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荣;顾世玉;张丽萍
目的:讨论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输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氨含量与NC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氨含量及NCT较实验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孔祥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肝明目汤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口服清肝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65.71%,对照组为4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复发率治疗组为17.39%,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明目汤治疗急性前葡萄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雪莹;吴萍;童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分析ICU护士工作的要主要压力源,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工作压力,设法减少压力,以保持护士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李婵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初步调查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26%[1],是一种与人白细胞相关抗原 B27分子(HLA-B27)相关的炎症性的脊柱及关节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早期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后期由于软骨内骨化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近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OP)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发生频率为50.92%[2-4],疾病早期可出现[5]。AS患者继发OP及其引起的骨折、驼背等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 AS 继发 OP 有其自身的特点,缺乏合理的治疗往往会发展为关节破坏和畸形。因此对于AS骨代谢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骨折患者发生褥疮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后发现,患者发生褥疮人数为25例,占20.8%。此外,影响患者发生褥疮的因素还有褥疮发生部位和年龄以及骨折发生部位,发生褥疮与没有发生褥疮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都没有再发生褥疮。结论:对临床上骨折患者发生褥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褥疮,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作者:刘立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颏部位于下颌骨的前方。据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颏部、体部颏孔区、下颌角区、髁突等部位[1],其中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发生率为9%~57%[2]。而颏部粉碎性骨折治疗不当会带来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住院治疗的17例颏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应急处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卢小粮;饶坚;刘进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236例(472眼)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内膜破裂时间检查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236例患者中水液缺乏性干眼83.89%,MGD4.24%,混合性干眼11.87%。女性多于男性,女性141例(59.75%),男性95例(40.25%)。结论: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的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长生;徐茂晖;颜巧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经阴道分娩与破膜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2.1-2013.8月收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的500例孕妇,观察其破膜时间的长短与阴道分娩的关系。结果:距破膜时间越短,启动产程,经阴道分娩的机率高,新生儿并发症少;破膜时间越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的机率越高。结论:胎膜早破距妊娠时间越短,阴道分娩的机率越高且并发症少。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胎膜早破,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8”字绷带止血方法在桡动脉穿刺点止血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8”字绷带包扎组49例,桡动脉止血器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效果、右手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止血耗时、患者舒适度、右手静脉回流情况、桡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在止血效果、右手大拇指血氧饱和度上“8”字绷带加压组与桡动脉止血器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止血器组在止血耗时、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8”字绷带加压组(P<0.05),右手静脉回流情况也优于“8”字绷带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取“8”字绷带止血的方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手术费用。
作者:沈鸿梅;沈红书;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优质护理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落实围手术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和颅内压、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康复训练、注重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等。认为优质护理服务于围手术期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治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的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顾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例1:患者女,56岁,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体检及各项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绝经已5年,3年来与丈夫分床睡。给予洛沙平34mg/d。1周后增至68mg/d(总量238mg)患者对异性表现出强烈兴趣,喜欢抓摸异性性器官。第15天时,洛沙平增至102mg/d(总量714mg),上述症状更加明显,并喜欢用与性有关的语言及在异性面前脱裤子挑逗异性,自述有一种快感。换用喹硫平治疗2周后,上述症状渐消失。当问及对前述行为自我认知时,患者表示有种无法控制的性冲动在支配自己。
作者:王云鹏;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及社会不公平的评价等因素影响,护士在高风险、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急诊尿石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99例急诊尿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诊治中采用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诊治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疼痛耐受和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满意度、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诊尿石症患者进行诊治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使得患者和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同时促进患者的配合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惠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学生132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总体上营养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低为24.9%,高为95.6%;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占78.1%,不感兴趣的占6.3%,无所谓的占15.6%;只有15.7%的学生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求。从不同学历即中专、大专来看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为大专生比中专生好。结论: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夏欣;王春丽;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不仅担负全院诊疗器械、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同时也担负着临床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而供应室护理带教工作也是医学教学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实习期间让护理实习学生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尽可能熟悉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以及操作流程、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是护理带教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姚兰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N 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循环障碍是重要因素。笔者临床联合银杏达莫及前列地尔用于治疗早期DN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爱华;袁磊;丁福万;焦敏侠;林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工伤矿工心理康复现状,进一步完善其心理康复机制。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方法,对工伤矿工情绪障碍的类型、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进行综述。结果:工伤矿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情绪障碍的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结论:目前工伤后情绪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国内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作者:刘涛杰;张凯;王明君;鲁芳勤;温金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JCI标准,提高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按照JCI标准改进抢救车药品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结论:JCI标准下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李晓华;刘平;王贺;赵俊昭;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00例,针对患儿的情况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儿100组,针对患儿情况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因护理干预不当熬制肠穿孔等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是餐饮环节经营自律制度的核心制度,源于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规范于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目的是使食品链可以全程溯源,保持监管的效率,主要内容是索取供货方的合法资格和当批食品合格证明。该制度在落实中存在追溯目的难以实现、落实效果不尽人意、监管成本投入过高等问题,实效性也不强,不能达到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时的初衷。完善该制度,就要改革索证的内容和方式,建立票据式进货台账,并逐步推进大型单位索证索票台账的数字化。
作者:亓延海;刘圣来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