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套管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朱光丽

关键词:喉癌, 气管套管, 安全问题,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套管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喉癌切除术后患者102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探讨。结果:18例发生与套管相关的安全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护理对策后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重视气管套管安全问题,采取得当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保证喉癌患者术后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索生物反馈结合针灸治疗盆底不协调性排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索便秘的非药物治疗法中“生物反馈结合针灸”这一双联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便秘患者60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人给予生物反馈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0人给予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结果:治愈:疗效指数≥75%;显效:疗效指数≥50%。结论:“生物反馈结合针灸”这一双联治疗法治疗盆底不协调性排便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冯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糖肾康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

    目的:观察糖肾康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糖肾康(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等)治疗本病40例,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血浆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治疗组蛋白尿减少,肾功能正常或得到改善,血糖血脂正常或得到改善。结论:糖肾康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减少蛋白尿,调整糖、脂肪代谢,增加肾血流量从而达到治DN的目的。

    作者:许兆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正常组;选取2013年1月至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管理活动前后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评价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3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后,对照组护患纠纷共发生24例,发生率为6.7%;较增强风险意识前98例(28.3%)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DCA在降低不合格标本产生率中的运用

    PDCA循环法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所以又称“戴明环”。PDCA是改善管理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一个循环过程结束又是新的循环开始,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管理循环过程。对于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成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解决的目标,以求在新的PDCA循环中得到解决。由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质量标准,使质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后不断提高,使任何一项活动具有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作者:罗丹凤;蔡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JCI标准下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的:应用JCI标准,提高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按照JCI标准改进抢救车药品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结论:JCI标准下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李晓华;刘平;王贺;赵俊昭;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论健康教育在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运用

    1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内涵1.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稳步推进,新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异军突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4.64亿(占网民总数78.5%)。

    作者:覃伟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本院所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显效的患者为12例,占37.50%,有效17例,占53.13%,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为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在治疗的同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马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成因和规律。方法: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敌对因子分,将8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16分)和高度风险组(>16分),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人格特征。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风险组的 EPQ 量表外向性[(11.77±3.44) Vs (14.92±3.50)]、神经质[(13.47±4.19) Vs (15.32±3.11)]和精神质[(13.53±3.49) Vs (16.54±2.78)]等因子分均低于高度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L 因子分[(11.65±3.60) Vs (12.73±3.49)]两组间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 相关检验结果显示,PANSSS-兴奋敌对因子分和 EPQ 量表的外向性(r=0.427)、神经质(r=0.316)和精神质(r=0.533)等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风险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高攻击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神经质、外向不稳定性、精神病性等人格特征倾向更为明显。

    作者:徐海波;黄文忠;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西环素及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和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酒渣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多西环素组(40例);乙组:维A酸霜组(40例);丙组:两者联合使用组(40例)。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乙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乙组的治疗效果与甲组进行比较(P>0.05)。三组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维A酸霜治疗,其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莫涛;乔曼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7-2012年隆安县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2年我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进一步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2007-2012年全县35501名孕产妇抽取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检测、ELISA)、阳性者采用METHOD方法确认,对确诊阳性孕产妇进行预防母婴阻断干预措施。结果:19名孕产妇确诊为阳性,终止妊娠3例,15例妊娠分娩活婴15人,失访1例。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率85.71%,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为86.67%,人工喂养率为93.33%,存活13例婴儿,随访管理到18个月龄有9人,HIV检测结果阴性9人,母婴传播发生率为0.。结论:开展预防孕产妇艾滋病咨询与检测,能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通过及时合理正确地应用抗病毒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是可以减少HIV母婴垂直传播的。

    作者:韦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医院CICU在岗护士分层次培训

    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强化治疗的重要场所。护士担任医疗监护、抢救、治疗和大量护理工作,工作强度大,风险高[4],因此ICU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服务性工作,必须要求在岗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高度法律意识[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我科 CICU(心胸外科监护室)是一个所收治患者病情危重且多变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护士进入 CICU后,必须经过正规化、系统化的培训,才能更好的胜任CICU护理工作。我科CICU从2010年来对在岗护士采取分层次培训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秀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插管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UV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2年l月至2013年9月新生儿科住院的13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UVC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UV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UV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结果:137例患儿全部穿刺成功,留置时间3-22天,平均11.96±4.01天,置管期间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6%,其中导管感染5例,堵管3例,腹胀3例、渗液l例。结论:脐静脉插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是早产儿一种可靠的静脉通道,值得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无菌操作、标准化护理,大可能地减少并发症。

    作者:康莺歌;于凤琴;白妙琴;闫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60度健康管家”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实施初探

    目的: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向居民提供及时、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居民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法: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对东兴8个社区5000多户居民健康状况,开展360°健康管家服务;结果:社区老年人和患慢性病居民的建立健康档案的管理率、群众和政府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社区360°健康管家服务模式优质有效、便民惠民,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崔彩萍;罗莹;邓水莲;刘雪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未婚先孕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病例讨论

    目的:探讨未婚先孕药物流产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一些伤害,教育广大未婚女青年增强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自尊,自爱。药物流产只是意外妊娠补救措施,不是避孕方法。

    作者:刘景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NT-pro BNP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及其意义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对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排除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值﹥176.8μmol/L),用ELISA法分别测量其血浆NT-pro BNP浓度。选择无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 NT-proBNP浓度,并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以 LVEF40%为界分为心力衰竭(CHF)组和非CHF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HF组与非CHF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是CH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的量化指标,且快速准确;与UCG相比,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并对CHF具有排除诊断优势。并能较好的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尹飞;郭仁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产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9例厌氧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对患者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29/40)、5.0%(2/40)明显优于对照组61.5%(24/39)、15.4%(6/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厌氧菌感染患者采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秀莲;宋继焱;王翠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研究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9月入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无效率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无效率18%。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比单一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临床用药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范月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方位自我护理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孙爱莲;向玉珍;赵国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方法,为预防骨科伤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取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采用抗凝药物治疗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推荐应用。

    作者:陈德;吴胜祥;郭思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