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菌性鼻窦炎伴眶内并发症1例

逯思;金永德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 眶内, 左眼, 生理盐水冲洗, 眼睑, 上颌窦, 眼眶, 视神经萎缩, 对症治疗, 术后, 视网膜出血, 患者, 鼻腔内,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分泌物, 组织密度, 药敏结果, 疼痛,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抗炎
摘要:患者,女,61岁。半个月前出现左侧颜面部级眼眶疼痛,伴轻度发热,曾口服抗炎药物,但疼痛无减轻。2日前疼痛加重,伴高热,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体温高40.0℃,于2013年1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查体:体温40.2℃,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5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眶级眶周红肿,左侧上、下眼睑触痛阳性,左侧上颌窦区压痛阳性,左侧鼻腔内见浓性分泌物。鼻窦 CT:左侧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密度灶,密度不均匀,鼻窦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增生、吸收、破坏征象,左侧眼睑肿胀,眼外直肌外侧软组织密度灶。入院诊断:急性鼻-鼻窦炎,左侧眶周围炎。入院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11月11日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中切开左侧钩突,打开中鼻甲基板,开放左侧上颌窦窦口,将窦腔内的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见窦腔内有真菌球样物,取出后送检病理,开放前、后组筛窦,开放蝶窦,打开部分框内壁以减压左眼球。术中病理回报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生理盐水冲洗窦腔,高分子海绵填塞鼻腔。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2天开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眶周皮肤消肿明显,但左眼仍视物不清,眼眶增强MRI:左侧上眼睑区及眼眶外上限区(肌椎外)可见条片状等信号灶,DWI呈高信号,眶尖未见累及,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左侧眼球突出,视神经伸长,未见明显一场信号灶。眼部彩超:左眼前方及颞侧无回声暗区。考虑为眼睑级框内脓肿形成,诊断为左眼睑、眼眶蜂窝织炎,于11月17日行左眼睑及眼眶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从上眼睑和眶腔吸出约10ml黄色脓样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含30mg小诺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置入胶皮引流条后缝合。术后给予抗炎级对症治疗,每日换药处置2次。药敏结果回报:粘质沙雷氏菌,药敏结果头孢类、青霉素类敏感,因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点。术后12天,患者无不良主诉,查:Vos无光感,左侧眼睑及眶周轻度红肿,引流口处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腔内清洁。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散大,直径约5mm,直接对光反射阴性,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眼底见视神经色淡,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眼压27.8mmHg。眼底血管造影:左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鼻窦 CT:左侧上颌窦内积液已基本吸收,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积液较前明显减少,蝶窦及鼻腔内积液已吸收。补充诊断:左眼视神经萎缩,左眼视网膜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病情稳定,于12月9日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之后和之前的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都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患者死亡情况。对于观察组患者,有7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对于对照组患者,有16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障碍具体反应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减退、酸胀感、烧灼感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各种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各类住院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管理,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成功率为96.97%,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1.82%;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9.70%,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布洛芬与酮替芬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布洛芬与酮替芬(抗炎合剂)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和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天观察疗效,第1和第5天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层析法检测白介素-1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布洛芬与酮替芬联合治疗组(抗炎合剂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高,复诊率比较低,IL-1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也无差别(P>0.05)。结论:布洛芬与酮替芬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抑制IL-1水平。

    作者:郑贵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治疗Ⅲ期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Ⅲ期压疮患者据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常规护理加敷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压疮常规护理,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实验组压疮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治疗压疮能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换药次数,缓解疼痛。

    作者:温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De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0例诊断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患者(宫颈妊娠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8例)成功实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并进行心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并治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插管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UV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2年l月至2013年9月新生儿科住院的13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UVC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UV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UV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结果:137例患儿全部穿刺成功,留置时间3-22天,平均11.96±4.01天,置管期间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6%,其中导管感染5例,堵管3例,腹胀3例、渗液l例。结论:脐静脉插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是早产儿一种可靠的静脉通道,值得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无菌操作、标准化护理,大可能地减少并发症。

    作者:康莺歌;于凤琴;白妙琴;闫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B型利钠肽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B型利钠肽(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所致急诊呼吸困难的判断价值。方法:对73例以呼吸困难主诉急诊入院或门诊老年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液BNP浓度明显高于肺源性患者;提示BNP对于诊断左心衰竭有很强的预测价值,而早期诊断肺心衰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BNP值>100ng/L诊断心衰的灵敏度为94.0%,准确度89.04%,特异性78.3%,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81.8%。结论:检测血液BNP,用来诊断心力衰竭特别是左心衰,具有敏感、简便、快捷的特点,是判断老年患者急性呼吸困难病困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赵红玲;崔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11例男同性恋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调查与干预

    目的:通过了解男同性恋者(MSM)性病艾滋病(AIDS)感染状况及高危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在男同性恋者集中活动场所对男同性恋者进行实名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检测,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安全套等。结果:311例标本中检出HIV阳性10例,梅毒阳性6例,感染率分别为3.22%、1.93%。66.9%的人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23.2%的人同时有异性性行为,AIDS知识知晓率为86.8%,有46.9%的人做过HIV检测。通过干预,MSM行为改变明显,与1年前相比,安全套的使用率、AIDS知识知晓率、HIV检测率分别提高了23%、11%、12%。结论:MSM对AIDS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安全套使用率和HIV检测率较低,认知与行为分离,宣传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和减少HIV感染。

    作者:李云皎;徐恭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型胎盘早剥致子宫卒中1例抢救体会

    重型胎盘早剥是临床上的危重症,往往伴随着胎儿死亡和子宫卒中,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行剖宫产手术,并且行捆绑式子宫缝合术,对保留住子宫意义很大。

    作者:杨芳;屈小会(通讯作者);张小菜;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

    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内容抽象枯燥。为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医学专业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尹素改;江华;陈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团体客户多肿瘤标志物检测随访分析

    目的:通过对两家团体客户肿瘤标志物的两年随访检测,找出高危人群,分析其增高的原因,进一步检查以期筛出肿瘤患者。方法:连续两年同时检测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并一对一比较分析异常者。结果:某小学一位男性CEA增高,两年浓度无明显变化,一位女性第二年CA125轻度增高;某单位8位男性分别有f-PSA、PSA、CEA、CA19-9等异常,6位女性分别有CA125、AFP、β-HCG等异常。结论:异常者原因多为生理及良性病变,一位男性PSA明显增高,需除外前列腺肿瘤;一位女性CA125明显增高,需除外卵巢肿瘤,随访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玉琴;任春花;陈丽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

    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

    作者:李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根据临床血清学和病理学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LEP)等类型。红斑狼疮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为特点。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病情可获得有效控制,大多数病人可达到病情的完全缓解,并可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病情控制好的女性患者还可结婚生子。因此本文将从中西医两方面来讲述红治斑狼疮的治疗,让更多的患者看到康复的曙光,增强对治疗红斑狼疮的信心。

    作者:杨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7.7%,(P<0.05),治疗4周后GCS和D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以期达到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侯英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21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预防堵管的防范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堵管者与未堵管者的相应资料,总结堵管原因。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堵管率较对照组低(P<0.05);堵管原因主要为:封管液剂量不足、封管操作不当、输注营养液、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针在静脉中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结论:造成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较为复杂,在临床护理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预防,以减少堵管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

    作者:唐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4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及急救方法。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0天。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发病因素复杂,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初期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何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全球GDM占妊娠的3%~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为1.7%~16.7%,严重影响母婴安全。GDM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和激素异常有关,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作者:赖素艺;王若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其符合率为96.43%;误诊2例,其误诊率为3.57%。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进行诊断,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无创伤,且操作快捷、简便、易重复,能够及时发现并确定患者病因,从而为绝大多数的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髓底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氧化物多聚体(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用于髓底穿孔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髓底穿孔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做严密的根管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氧化物多聚体修补髓空底,对照组用光固化氢氧化钙修补髓空底,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穿孔直径<2mm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2mm的患者,医源性穿孔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龋源性穿孔,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组织相容性以及生物活性,将其用于修补髓室底穿孔可有效提高牙齿保存率,是修补髓室底穿孔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乔新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足月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经阴道分娩与破膜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2.1-2013.8月收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的500例孕妇,观察其破膜时间的长短与阴道分娩的关系。结果:距破膜时间越短,启动产程,经阴道分娩的机率高,新生儿并发症少;破膜时间越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的机率越高。结论:胎膜早破距妊娠时间越短,阴道分娩的机率越高且并发症少。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胎膜早破,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