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玉
目的:讨论6S 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6S 管理的要素,对手术室环境、物品、护理安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实施6S 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室管理。
作者:黄昌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内韦格肉芽肿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研究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韦格肉芽肿16例,均行CT平扫及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结果: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灶3例,单发肺内结节2例,实变影2例,肺内磨玻璃样高密度影2例,肺内广泛网结节影2例,气胸2例,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两侧胸腔积液2例。可见多种肺内病变并存3例,肺内病变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及两侧胸腔积液1例。结论:胸部CT扫描可显示部分肺内改变,HRCT扫描后可以显示病变内特异性改变,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但明确病变,仍需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作者:柳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开穴通经疗法系李聚荣和王春梅在经络学、神经学和生物全息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子午流注开穴疗法及推拿手法的研究,开创的能自然防治疾病的一种新技术。笔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辨病取穴,并将多年潜心研究的开穴通经手法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春梅;房鑫鹏;李聚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洗浴治疗,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洗浴治疗治疗能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润;王益平;陈洪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沐舒坦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和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各组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对各组患儿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宁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杜冷丁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进入产程潜伏期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孕妇精神紧张,宫缩不协调50例产妇肌注杜冷丁100mg,胎心监护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宫腔压力,观察用药后1小时,2小时胎心变化及宫缩情况,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大约40分钟后胎心率下降,2小时下降明显,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药1小时后不协调宫缩改善,宫缩强度及频率均改善,且宫缩渐加强。结论:潜伏期使用杜冷丁能改善产妇的一般情况,并不会导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并且能促进产程进展。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脑卒中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的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观察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可显著减少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春慧;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柞蚕蛹因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而深受东北地区的居民所喜爱,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近年来食用柞蚕蛹后恶心呕吐、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抖动、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时有发生,成为近年来急诊科就诊的常见原因。蚕蛹性脑病常因临床医师不认识本病而误诊为脑供血不全、小脑梗塞等疾病。
作者:周勇;徐树军;李和永;侯春风;王大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国际I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对2003年至2012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科数据库收录的2414篇I型糖尿病国际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际I型糖尿病研究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出版来源、主题分布,重点对目前I型糖尿病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2003年至2012年I型糖尿病的文献量呈均衡分布趋势。I型糖尿病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从发文机构看,论文产出较多的机构集中在美国,如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匹兹堡大学等。血糖控制、I 型糖尿病诊断、I 型糖尿病治疗、自身抗体、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 )、白介素6(IL-6)均是I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葛菲菲;赵迎光;李海存;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女性不孕患者16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都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心理干预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时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60.0%,对照组为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受孕率。
作者:滕敏;玉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康复指导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9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4.82±5.12)d,对照组(20.12±5.78)d,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46.3%。结论:专业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于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术而言,选择正确的散瞳剂,做好瞳孔准备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目的是对比分析双星明和复方托吡卡胺两种散瞳剂的药物安全性以及术前散瞳效果。
作者:黄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D雄性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72 h。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10、50和100μmol/kg)再灌注前30分钟腹腔注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Trk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梗死皮层BDNF和TrkB 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50和100μmol/kg NaHS处理逆转了上述改变(均P﹤0.05)。结论:H2S上调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层中BDNF和 TrkB的表达。
作者:刘剑锋;汤永红;冯伟;陈芬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治疗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将收治的38例 ERCP 治疗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全方面护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全组38例患者经 ERCP 治疗术后,36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2例并发症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全部患康复出院。结论:行 ERCP 治疗前后,给予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作者:曾巧莹;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TRAIL 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的杀伤作用,探寻卵巢癌临床化疗的新方案。方法:将TRAIL 与表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3AO细胞,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并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结构改变。结果:50ng/mL的TRAIL 与5μg/mL 表阿霉素合用于3AO细胞24 h 时后,测细胞抑制率为82.44%,明显高于单用TRAIL (50 ng/mL)时的9.96%及单用多柔比星(5μg/mL )时的18.98%, 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合用比单用有更多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结论:TRAIL 与表阿霉素可协同、高效杀伤卵巢癌细胞,这种杀伤效应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曾艳;梁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实行一次性无茵物品的入库管理制度、制订每月检查制度并制订及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制定一次性无菌物品特殊用量每日交班制度,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进行系统管理。结果:此管理方法切实可行,提高了一次性无茵物品库存准备的完善率,提高了过期物品清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徐崇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例新生儿高血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应激是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早产、小于胎龄儿。结论:在新生儿诊疗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血糖监测,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对减少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及提高危重新生儿成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马宁宁;孙岩;黄岩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常规性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对比两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率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和大出血死亡等情况。结论:针对高危产妇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比例,安全性较高,为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适宜患者进行应用和治疗。
作者:郭静;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血管内栓塞灌注对肝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介入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这一技术在各级医院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通过对30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适应症、术前准备、使用仪器、治疗方法、使用药品、操作技术、术后反应几方面的总结,阐述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在各级医院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对30列肝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栓塞灌注化疗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疗效肯定,说明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操作技术较为简便的方法,对使用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在各级医院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李钊;金波;汤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80例婴幼儿烫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到病案室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烫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针对婴幼儿烫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对策。结果:在烫伤的80例患儿中,主要是与监护人的危机意识不强及突然更换监护人或更换居住环境等有关。结论:婴幼儿烫伤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如烫伤后应积极应对,可降低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珍;张丽娟;赖家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