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洗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黄亚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髌骨骨折患者中,17例患者为横断型,7例患者为粉碎型,撕脱型5例,3例患者为纵型,入院治疗的期间,并没有创口出现感染现象,而且所有患者骨折都愈合,未出现髌骨坏死。14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受限,其中,11例患者的弯曲度不超过90度,3例出现关节强直,18例主动屈膝大于120°。结论: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伍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病程长、变化快,病死率高。该病在诊治过程中,护士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8年--2012年共收治2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农民12例,野外作业者4例,市郊居民3例,机关干部1例。本组病例均出现高热,体温波动在38~410C;典型的“三痛”症状者15例;12例出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小于600ml。本组病例住院时间长45天,短19天,平均住院25天。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了肠破裂的诊断率,手术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伴肠破裂病人共28例,入院后仔细收集病例资料,尽早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修改和总结。结果:28例肠破裂患者中,有24例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直肠破裂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满意。有2两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不明显,行腹腔穿刺,无明显手术指征,造成病情延误,过了手术的佳时期,手术治疗不及时,出现全腹膜炎,全身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挤压伤,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但因病性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腹部损伤患者,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好各种检查,早期确诊,全力配合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蒙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近3年来69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过。结果:3例行导尿治疗,其余6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结论:我们认为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多样,术前确认困难,一旦发生,应积极追问病史,及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关键,前述治疗方法无效时再采取正确保留导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超;刘征;刘士平;钱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天,顿服×15天;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天,顿服×15天。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后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天,顿服,长期应用。两组其余基础治疗相同。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 RP)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的疗效显著。
作者:马巧玲;齐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又称垂体性侏儒症(Pitu-itary dwarfism)。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维持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如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障碍。部分患儿伴有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作者:陈法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胎膜早破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6例为观察组,选60例同期住院自然分娩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脐带脱垂率、羊膜腔感染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降低,极大损害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胎膜早破,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产褥期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其健康教育。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预防。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康复的预防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六周左右。在产褥期间。产妇的每一个身体组织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变化及不适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一个新生儿的出生,产妇角色的转变及其家庭都要经历着心理的和社会的适应过程。了解这些适应过程对做好产褥期的护理,保证产妇的健康及其重要。
作者:刘彩霞;李佳莹;刘莉莉;杨彩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于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围术期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关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我科室对30例脑出血患者锥颅碎吸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呼吸道,消化道的观察与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监测肺功能做好早期呼吸支持[1],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尽快恢复胃功能,加强泌尿系统护理保护和监测肾功能,心理护理,康复治疗及指导等。从而认为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内科治疗中锥颅碎吸进行血肿清除是治疗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后的关键是术后护理。
作者:马美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沧州地区高血压人群血压与脂质代谢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沧州某几个乡镇村民2875例,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2)血脂、血尿酸(Uric acid UA)异常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血尿酸正常者,且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与UA、TC、TG呈正相关。结论:沧州地区人群血尿酸和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血脂或血尿酸异常与高血压常并存于同一个体中,临床治疗中在降压的同时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恩香;胡大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医疗法规逐渐完善,但医患纠纷在一些医院却愈演愈烈。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检查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短,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愈加频繁。在超声检查整个过程中,超声科护士几乎都参与其中,回顾分析我院多年来的护患纠纷,与医患纠纷相比,护士与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更高。
作者:邹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并针对其问题采取符合国家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要求的解决措施,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及外来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以及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脑卒中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的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观察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可显著减少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春慧;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癌症疼痛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其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癌痛的病因主要来自三方面:1癌细胞本身浸润、转移或压迫有关组织引起的疼痛,这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2癌症诊断治疗有关的疼痛,如化疗药物副作用;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疼痛[2];3全身衰竭引起的疼痛。晚期癌症恶病质导致极度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疼痛。如便秘、褥疮、肌肉痉挛等[3]。
作者:盛滢;尹静静;薛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替吉奧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及复发性胃癌接受替吉奧40mg/m2口服,每日两次,d1-d14;奥沙利铂130 mg/m2持续静点3小时,d1,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0例,PR13例,SD7例,PD4例,有效率54.2%,临床获益率83.3%。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结论:替吉奧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疗效可靠,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心脏病导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100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常规护理组有1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7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心护理能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车兆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益肝乐胶囊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同时对患者采用护肝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益肝乐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同时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31/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益肝乐胶囊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潘振雷;龚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者女,29岁已婚,因孕39+6 W要求住院待产,于2012年5月16日15:307入我院。平时月经规律132337-天。LMP:2011.8.10(+) EDC:2012.5.17(+)孕早期未行检查,于2011年12月28日在省妇幼保健院行B超示:双胎(A胎存活,B胎死胎),建议引产,未行,后未定期产检。2012年5月2日在当地医院B超示:单活胎头位,胎盘Ⅱ+级羊水稍浑浊。孕期无阴道出血。5月16日来我院,要求住院待产。产检:宫高34cm,腹围96cm,胎心音148bpm,内诊宫颈未消,宫口容1指,胎膜未及,先露头S-3,骨盆外侧量无明显异常。复查B超示:单活胎头位,胎盘Ⅲ_级,BPD9.4cm FL7.7cm AFI14.0cm脐动脉S/D2.3。初步诊断考虑:孕39+6 W 待产孕4产1双胎(-活胎-死胎)?患者2007年孕足月顺产1活女婴。人工流产2次,现孕为第4胎,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决定经阴道试产。于5月19日6:35宫口开全,6:45长约8cm顺娩-胎头扁平,眼鼻口耳辨不清、头颅胸廓塌陷、变平薄如纸片死胎儿。继后顺娩-活女婴,外观未见明显畸形,APgar评9-10分。约10分钟后娩出一个胎盘,检查尚完整、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分娩后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天后出院。出院后随访存活儿1年未见异常。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