例病理确诊肠结核(18.4%),其中20例行诊断性治疗后,91.8%者治愈。结论:肠结核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经过钡灌肠、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查可以确诊,一般正规抗结核治疗可以治愈,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应行外科治疗.
作者:查光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消化性溃疡病人16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腹痛、烧心、反胃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溃疡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新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简称 CCU,收住的是各种病情危重的心脏病患者及部分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部分患者在 CCU 进行隔离监护及全面治疗期间,可产生表现为躁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和孤独等多种心理应激(1),甚至出现思维乱的现象,即为 CCU 谵妄。这种精神障碍的出现,可能是疾病演变的先兆,也可能是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可以导致住院天数的延长及费用的增加,也可导致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增加。为预防 CCU 谵妄的发生,故对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陈伟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超声脉冲电导给药治疗小儿腹泻156例,并与14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治疗组总有效率(99.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泻显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超声脉冲电导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止泻时间短,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宋燕玲;胡美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癌症疼痛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其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癌痛的病因主要来自三方面:1癌细胞本身浸润、转移或压迫有关组织引起的疼痛,这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2癌症诊断治疗有关的疼痛,如化疗药物副作用;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疼痛[2];3全身衰竭引起的疼痛。晚期癌症恶病质导致极度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疼痛。如便秘、褥疮、肌肉痉挛等[3]。
作者:盛滢;尹静静;薛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微机管理对高血压控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85例拟定每一位患者随诊时间和治疗计划,记录血压控制和危险因素改善情况。结果患者高血压治疗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入网前后对照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微机管理后依从性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高血压控制状况及心血管等危险因素。
作者:林汉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46例患者均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统计手术时间、伤后愈合时间和疗效,评价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结果: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101±12.5min,愈合时间为3±0.7月;胫骨干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7.6min,愈合时间为5±1.6月;股骨干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7±5.1min,愈合时间为4±1.2月。肱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2.3%、90.9%、90.9%,整体有效率为91.3%。结论:带锁艇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较强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王彬;孙焕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以及卫生需求情况。方法:选自我市某区的65家电镀企业,从这65家电镀企业中随机抽取6家,在2家规模较大的电镀企业中每家抽取25人,2家规模中等的电镀企业每家抽取15人,两家规模小的各抽10人,一共100人。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并且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对100位电镀企业的职工进行调查,对健康概念的知晓人数88人,知晓率为88%,职业病概念知晓人数94人,知晓率为94%。电镀厂主要的职业卫生危害知晓人数的81人,知晓率为81%,职业病可预防知晓人数为70人,知晓率为70%,有毒气体净化常见方法知晓人数72人,知晓率为7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知晓人数85人,知晓率为85%。86人对职业病的防治知识有需求,需求率为86%。82人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规有需求,需求率为82%。91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知识有需求,需求率为91%。93人对职业中毒症状及应急救援方法知识有需求,需求率为93%。结论:我市某区电镀企业的制度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并且卫生需求率较高。
作者:涂晓志;武照燕;张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死亡,22围产儿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和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吉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高压氧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进行常规化治疗措施;联合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肢体恢复部分功能的时间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为脑卒中临床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熊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丽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留置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在卵巢癌腹腔灌注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随机将疑诊为卵巢癌并发出现大量腹水需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对照A组,行全面分期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B组及对照B组,观察A组及B组均选择行腹腔留置双腔腹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组,对照A组及B组选择传统腹腔穿刺组。结果:观察A组在穿刺次数、腹水放出量、放腹水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率3个方面与对照A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在穿刺成功率及腹腔灌注化疗成功率3个方面与对照A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应意义(P>0.05)。观察B组在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腹腔灌注化疗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率4个方面与对照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留置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使患者避免了多次进行腹腔穿刺的痛苦,可多疗程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曲振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益肝乐胶囊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同时对患者采用护肝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益肝乐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同时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31/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益肝乐胶囊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潘振雷;龚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于1小时前G1P0孕40周阴道分娩一足月女婴,体重3000g,产后胎盘尚未剥离情况下,助产士牵拉脐带并徒手剥离胎盘,胎盘剥离后,患者自觉腹痛加剧,见阴道出血较多,探查见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出血较多,考虑急性子宫内翻,行经阴道徒手复位术,因宫颈环较紧,且阴道大量出血,复位失败,予阴道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后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表情淡漠,重度贫血貌,查体:T:36.0℃ P:110次/分 R:30次/分 Bp:90/50mmHg,急查血常规:红细胞2.10×10*12/L,血红蛋白64.2g/L,白细胞22.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3。立即予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同时紧急合血、输血1200ml,转入手术室,全麻下自阴道取出三块血性纱布,见阴道内大量血凝块,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有持续性出血。遂予子宫复位还纳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予抗炎、补液、输血、促宫缩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术后恢复良好,5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郑建华;张蓓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