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丽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也是小儿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略有风吹草动即可引起家庭紧张,甚至无法等到药物起效,即反复就诊或一味要求医生快速给予退热,致使部分医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迫于家属的压力只得加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而达到退热目的。
作者:黄旦珠;蔡秀美;王金花;史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创建等级医院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开展创建等级医院后护士100名,对整个创建过程中对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思考。结果:通过创建等级医院的过程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主要方法为:增强创新、竞争、经营、服务、质量、公关、集体意识。结论:依据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具体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对创建等级医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萍芬;何澪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160例,其中自愿参加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学习80名产妇为实验组,未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8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薛晶;李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徐敏华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师从姜春华、张伯臾等多位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及妇科病症每有验效。论医理能化繁为简,强调人体阴阳平衡、脏腑气血调顺为要。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坐诊,亲聆教诲,收益颇丰,谨录徐老师治疗郁证经验于此。本文“郁证”指心情抑郁,七情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为主要症状,类似西医抑郁症范畴。
作者:吴海波;张云云;徐敏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功抢救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护理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近五年来收治此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抢救成功77例(96%),死亡3例(4%)。结论:建立急救护理程序、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面有效护理,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宣教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的积极作用。方法:对15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27例。年龄52~76岁。结果:150例心血管病患采取正确的宣教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150例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宣教的全面记录、整理、分析得出,此宣教方法有效率达100%,对其相关治疗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马艳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运用PDCA四步法制定CQI护理干预方案,实施CQI。结果:实施CQI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率及手部细菌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实施CQI可有助于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严文静;包晓燕;魏晓霞;许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病例:患者,男,6岁,其父母主诉:小儿曾食黑枣可能过量而消化不良,间断性上腹疼痛1年6月余,偶见血便,且长期食欲不振,身体消瘦,10天前去县医院就诊做过检查,诊断腹部包块(胃石症?)并建议剖腹探查诊治。患者年龄偏小,其父母希望保守治疗咨询藏医。
作者:李学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46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利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调查患者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状况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SGA评价营养状况良好12例(26.1%),营养状况不良34例(73.9%);营养良好患者与营养不良患者在化疗后血液系统反应和恶心呕吐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损伤对比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存在营养不良,加强营养支持能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了肠破裂的诊断率,手术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伴肠破裂病人共28例,入院后仔细收集病例资料,尽早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修改和总结。结果:28例肠破裂患者中,有24例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直肠破裂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满意。有2两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不明显,行腹腔穿刺,无明显手术指征,造成病情延误,过了手术的佳时期,手术治疗不及时,出现全腹膜炎,全身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挤压伤,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但因病性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腹部损伤患者,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好各种检查,早期确诊,全力配合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蒙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瘢痕疙瘩现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手段较多。但尚无明确的治疗标准,主要方法有:手术切除、注射、放射治疗、激光、压力疗法、冷冻等。其中手术切除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以及放射治疗已经被大家公认,但仍有各自缺陷。近期也应用有激光、生物制剂、硅胶以及90Sr敷贴、磷32酸钠盐敷贴、积雪草苷治疗瘢痕疙瘩的报道,在治疗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瘢痕疙瘩方面均取得良好疗效,表现为瘢痕疙瘩变平变软,并且副作用较小、较为安全。因此根据不同类型提倡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作者:钱宁;刘丽霞;乌日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胎膜早破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6例为观察组,选60例同期住院自然分娩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脐带脱垂率、羊膜腔感染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降低,极大损害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胎膜早破,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主要对不同情况下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针对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烧伤患者的人数逐一进行介绍,通过研究探讨形成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为终患者的康复打好基础。后本文又对非语言沟通对烧伤患者的护理作了简要地介绍。
作者:朱定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不同年龄段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214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经2种或2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足疗程、足剂量治疗6周仍无效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三环类抗抑郁剂多虑平(对照组)107例,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组)107例进行治疗,再将治疗组的107例患者分成青中年组、老年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末采用HAMD评定药物疗效,用SERS付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均低于治疗前(P>0.05),付反应量表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青年组疗效较好。依从性好。远期疗效优于其它年龄组。
作者:景致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阑尾炎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阑尾炎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作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式手术治疗患者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7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予以腹腔镜式手术治疗成效显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疗效,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战立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其精湛的技术、养生理论等文化内涵对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发挥其优越性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
作者:张铭舒;高艺萍;毕立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常规静脉注射比较,改善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院、符合ACC/AHA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共17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90例和“常规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83例。A组以10μg/kg注射3分钟,继以0.15μg/kg/min的速率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6-8小时。B组静脉注射10μg/kg 3分钟,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24-36小时。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术中校正的TIMI计帧血流分级、无复流的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的死亡、急性心衰、再梗塞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6),校正的TIMI帧数显著下降(P=0.004),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3)。住院期间及30天随访,总MACE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其中心源性死亡(P=0.001)、再梗死(P=0.008)、急性心衰(P=0.002)。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作者:张佑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我国远在宋代已知有“梅核气”。目前在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1】此类病人做常规检查时可有慢性咽扁桃体炎,口咽异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过长,扁桃体角化症、慢性咽喉炎、咽部肿瘤、电子鼻咽镜检查时可发现:鼻窦炎(鼻道积脓,鼻甲肥大)、咽囊炎(咽囊红肿、咽囊口脓性分泌物、鼻咽异物及肿瘤,做电子喉镜检查时可发现舌扁桃体增生,舌根部静脉曲张、囊肿、舌甲状腺、咽部憩室,喉咽异物,另有一类病人常诉颈部有紧迫感,重者如束带样自感呼吸不畅,衣领不能扣紧检查时则未发现呼吸困难体征,【1】此时应做甲状腺超声波检查,食道钡棉检查,电子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多可找出原发症,如果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可先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给予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在我们诊治的咽异感症患者中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约占5-10%病人,咽囊炎占5%,鼻窦炎、下鼻甲后端肥大患者占10-15,慢性咽喉炎患者占20-30%,如在电子喉镜下检查见舌扁桃体明显增生患者都有咽异物感,其症状可随舌扁桃体增生的大小部位有密切的关系,舌扁桃体肥大又称慢性舌扁桃体炎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为舌扁桃体炎及腭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的结果,其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如咽异物感、阻塞感,且舌扁桃体肥大明显时,症状明显。为缓解其症状患者常做吞咽动作,还可有刺激性干咳、声嘶症状。我科利用90o喉内镜检查咽异物感患者时见舌根部有乳头状隆起,乳头状隆起顶端处有点状充血、及小溃疡。分布于舌根、可占满会厌谷并向两侧延伸。但应与舌根部良性、舌甲状腺、及恶性肿瘤相鉴别。解决增生的扁桃体可使咽异感症状即消失,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心情愉悦。
作者:胡宜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采用简易痴呆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记录各项得分。结果:HBO组的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计算力和回忆认知功能水平明显差异(P<0.05);MoCA总分高于对照组(P
作者:陈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