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床旁心脏彩超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应用体会

茶丽珠;张秀琼;李雪燕;何静

关键词:急诊, 床旁, 心脏彩超, 急性心肌梗死, 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塞, 诊断和治疗, 心脏急症, 现代医学, 临床医生, 结果评价, 彩超检查, 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急诊床旁心脏彩超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重视。已成为协助心脏急症诊断和治疗结果评价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二年来的急诊床旁心脏彩超检查急性心肌梗塞35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复安少见的几种不良反应

    胃复安,除了锥体外反应外,以下列举几种少见不良反应(1)急性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高国礼〖1〗等报告1例男性患者因上腹饱胀于15小时口服胃复安120mg,2小时后出现颈强直,张口困难,心悸胸闷。查体:颈项强直,四肢肌力增强有震颤,心电图示心率107次/分,I.avF..V4-V6.T波低平双相,III倒置。诊断:胃复安过量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消失,5天后心悸胸闷消失,心电图正常。

    作者:李贤;杨健;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论著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癌症疼痛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其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癌痛的病因主要来自三方面:1癌细胞本身浸润、转移或压迫有关组织引起的疼痛,这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2癌症诊断治疗有关的疼痛,如化疗药物副作用;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疼痛[2];3全身衰竭引起的疼痛。晚期癌症恶病质导致极度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疼痛。如便秘、褥疮、肌肉痉挛等[3]。

    作者:盛滢;尹静静;薛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研究初探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总结的典型药历,并且分析药师对药物发挥疗效过程中所起到的干预作用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结果。结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药师可将药物动力学、药剂学等药学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理论作为新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的开展工作。结论:在药学监护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师选择合适的新切入点,不仅促进药学监护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还可保证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药物安全性更高,也更为合理。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外科护理教学体会

    医学高职高专护生应具备娴熟的实践技能、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宽泛扎实的理论基础,护生学习期间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校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尝试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结果:本组轻、中、重度患者147例得到治愈,9例重度患者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2%。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救治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丁煜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研究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儿科临床带教水平。方法: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儿科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知识,培养了护生优良的作风和职业道德,使儿科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侯江红教授调理小儿亚健康状态经验

    从健康教育及中药调服两个方面,阐述侯江红教授调理小儿亚健康状态经验,临床应用灵活,疗效显著。

    作者:袁飞;申冬冬;刘晨菁;侯江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由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并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目前根据其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可有粘液,脓血;重型腹泻病者可见精神萎靡、脱水、酸中毒等表现。小儿患病后,喂药困难,口服药量小,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腹泻应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66例小儿腹泻应用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中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的被动运动及心理疏导等。结果: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4-6周后,使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不仅时ICU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盛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碳酸氢钠1.0g tid,疗程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张倩;郑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与利多卡因在口腔麻醉中副反应分析

    目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与利多卡因是口腔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分析两种药物和两种仪器注射方式的副反应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仪器,有利于减少病人药物副作用,提升麻醉效果。方法:试验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The wand仪器和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口腔麻醉,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口腔长针头注射器和利多卡因口腔麻醉,两组病例出现不同的副反应情况,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副反应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药物和两种不同的仪器使用存在不同的副反应,使用The wand仪器和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副反应明显减少,麻醉效果明显增强,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许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沐舒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探析

    目的:探析沐舒坦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和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各组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对各组患儿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宁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人AMI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常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结论: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要提高对老年人AMI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腔喂养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三腔喂养管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10月在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7例中,将57例患者做为对照组选择留置鼻胃管行胃内营养,42例做为观察组选择留置三腔喂养管行空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发生呛咳、吸入性肺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8例,呛咳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22例,呛咳16例。两组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喂养管在行空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胃腔减压及时吸引胃内潴留物减少误吸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郭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论健康教育在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运用

    1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内涵1.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稳步推进,新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异军突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4.64亿(占网民总数78.5%)。

    作者:覃伟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本体感觉探讨三步五法治疗颈椎病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变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探讨“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提高颈椎功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本体感觉检测系统(Pro-kin系统)对1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观察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周,患者的VAS评分和本体感觉检测的三项基本参数:闭眼/睁眼长度比值、闭眼/睁眼面积比值、平均轨迹差(ATE)。结果:经过治疗,患者从疼痛评分量表和本体感觉的参数上都符合症状改善的表现,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增强本体感觉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关系密切。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婴儿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婴儿期,随着生长发育的成熟,需要由出生时的纯乳类喂养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的过渡,此期称的食物为辅食。在这个过渡时期,应培养婴儿逐渐接受成人固体食物,培养孩子对各类食物的喜爱和单独进食能力(1)。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体检人员白带常规检测结果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在不同年龄组病原体分布状况。方法:取患者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直接进行滴虫和真菌检测,用胺实验进行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测。结果:在1032例标本中检测出真菌206例,阳性率20.0%;细菌133例,阳性率12.9%;滴虫46例,阳性率4.5%。各个年龄组间感染率由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患阴道炎比例增高,要依据不同的病种﹑不同年龄给予合理用药,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石忠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评估及预防措施

    目的:根据目前老年病人现状,对于易发生跌倒的老年病人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针对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结果:2012年元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65岁以上老年患者203例均未发生跌到。

    作者:谭琳;郭金波;汪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对尿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准确性做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患者的尿液标本1500例,对所有尿液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228例,红细胞检测阳性率为15.20%;白细胞检测阳性320例,白细胞检测阳性率为21.33%;尿蛋白检测阳性201例,尿蛋白检测阳性率为13.40%。镜检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71例,红细胞检测阳性率为11.40%;白细胞检测阳性447例,白细胞检测阳性率为29.80%;检出管型18例,管型检出率为1.2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的红细胞和尿蛋白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镜检法(P<0.05),而白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镜检法(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艳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