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采成分血采后计数合理性的分析

李晓帆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 采后血小板计数, 高于100x109/L, 献血者安全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MC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技术程序中的损益因子,探讨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的真实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科室使用Haemonetics MCS+LDP C5.1数据有效样本60例,记录献血者特征:包括性别、体重、身高以估算总体血容量;过程参数:包括每循环处理血量、目标循环数、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10分钟后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等变量。分析采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68±0.39)×101/L 、(5.56±0.46)×101/L 。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21.64±18.27)×109/L ]显著高于采集后[(146.52±21.64)×109/L ](P<0.05);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67.26±32.15)×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146.33±36.18)×109/L (P<0.05)。结论:所有机器预估采后数据与实际测得数据基本一致,且均高于100x109/L,符合GB 18467-2011。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后基牙牙周组织状态分析

    目的:观察晚期牙周炎患者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其基牙牙周状态。方法:35例晚期牙周病患者62颗基牙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检查并记录修复前(牙周治疗后3个月)、修复后1年和2年基牙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槽骨高度)和松动度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基牙牙龈指数高于牙周治疗后3个月(p<0.05)、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差异无显著性变化(p>0.05),松动度均小于修复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牙周病患者可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具备可行性。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生带教用好“心”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实习医院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实习护生从课堂的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从学校到医院,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上均有很大差异。临床实践作为作为学校学习为主转入临床工作为主的衔接阶段,用“心”带教,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能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起良好的铺垫和充分的锻炼作用。

    作者:沈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表在甲亢手术患者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用于甲亢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甲亢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观察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度、参与度以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参与度以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分别为 X2=4.27、p=0.04;X2=5.44、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英;李明芬;胡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进行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2006年收集的高碘地区黄骅与碘适量地区彰武的344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检查,并于2011年进行追访探讨。结果:黄骅地区和彰武地区的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标准化患病几率分别为34.62‰和12.3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摄入量的增加会引发与促使人体甲状腺疾病发生。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情况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表由我院自行设计,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后,由11个病区的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2.87±6.10)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评分为(54.81±5.14)分,明显高于开展前,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问卷中患者对接受的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及生活照顾等服务项目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住院环境、换药及巡视间隔时间等内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不断提高科室的综合护理水平,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今的34例患者进行热忱、细致、耐心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4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的严重损害无效外,其余3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或减轻。结论:做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赵欣;张云芳;韩利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服务流程重组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重组前后的手术室管理服务流程,并通过观察结果探讨服务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改善手术室服务流程和服务业务,确定手术室管理的服务流程,在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时,实时监督其管理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将重组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结果:通过服务流程重组的护理效果很好,其护理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重组前。结论:服务流程重组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正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论著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颌面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局部麻醉时加入地塞米松1ml(5mg),对照组局部麻醉时加入生理盐水1ml,分别记录术后第1235d面部肿胀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用药组颌面部肿胀百分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明显减轻术后颌面部的肿胀。

    作者:孙吏聪;李辉锋;张明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50例精神障碍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操作中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曾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扁桃腺摘除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90例扁桃腺肿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P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术后常规给予镇痛药和冷敷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镇痛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给予镇痛药次数及剂量,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镇痛药剂量统计差异,但疼痛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烦躁,呕吐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扁桃腺摘除术后疼痛护理应用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能减轻疼痛,减少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

    作者:胡亚男;苏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目的: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诊断率。方法:82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片段21-1的浓度。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了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陈永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心供应室护理带教分析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不仅担负全院诊疗器械、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同时也担负着临床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而供应室护理带教工作也是医学教学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实习期间让护理实习学生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尽可能熟悉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以及操作流程、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是护理带教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姚兰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及HO-1的影响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LIRI)中肺组织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NAC治疗组(NAC组),建立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后再灌注2、4h。NAC组于阻断肺门前30min腹腔注射NAC150mg/kg。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酰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Caspase-3)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IR组与SH组相比,2、4小时点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P<0.01),Caspase-3,HO-1蛋白表达上升(P<0.01);NAC 组与 IR 组相比,2、4小时点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Caspase-3的表达降低(P<0.01),HO-1表达增加(P<0.01)。光镜下NAC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LIRI早期细胞凋亡明显增加,NAC可能通过诱导HO-1的活化,抑制LIRI中凋亡的发生,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宋希;陶臻;申玉英;张铮;沈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产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9例厌氧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对患者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29/40)、5.0%(2/40)明显优于对照组61.5%(24/39)、15.4%(6/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秀莲;宋继焱;王翠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桂枝厚朴杏子汤在慢支中的应用

    桂枝厚朴杏子汤治疗素有喘息疾患,而新感风寒出现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的证侯。而慢支的急性发作或加重常由寒冷引起。使用本方治疗慢支疗效十分满意。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1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伴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于伴有耳鸣者高压氧治疗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家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外伤性肠穿孔33例治疗体会

    小肠穿孔在腹部损伤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确诊,治疗并不复杂,但如不能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院2008~2012年来共收治小肠穿孔33例,现对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63岁,小16岁;致病原因:车祸伤18例,挤压伤3例,刀刺伤12例。

    作者:王泉雄;曾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桐乡市计划免疫前后相关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计划免疫开展前后“乙脑、流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六病免疫相关性传染病流行趋势,并予以分析评价;方法: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计免前后“六病”相关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前年均发病率621.73/10万,免疫后年均发病率16.22/10万,用泊松分布对计免前后“六病”年均发病率进行比较, P<0.01,由此可得计划免疫前后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计免后发病率明显低于计免前;结论:1950~2011年我市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开展计划免疫后,下降幅度非常明显,所以预防接种是消灭或控制针对的传染病有效的干预措施。完善常规接种及流动儿童管理是预防控制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关键。

    作者:高慧娟;商颖钰;薛全华;许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创伤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启动机制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损伤程度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进一步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创伤、感染、中毒、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进而出现MODS,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水平及免疫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炎症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到杀伤肺、肝、肠等脏器自身细胞,其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肠菌移位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级联瀑布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均无法把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完全统一。对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上的不足也使SIRS及MOD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

    作者:常玉立;张建政;孙天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一起农村家庭举办生日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开展调查。结果:在剩余干煸虾等混合食物样品中和感染者粪便中均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家宴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为副溶血性弧菌,农村家宴引起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农村食品卫生管理不可懈怠。

    作者:贾勇;颜雯雯;张红;康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