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师丽惠

关键词:老年, 食管, 癌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早日康复, 科学有效, 并发症, 术后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压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在治疗重度脑损伤的应用价值及该疗法对其病程的影响。方法:48例重度脑损伤病人(GCS≦8)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组23例,治疗组为亚低温--呼吸机联合治疗组25例,两组病例均监测多项指标,所得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死亡率,显著降低颅内压,有效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显著改善血气及稳定电解质平衡。结论:亚低温疗法和呼吸机疗法有协同作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对重度脑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华;杜金红;尚晓琳;曲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联合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95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标准诊断的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4天。A组:ALA+甲钴胺;B组:ALA+依帕司他;C组:ALA+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后再次进行神经肌电图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检查,评价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均降低(P<0.05);A组和B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A、B两组(P<0.05)。结论:ALA、甲钴胺与依帕司他不同组合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史晓阳;袁慧娟;张菱;赵志刚;张凯(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并针对其问题采取符合国家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要求的解决措施,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及外来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以及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规范化第三产程即刻处理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的规范化第三产程处理下的新生儿窒息发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即刻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新修订的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苏成率、时间以及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总体复苏率明显比观察组要高,复苏时间也比观察组要短。其中,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约为90%观察组的7例复苏没有成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根据1min和5minApgar评分在8~10分的数据中,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要高,80%>43%,X2=22.8,P<0.01。结论:加强对细节和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产房窒息复苏水平,减少新生儿窒息突发状况的发生,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和实现了目标。

    作者:吴长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0例超声内镜下胰腺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周密的全程护理,对在超声内镜引导下50例胰腺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而后将采集到的标本送至病理科。结果:50例胰腺肿瘤患者检查过程顺利,除5例患者有咽部不适,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既能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检查,还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改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巧制三角枕用于肝癌晚期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组织溃烂和坏死,因此临床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护理措施即解除压力。本科室自制出一种三角枕用于肝癌晚期长期卧床的患者,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保持身体侧卧30度,加大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减轻肌层较薄的骨髂隆凸部位受压而预防压疮。

    作者:冯丛丛;吴建中;赵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30只眼,都给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眼压为15.23±3.81mmHg,与术前52.53±3.55 mm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可能机制在于其能有效持续降低眼压。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介入治疗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后察看病人之疼痛程度。结果:本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后的疼痛均得到了缓解,心理干预前后比较轻度、中度、重度疼痛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心理干预可以当作临床介入治疗的一种辅助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晨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继发急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同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药物干预治疗,旨在了解药物治疗有效性,提升治疗效力。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7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使用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另使用呋麻滴鼻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鼓室压明显降低,体温也更趋近于正常状态。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显效人数更多。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另采用呋麻滴鼻液治疗能够达到更优治疗效果,在更短时间内减轻患儿痛苦程度,提升治疗有效性,因此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启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肠神经纤维瘤致肠扭转一例

    患者女性,71岁,因腹痛、腹胀8小时伴呕吐5次于2010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感右中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5次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院外治疗无好转,腹痛、腹胀进一步加重,故就诊入院。病后解大便1次,色黄,小便正常。既往无特殊。体格检查:T37℃, P7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精神差,腹部中度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以右中下腹尤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隐约扪及包块,界欠清,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5次/分。血常规:WBC13.7×109/L、HGB129g/L、NEUT90%,尿常规:红细胞3+、蛋白1+,肝功、肾功正常,淀粉酶:111U/L,B 超报告:1.右中上腹实性包块,性质来源待定;2.腹腔肠管广泛扩张;X 线检查:1.右下肺炎性病变,2.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肠梗阻X 线征象;CT:1.右中腹部包块,多考虑肠系膜肿瘤,2.肠梗阻征象;ECG:1.窦性心动过缓,2.心肌缺血。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入院当天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渗出液约500ml,距屈氏韧带约120cm 处空肠壁见一外生性生长的包块,大小约6cm×5cm×5cm,表面凸凹不平,呈灰白色,质硬,肠腔无明显狭窄,包块下坠致小肠系膜扭转1圈半,扭转上方小肠扩张。

    作者:龚建云;范红晖;汪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听力损失病人的听觉康复

    目的: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预防和治疗听力损失、使用助听器改善聆听的声学环境、充分发挥助听、学语设备的作用、清除或减轻沟通障碍、帮助患者建立自信、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使患者回归社会。方法:对76例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根据个人需要验配助听器进行常规训练。结果:76例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通过佩戴助听器后21例言语识别率达到了90%以上、康复级别达到1级,47例言语识别率达到80~89%以上、康复级别达到2级,8例言语识别率达到70~79%、康复级别达到3级。结论:助听器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灵敏度和言语清晰度可以使听觉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保护残余听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科室护士分层培训签到表的设计与应用

    护士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1]。因各科室的培训记录不完善,形式多样,为进一步规范分层培训工作,我院设计了科室护士分层培训签到表,并于2013年1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科室,效果满意。

    作者:薛新琴;高泽宇;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骨科患者由于卧床、手术、疼痛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便秘发生率可高达90%[1]。便秘在临床上长期持续存在,病因多样,症状扰人,患者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便秘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就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玲;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临床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剖宫产的72例孕妇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切口感染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后的36例剖宫产孕妇为观察组,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实践。结果: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均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手术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侵入性操作频繁等等都易发生剖宫产切口感染,36例针对性处置措施组的剖宫产孕妇仅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愈合达到Ⅰ/甲。结论: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风险,更好的保障产妇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春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结果:本组轻、中、重度患者147例得到治愈,9例重度患者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2%。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救治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丁煜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使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 B 型钠尿肽(BNP)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监测其水平变化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270例经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组,甲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90例;乙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90例;丙组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90例。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组,设为对照组,90例。结果:甲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丙组和对照组(P<0.01),乙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丙组和对照组(P<0.01),丙组和对照组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冠心病类型不同则血浆中的BNP水平不同,BNP已经作为心衰独立的诊断标准用于临床,同时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也可用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有助于重症医师及早做好防护救助措施。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消化性溃疡病人16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腹痛、烧心、反胃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溃疡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新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随机选中晚期食管癌67例,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1h以上,第2天。21天为一周期。3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67例均可以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3.3%。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结果: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毒副反应可以控制。

    作者:齐锦宏;程敏;王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激励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护理思想教育新途径。方法:采取院服务之星评选的方式选取服务态度好、专业技能精、奉献意识强等方面的经典案例,利于介绍经验、专题讨论、编辑成书宣传进行教育。结果:筛选先进事例,鼓舞先进个人,教育身边的同志,提高医院服务态度和质量水平,使患者满意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结论:精神激励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鲍云霞;来纯云;徐国纲;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的护理体会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乳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男性少见。现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闫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