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月月
目的: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抢救治疗中,观察并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AOPP中毒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AOPP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30例)和阿托品组(30例)。结果:治疗组在用药次数、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比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治疗AOPP中毒在多方面均优于阿托品,值得推广。
作者:董丽娜;邹国花;杨水娇;黄龙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2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疗法组和联用痰热清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IL-17和IL-8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常规疗法组为79.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和IL-8的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疗法组。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这可能与痰热清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患者IL-17和IL-8的分泌,减轻其调控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的募集和激活,进而减轻COPD的炎症过程有关。
作者:周杰;周刚;孙苗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积血可加重颅内高压,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脑血管痉挛、破坏血脑屏障、继发脑积水[1]。近年来在神经外科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新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3月~2012年3月对收治的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1例高龄女性脑出血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颅内高压的监测与护理,对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及高热的预防及护理,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作者:刘汉梅;宋小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临床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剖宫产的72例孕妇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切口感染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后的36例剖宫产孕妇为观察组,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实践。结果: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均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手术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侵入性操作频繁等等都易发生剖宫产切口感染,36例针对性处置措施组的剖宫产孕妇仅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愈合达到Ⅰ/甲。结论: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风险,更好的保障产妇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春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科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00例正常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将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的产妇归为对照组,将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产妇归为观察组。结果:2组产妇在孕期知识掌握度、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产科健康教育程序化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孙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梗治疗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我院救治的80例脑梗塞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结果:干预临床总有效率为81.3%,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患者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护理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燕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重症肺结核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需长期静脉使用药物。由于病情及血管的因素,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带来了困难。静脉留置针的推广应用不仅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而且可较好的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可宁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实验组60例加以应用心可宁胶囊,对照组58例加以应用黄芪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DH、AST、CK-MB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LDH、AST、CK-MB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86%,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心可宁胶囊治疗,可降低LDH、AST、CK-MB水平,疗效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和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来源全部为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志愿接受研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共入选病例12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丹栀逍遥丸58人),对照组(常规西药62人),总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作胃镜、HP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结果:丹栀逍遥丸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丹栀逍遥丸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顽固,难以痊愈,且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中医的范畴,盆腔炎属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癥瘕”等。笔者从2009年到2012年采用高压氧联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笔者自2003年至2012年在修复室对桩冠临床观察、收集资料以来,对前牙残冠、残根的治疗,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个人要求,用3种不同的材料作前牙桩冠修复,分别经过做半年至3年后的随访,观察比较其修复效果。
作者:白志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常规静脉注射比较,改善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院、符合ACC/AHA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共17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90例和“常规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83例。A组以10μg/kg注射3分钟,继以0.15μg/kg/min的速率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6-8小时。B组静脉注射10μg/kg 3分钟,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24-36小时。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术中校正的TIMI计帧血流分级、无复流的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的死亡、急性心衰、再梗塞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6),校正的TIMI帧数显著下降(P=0.004),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3)。住院期间及30天随访,总MACE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其中心源性死亡(P=0.001)、再梗死(P=0.008)、急性心衰(P=0.002)。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作者:张佑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0月住院的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抗病毒、补液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外,实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针静点,对照组给予维生素 C 针。结果:治疗组10d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姚爱梅;马占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超声脉冲电导给药治疗小儿腹泻156例,并与14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治疗组总有效率(99.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泻显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超声脉冲电导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止泻时间短,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宋燕玲;胡美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室所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护理风险得到了良好控制,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黄伟霞;张洪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什么是中医养生、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从体质养生、中医养生现状及前景,来论述什么是养生?如何养生?为什么要养生?结论:中医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特征来养生,以达到培养生机、预防疾病、健康长寿。
作者:程萃华;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晚期牙周炎患者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其基牙牙周状态。方法:35例晚期牙周病患者62颗基牙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检查并记录修复前(牙周治疗后3个月)、修复后1年和2年基牙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槽骨高度)和松动度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基牙牙龈指数高于牙周治疗后3个月(p<0.05)、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差异无显著性变化(p>0.05),松动度均小于修复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牙周病患者可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具备可行性。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就诊患者100例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按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根管治疗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 Taper 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根充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满意度高,能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儿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