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胸、腰椎骨折的中医护理

蒋彦彦

关键词:胸, 腰椎, 骨折, 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有效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7例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全部采用中医护理模式。结果:所有患者通过辩证施护、情志护理、饮食调节及早期积极有效的锻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中医护理措施对解除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恐惧心理,主动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入选条件符合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103例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103例传统方法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不良情绪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上升。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实施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在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各类住院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管理,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成功率为96.97%,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1.82%;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9.70%,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肥胖症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肥胖症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肥胖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肥胖症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体重水平复常时间、发育情况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体重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肥胖症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肥胖症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致胃内容物反流的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鼻饲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气管切开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RDQ量表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误吸、反流以及吸入性肺炎例数更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率、反食、反酸、呃逆等评分值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因鼻饲造成的胃内容物反流情况,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守群;朱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吗啡肽-1对诱发性关节炎的作用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虎黄烧伤酊的制备及与新洁尔灭疗效比较

    目的:研制治疗烧烫伤安全简便的中药新制剂。方法:建立烧伤酊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并与新洁尔灭消毒液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虎黄烧伤制剂治疗效果优于新洁尔灭消毒液,有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作用。结论:烧伤酊生产简便、质量可靠,可作为治疗烧伤的新制剂。

    作者:马建新;王艳军;张景杰;王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进行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2006年收集的高碘地区黄骅与碘适量地区彰武的344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检查,并于2011年进行追访探讨。结果:黄骅地区和彰武地区的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标准化患病几率分别为34.62‰和12.3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摄入量的增加会引发与促使人体甲状腺疾病发生。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全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卫生健康知识和就医需求的增长,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产科的工作性质是病人多,周转快,病情变化复杂,病人及家属期望值高,产科医疗纠纷在全国各地各医院中均排居前位,这就要求产科医护人员要做到知法、守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沟通技巧,既要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又要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使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至低限度,是我们每一位产科工作者及管理者始终探索和期望的,同样也是每位患者在接受产科诊疗过程中对安全的迫切需求。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并发胸腹漏1例的处理及护理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而胸腹漏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胸膜漏是患者本身存在着先天或后天性膈肌缺陷,加上透析液灌入腹腔后使腹内压增加,从而使透析液由腹腔进入胸腔,引起胸腔积液而致病。由于左侧膈肌有心包覆盖,故膈肌缺损引起的胸腹瘘多发生于右侧。由于临床上胸腹漏发生率仅1%~2%,女性多见,不易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胸腹漏的发生不但影响腹透效果,严重者还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胸腹漏多发于腹膜透析1年内。2013年10月30日我科收住一例胸腹漏患者,现将我们的处理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孟霞靓;叶慧娟;胡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髌骨骨折患者中,17例患者为横断型,7例患者为粉碎型,撕脱型5例,3例患者为纵型,入院治疗的期间,并没有创口出现感染现象,而且所有患者骨折都愈合,未出现髌骨坏死。14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受限,其中,11例患者的弯曲度不超过90度,3例出现关节强直,18例主动屈膝大于120°。结论: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伍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84名苯系物作业工人血常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三苯对印刷作业工人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284名职工血常规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职工血常规异常率为28.52%,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女性职工高于男性(P<0.05)。结论:苯及苯系物作业女性职工较男性血常规易于改变。

    作者:王昌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中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采集我院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25.80%。同时保持血糖基本稳定,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有效合理的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经临床研究可见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均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剖宫产术后护理探讨

    1概述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的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一部分或全部。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房室旁路,即在房室间除有正常的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普通心肌组成的肌束[1]。病例资料:患者,女,26岁,孕1产0,本次孕38周,耻骨联合分离11天,于2013年10月09日16时20分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6/61mmHg;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8cm,胎心音140次/分,无宫缩,头先露;患者于2003年发现心脏“预激综合征”,曾行介入射频消融术,术后仍时有心慌、胸闷等不适。2013年09月18日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增大,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未见异常。于2013年10月10日09时00分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剖宫分娩一活男婴,体重3400g,术中失血25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手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不适症状。母乳喂养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产妇无不适。入院诊断:1、耻骨联合分离;2、骨盆狭窄;3、孕1产0孕38周;4、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5、脐带缠绕。

    作者:韦晓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生带教用好“心”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实习医院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实习护生从课堂的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从学校到医院,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上均有很大差异。临床实践作为作为学校学习为主转入临床工作为主的衔接阶段,用“心”带教,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能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起良好的铺垫和充分的锻炼作用。

    作者:沈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黄柏一药浅谈中国的气文化

    今天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版的中医药书籍,如有黄柏一药皆会讲到它能清泻下焦之湿热。有的也会提到它的气与味。可是基本上现代医家对气味避而不谈,就像对脉一样避而不谈,或者谈的很浅陋。因为我们对此基本上不了解,即使是中医业内人士。对中药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功用和主治上就会使我们对中医的掌握缺乏根本。对于药物的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掌握对于更全面了解及运用中药有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总体辨治,,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例如黄柏一药,其味苦,其气沉降。此气味就决定了它只能入于下焦而降气清热。因为苦能降下坚阴,气沉降而寒,能清热泻火,只要掌握了它的气味,无论有什么功用都是从此派生出来的。分析一下咳嗽的病机主要是气机不降,如果令气机往下走,没用向上攻冲之势,就会咳喘自消,这是根,我们用的是黄柏之气,而非清解下焦湿热之功,可惜知之者甚少,或者忽略其根而记其功用者甚众。

    作者:陈新华;李笑男;李茂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0例(观察组)与正常孕妇60例(对照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与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剖宫产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产妇都顺利分娩出新生儿,不过观察组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宫内窘迫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导致产妇不良结局,也影响新生儿身体状况,要积极加以控制。

    作者:曹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对212例要求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用药后的镇痛效果、子宫收缩、宫颈松弛、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116例行麻醉人工流产术患者宫颈口松弛有效,扩宫顺利,镇痛效果均满意,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少,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

    目的:探讨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2月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住院的 NSAA 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对照组给予刺激骨髓造血、改善造血微环境等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左归补髓生血汤。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何春玲;董昌虎;王新梅;刘晶晶;田林涛;王宗超;梁漫;张云志;王刚;张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7例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术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总结直肠癌Miles术护理措施。结果:65例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均恢复健康,2例发生造口粘膜分离,1例造口脱垂。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治疗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分别为12.5%(5/40)、31.4%(11/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侠;王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