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分析

李伟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患者, 用药, 敏感性, 不良反应
摘要:在当今社会不断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过度的时期,老年人(≥60岁)科学用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在年龄增大以后,在心血管器官组织上面呈现出结构与功能退化的现象,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还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加强研究,科学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的药效学影响、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特点等方面开展分析,力求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发挥借鉴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识别腕带在儿科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与效果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病区患儿识别腕带(简称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从而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加强宣教,规范佩戴,确保舒适佩戴,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核对腕带依从性,并比较2012年3月~5月(加强管理前)和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影响患儿识别腕带佩戴原因及患儿腕带佩戴依发生率。结果:加强腕带管理后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加强腕带管理前为92.50%(P<0.05)。加强腕带管理后:照顾者对腕带的认知不足由18.33%降至5.00%,患儿腕带舒适性差由17.50%降至4.17%,医务人员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由12.50%降至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管理,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降低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原因发生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操训练提高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进行呼吸操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及肺通气功能检测,并练习呼吸操,告知其锻炼的具体要求,随访观察患者锻炼呼吸操3个月后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及气短症状的改善情况。所有数据均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呼吸操锻炼后,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VC、FVC、FEV1、FEV1/FVC%)以及气短症状均有所改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气短症状。

    作者:杨玉平;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病毒性感染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随着病毒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物学等学科研究的发展进步,人们可通过多种先进的技术诊断病毒感染,也不断有新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被开发利用,使某些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1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感染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至今对hRSV的防治尚无特异措施。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是利巴韦林(病毒唑)。利巴韦林属于核苷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体外试验可抑制多种 DNA 和 RNA 病毒的复制,作用机制不甚清楚。目前认为它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流行时将此药与甲泼尼龙联合应用,还观察到它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或称SARS病毒感染有一定疗效。一般用量10~15 mg/(kg·d),重症30~40 mg/(kg·d)。口服用药可有消化道反应、头晕、皮疹,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贫血、免疫抑制及肝功能异常。临床给药途径国外报道主要为雾化吸入,每天持续12~20 h,疗程3~7 d,疗效为多数人肯定。但也应注意其对血液系统有副作用,还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近年有人报告,用高浓度利巴韦林每日3次每次雾化2 h 有效[1,3]。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感染病原,所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感染人群分布特征均与 hRSV 感染相似。目前对 hMPV 的防治也无特异措施。一项体外研究显示利巴韦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抑制 hMPV复制,这可能适用于hMPV感染的高危人群[4,5]。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过我们对其进行的压疮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所有患者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杨晓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孕前检验采血方法的改进

    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人口工作的前沿课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已全面推广。方法:项目工作对实验室采血质量要求很高,以前计划怀孕夫妇部分检查项目的采血部位主要在耳垂和手指,我科从2012年4月开始采用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此法位置精确,效果好,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比以前未采取此法以来提高了很多。结果:通过对80例新婚妇女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往的直刺采血法的一次成功率89%,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一次成功率98.75%,这种采血的方法不但减轻了新婚妇女的痛苦,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家属对此也很满意。结论:所以新婚妇女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临床运用是值得推广的。现将我科实行的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宗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减少护理差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高质量的护理离不开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本文将全面探讨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校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校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对4637名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健康体检中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37名体检中检出异常2626人约50余种疾病,检出率56.63%。结论:重视高校教职员工的健康,积极推行新的医疗模式,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科学对待,并强化自我管理的预防措施。

    作者:郭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二级医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长的作用

    护理管理工作与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都需要护理管理工作的紧密配合才可以有效地落实[1]。本文旨在分析二级医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长的作用。首先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监控管理中质量的管理认识肤浅,对其管理工作的缺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管理上缺乏力度。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病人的治疗护理上,忽略了对各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没有将有关院内感染的预防知识融入到病人的健康教育中。

    作者:刘兆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负压吸引器在植皮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吸引器应用在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行全厚皮片移植术的患者,术中应用自制负压吸引器,围术期进行完善且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除1例由于并发症而再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性手术成功、皮片完全成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自制负压吸引器在全厚皮片移植术中效果确切、经济实用,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皮片成活率。

    作者:李霞;杜武宁;孙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減如何合理控制体重少肥胖和疾病

    超重肥胖是一种普遍、大量、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病过程复杂,危害严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一种由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与遗传、环境、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也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病、某些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起因之一。本文综合介绍了肥胖的原因和判断肥胖的标准及肥胖的危害性,后达到合理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和有关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陈敏;王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人口在逐年迅速增加,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人口总数的24.48%【1】,。如何养老已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家庭及现有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但大多数老人仍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缺乏统一管理、即时的监控和照料。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慢性疾病,所以居家养老对老人自身及其家人也有很多的要求,对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需有相应的生活照料和疾病管理。下面就谈谈居家养老老人的健康管理。

    作者:薛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蒙药治疗口腔溃疡的原理

    口腔溃疡是目前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称为“口疮”,是一种浅而小、圆形或卵形的溃疡。通常在嘴唇、舌头上或口腔的其他部位发生的“红、黄、凹、痛”及反复发作为特点的疾病,所以医学上称其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复发时间长短与口腔溃疡病史长短有密切关系,病史短时,可以几个月或一年发病一次;病史长时,可以一个月发病一次,或口腔溃疡新旧病变交替出现。一般情况下10天左右可自愈,不留疤痕为特点的疾病。蒙药“口溃康丸”具有清血热、燥黄水、杀粘虫、生肌疗伤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经十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改药物疗效确切、疗程短、不易复发等优点。

    作者:佟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应用进展

    1991年,Hara发明了囊袋赤道环,1995年,Cionni率先报道张力环的临床使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自此被时代赋予及其重要的功能,现就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历史、产生背景、作用机制、设计、分类等作一综述。

    作者:高先新;王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虎黄酊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为烧烫伤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新制剂。方法:建立烧伤酊剂的制备、质量控制等方法与美宝湿润烧伤膏对照进行临床应用考察。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伤有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等作用。结论:此制剂可作为治疗烧伤的新制剂。

    作者:马建新;张景杰;王沐;朱法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PICC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功能实验室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确定经PICC导管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实验室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5例,先用注射器经其外周静脉抽取适量的血液标本,再用注射器抽取其PICC封管液2ml后立即更换另一副注射器从PICC导管内抽取等量的血液,按常规方法进行封管后将上述两份血标本立即送检验科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85例次,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PICC导管采血与经外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其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ICC导管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验是可行的,但仍要注意预防导管堵塞。

    作者:梁健智;陈云贞;黄雄伟;莫立锋;麦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痔瘘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近3年来69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过。结果:3例行导尿治疗,其余6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结论:我们认为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多样,术前确认困难,一旦发生,应积极追问病史,及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关键,前述治疗方法无效时再采取正确保留导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超;刘征;刘士平;钱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部机干部健康体检567例分析

    为掌握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搞好预防保健工作。2013年6月,我们对体系内接受体检的干部567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7例中,男526例,女41例;年龄在24~55岁。≤35岁者195例,36~40岁者241例,41~45岁者112例,≥46岁者19例。1.2检查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在指定时间,按照统一设计,同步完成各项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及胸片、心电图、腹部 B 超、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体检诊断标准依据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作者:王叙国;易文钦;缪汉韬;王淑琴;吴静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护士护理工作抵触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了解男护士对护理工作抵触心理的本末,确定解决此种抵触心理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本院2006、2007级男护士与女护士各3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比较男护士与女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结果: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明显高女护士。结论:男护士的护理工作面对着多方面的压力产生对护理抵触心理。通过宣传、教育、男护士职业发展需求及社会认同去改善其抵触心理。

    作者:何先琼;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督灸对改善幼年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督灸对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筛选幼年强直性脊柱炎30例,予督灸治疗,七日一疗程,隔日灸一次,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下降。结论:督灸在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申冬冬;侯江红;杜旭召;袁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究介入治疗心脏病导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护理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心脏病导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100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常规护理组有1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7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心护理能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车兆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