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菌性鼻窦炎伴眶内并发症1例

逯思;金永德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 眶内, 左眼, 生理盐水冲洗, 眼睑, 上颌窦, 眼眶, 视神经萎缩, 对症治疗, 术后, 视网膜出血, 患者, 鼻腔内,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分泌物, 组织密度, 药敏结果, 疼痛,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抗炎
摘要:患者,女,61岁。半个月前出现左侧颜面部级眼眶疼痛,伴轻度发热,曾口服抗炎药物,但疼痛无减轻。2日前疼痛加重,伴高热,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体温高40.0℃,于2013年1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查体:体温40.2℃,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5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眶级眶周红肿,左侧上、下眼睑触痛阳性,左侧上颌窦区压痛阳性,左侧鼻腔内见浓性分泌物。鼻窦 CT:左侧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密度灶,密度不均匀,鼻窦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增生、吸收、破坏征象,左侧眼睑肿胀,眼外直肌外侧软组织密度灶。入院诊断:急性鼻-鼻窦炎,左侧眶周围炎。入院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11月11日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中切开左侧钩突,打开中鼻甲基板,开放左侧上颌窦窦口,将窦腔内的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见窦腔内有真菌球样物,取出后送检病理,开放前、后组筛窦,开放蝶窦,打开部分框内壁以减压左眼球。术中病理回报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生理盐水冲洗窦腔,高分子海绵填塞鼻腔。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2天开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眶周皮肤消肿明显,但左眼仍视物不清,眼眶增强MRI:左侧上眼睑区及眼眶外上限区(肌椎外)可见条片状等信号灶,DWI呈高信号,眶尖未见累及,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左侧眼球突出,视神经伸长,未见明显一场信号灶。眼部彩超:左眼前方及颞侧无回声暗区。考虑为眼睑级框内脓肿形成,诊断为左眼睑、眼眶蜂窝织炎,于11月17日行左眼睑及眼眶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从上眼睑和眶腔吸出约10ml黄色脓样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含30mg小诺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置入胶皮引流条后缝合。术后给予抗炎级对症治疗,每日换药处置2次。药敏结果回报:粘质沙雷氏菌,药敏结果头孢类、青霉素类敏感,因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点。术后12天,患者无不良主诉,查:Vos无光感,左侧眼睑及眶周轻度红肿,引流口处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腔内清洁。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散大,直径约5mm,直接对光反射阴性,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眼底见视神经色淡,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眼压27.8mmHg。眼底血管造影:左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鼻窦 CT:左侧上颌窦内积液已基本吸收,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积液较前明显减少,蝶窦及鼻腔内积液已吸收。补充诊断:左眼视神经萎缩,左眼视网膜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病情稳定,于12月9日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护理

    放射治疗是恶性癌肿的三大诊疗手段之一,是利用放射线照射在病变组织上,使生物体内能量传递,引起细胞活性损伤,以至将细胞杀灭。外照射后首先是皮肤暴露于较高强度的放射线,除其他放射性副反应外,皮肤也会出现不良反应。针对不同部位的放射性副反应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在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会出现放疗反应。如护理不当,可加重皮肤反应。

    作者:房丽君;郭永红;石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在我院中医科病房住院病人中,选取部分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部分病人予以普通护理服务,比较两部分病人出院后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分析,住院期间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出院后对入院宣教态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医疗活动讲解、出院健康指导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服务的患者,其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全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卫生健康知识和就医需求的增长,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产科的工作性质是病人多,周转快,病情变化复杂,病人及家属期望值高,产科医疗纠纷在全国各地各医院中均排居前位,这就要求产科医护人员要做到知法、守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沟通技巧,既要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又要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使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至低限度,是我们每一位产科工作者及管理者始终探索和期望的,同样也是每位患者在接受产科诊疗过程中对安全的迫切需求。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4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及急救方法。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0天。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发病因素复杂,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初期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何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36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有所了解,比例为70.6%,这其中又有65.5%的人对社区责任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比较了解;85.6%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即每年定期体检;在获得健康知识渠道方面,通过医务人员指导了解相关知识的为37.8%;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1.3%;有66.7%的人经常接受社区医疗服务;89.3%的老年人认为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为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拉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沧州地区人群高血压与脂质代谢及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沧州地区高血压人群血压与脂质代谢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沧州某几个乡镇村民2875例,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2)血脂、血尿酸(Uric acid UA)异常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血尿酸正常者,且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与UA、TC、TG呈正相关。结论:沧州地区人群血尿酸和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血脂或血尿酸异常与高血压常并存于同一个体中,临床治疗中在降压的同时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恩香;胡大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阑尾炎的保守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阑尾炎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保守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63例保守治疗7日后痊愈,27例保守治疗14天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1天。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既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又避免了手术和麻醉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患者的痊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

    作者:董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抢救室的管理是医院抢救急重症患者成功与否的前提,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方法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经过改进,抢救室管理质量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王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290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其术后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结果:在29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经过护理人员的有效干序,术后48h泌乳量正常的占70.3%的比例,而术后72h泌乳量正常的占93.1%,产后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96.6%。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母乳喂养率、母乳质量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5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对骨折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分别为12.5%(10/80)、31.4%(22/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艳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艺术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现实存在的急救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武汉某艺术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高达97.7%,而急救技能的错误率高达97.6%。8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结论: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非常必要,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降低死亡率。

    作者:万玲玲;黄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带的应用

    目的:探讨止血带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80例在我院入院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组,其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采用止血带阻断子宫血管。另随机选取2011年前收治的前置胎盘82例作为对照组,其术中采用选取常规方法止血。比较两组孕产妇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产后出血等。结果: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使用止血带止血,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止血新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虹;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索生物反馈结合针灸治疗盆底不协调性排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索便秘的非药物治疗法中“生物反馈结合针灸”这一双联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便秘患者60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人给予生物反馈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0人给予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结果:治愈:疗效指数≥75%;显效:疗效指数≥50%。结论:“生物反馈结合针灸”这一双联治疗法治疗盆底不协调性排便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冯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讨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中配合,护理措施,仪器保养。方法:对186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宫外孕等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术后随访观察效果。结果:全部治愈成功,疗效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刘智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布鲁氏菌病误诊为活动性肝硬化1例报告

    目的:布鲁氏菌病误诊的纠治关键在于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布鲁氏菌病误诊的原因,且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确诊布病可解除患者的长期病痛,减轻因病返贫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医生业务素质培训,加大布病调查防治力度是布病防治的新形势。

    作者:王金剑;董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8例患者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和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各24例。疗程均2周。观察两组疗效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胃镜1年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胃镜1年复发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三联疗法可缩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霄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日常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质中的Mn,Zn,Fe,Cu等常规项目进行日常监测。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在水质监测中的优点作总结和讨论。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949名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949名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发现目前在本地区此年龄段儿童健康保健存在的问题,对托幼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提出合理化预防保护措施,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本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2月对我所直接管辖的14家2949名年龄2-6岁的儿童进行入托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检出率为5.32%;龋齿患病率为:26.65%;远视力低常检出率为9.97%;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肥胖、远视力低常、龋齿在托幼儿童中患病率比较高,托幼机构在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中应该关注肥胖儿童的饮食和体格锻炼,关注儿童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医疗保健机构配合托幼园所加强健康宣教,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园配合,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钟丽华;马汾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由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

    目的:研究4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骨髓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方法:提取4例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骨髓以及口腔上皮组织的线粒体DNA,对线粒体DNA D-loop区两个高变区(HV1和HV2)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CR产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在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有3例检测到突变,突变位点共4个,计算突变率为:75%,突变类型为碱基置换突变和碱基缺失。结论:在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到D-loop区的突变,可能与MDS的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靳红;张进;李向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部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作用和体会

    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中强化护理部的作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充分发挥质量控制组的作用,对照标准,梳理条款,对临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方面按照标准实施一年,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结论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注重内涵“的管理方针。

    作者:黄海;王林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