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静滴肌氨肽苷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体会

王爱梅

关键词:肌氨肽苷注射液, 过敏, 急救
摘要:注射用肌氨肽苷,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能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在我院神经内科广泛应用。现将1例静滴肌氨肽苷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挑刺疗法治疗寻常痤疮68例疗效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及颈部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以黑头或白头粉刺、炎性丘诊、继发脓疱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并常伴有皮脂溢出。属严重的损容性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肺风粉刺”“酒刺”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藴积湿热,熏蒸于皮肤;或因肺经风热,上蒸于颜面;或冲任失调所致。西医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包括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脂腺功能的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等等。

    作者:金志霞;郭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随着发病率的提高,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特点,会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属,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变。

    作者:林泽莲;谢宗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各类住院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管理,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成功率为96.97%,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1.82%;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9.70%,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佳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及保养方法。供应灭菌合格产品,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卫生部2009年颁发《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进行人员培训,制定规范化各项操作流程、工作标准,质量检测并落实实施。结论:正确的清洗灭菌及保养,可使腹腔镜手术器械保持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尼梅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对策

    本文对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四点对策。旨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中药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DHS联合拉力螺钉、PFN、空心拉力螺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联合拉力螺钉42例,PFN16例,空心拉力螺钉1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随访7-24个月,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FN治疗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p<0.05),DHS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稳定型、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选择DHS治疗。粉碎性、不稳定或反股骨粗隆、粗隆下骨折选择FPN治疗。高龄、体质弱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作者:吴尧;张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VSD负压引流术在骨科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32例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皮肤组织缺损伤22例,感染性伤口5例,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外露5例均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7~14天。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彩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重症肺炎5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以后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常规治疗,呼吸道保持通畅,氧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抗生素,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治愈55例,有效率达94.8%。结论: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关键方法,及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发生,综合治疗是治愈的主要方法。

    作者:任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腔按摩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腔刺激治疗法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00例言语障碍的脑瘫患儿行基础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语言治疗师对观察组进行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构音障碍评定和 S-S法测评,8个月后观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刺激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脑瘫患儿的言语障碍,对语言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亦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徐明月;许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对四药常规联合应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常规性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对比两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率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和大出血死亡等情况。结论:针对高危产妇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卡前列腺素+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卡孕栓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产后出血量、产后输血比例,安全性较高,为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适宜患者进行应用和治疗。

    作者:郭静;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949名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949名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发现目前在本地区此年龄段儿童健康保健存在的问题,对托幼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提出合理化预防保护措施,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本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2月对我所直接管辖的14家2949名年龄2-6岁的儿童进行入托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检出率为5.32%;龋齿患病率为:26.65%;远视力低常检出率为9.97%;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肥胖、远视力低常、龋齿在托幼儿童中患病率比较高,托幼机构在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中应该关注肥胖儿童的饮食和体格锻炼,关注儿童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医疗保健机构配合托幼园所加强健康宣教,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园配合,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钟丽华;马汾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性47岁。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入院后五天在全麻下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术后第一天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6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3分钟约20ml时,患者突然出现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3小时后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武桂芳;曾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点辐射兴趣教学在“利尿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临床护理要求,培养出一批具有知识型、技能型的护理工作者为目标。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从我们调查分析看,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经历,由于成绩差,她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因此通过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点辐射”教学方法,注重前后连贯,以连续性的“启发式”发问,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能够积极思考、深入浅出,培养学生医学逻辑思维能力,这使得老师的教学思路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教学质量富有成效。

    作者:王亚娥;杨智斌;刘永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危人流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高危人流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药物治疗应用于高危人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64例高危早孕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82例,两组患者均行注射杜冷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注射杜冷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镇痛效果、相关手术指标以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和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药物和注射杜冷丁应用于高危人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是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仅次于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占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第二位,由于海绵窦特殊的解剖特点,CSDAVF 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为其对症护理带来困难,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10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作者:任元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分析

    在当今社会不断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过度的时期,老年人(≥60岁)科学用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在年龄增大以后,在心血管器官组织上面呈现出结构与功能退化的现象,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还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加强研究,科学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的药效学影响、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特点等方面开展分析,力求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发挥借鉴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8年至2012年食品监测网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2008-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其动态变化,确定高危食品种类,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各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监测指标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等.结果:2008年-2012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共监测食品682件,检出5种食源性致病菌共29株,总检出率为4.25%,其中单增李斯特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沙门氏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阪崎肠杆菌1株,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未检出。我区以生肉类污染为严重,以2012年阳性率高,为8.3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科学指导,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郭勇峰;王敬辉;吉彦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应用CQI对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运用PDCA四步法制定CQI护理干预方案,实施CQI。结果:实施CQI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率及手部细菌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实施CQI可有助于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严文静;包晓燕;魏晓霞;许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检查的意义

    目的:了解本地的有过不良孕史夫妇其染色体病的发生的情况,从而探讨在孕前进行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方法:采用G显带法对来我院进行新婚待育检查的1264名有过不良孕史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通过对有过不良孕史夫妇进行的检查,我们检查出染色体发生异常的夫妇在4名,发生率为0.317%,发生染色体变异的为32例,发生的比率为2.6%.结论:染色体的异常可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育以及生育的质量,因此,在孕前必须进行染色体的检查,以此充分的了解夫妻双方的生育情况,同时通过染色体预测后代发生遗传病的风险,以此更好的做好相关的干预或治疗措施,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高晶晶;王明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