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莉莉
我院两年来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糖尿病非肾病86例。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肾病组40例,年龄24~76岁,平均60.2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1~5年7例,6~10年14例,10年以上者19例。检查血糖<10mmol/L9例(19.4%),10.1~15mmol/L 12例(27.7%),>l5.1mmol/L 19例(52%)。尿蛋白(+)14例。
作者:叶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方案,治疗组行改进和规范后的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7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5.9%,对照组的穿刺治疗有效率为86.5%,治疗组的穿刺治疗有效率为97.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穿刺治疗后复发率为8.1%,治疗组无复发。结果: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简单易行、安全实用、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代替传统手术疗法。
作者:王万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快速、准确估算出成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胰岛素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男女各200例。测定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用皮下脂肪测量卡尺由专人测量400例成人糖尿病患者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通过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来确定不同部位胰岛素注射深度。结果:男女两组的皮肤脂肪厚度与体质量指数均存在直线相关。结论:成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存在直线相关,根据身高、体重可以估算出其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
作者:苏美玲;陈素青;闫英;武明霞;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程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有利于射频消融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孙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近3年来69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过。结果:3例行导尿治疗,其余6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结论:我们认为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多样,术前确认困难,一旦发生,应积极追问病史,及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关键,前述治疗方法无效时再采取正确保留导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超;刘征;刘士平;钱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洗胃评分记录单对急性中毒洗胃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洗胃的病人共178例,按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急性中毒病人洗胃评分记录单,对照组按原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洗胃评分记录单抢救成功率提高,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洗胃评分记录单可以提高了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作者:姜梅;曹俊辉;王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男,1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12年10月9日在我社区服务站治疗。查体:T37.9,R 19次/分,HR:108次/分,咽腔充血,扁桃体三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哮鸣音,腹平软,肠鸣音正常。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生理盐水250ml+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0.9g.静脉点滴。30分钟后,患者出现烦躁、剧烈下腹痛伴出汗。患者无不洁饮食史。遂立即停药,予以生理盐水150ml+654-2针5mg 静滴,TDP灯热敷。20分钟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然后改用生理盐水250mkl+头孢曲松钠针3.0g,生理盐水250ml++炎琥宁粉针160mg .四天后,患者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作者:刘方章;王丁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产妇及婴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40例出院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电话回访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及婴儿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自我护理及婴儿护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延续护理服务能使婴儿身体健康生长,减轻黄疸,促进大脑发育,锻炼四肢协调性,能减轻母亲乳胀、使母乳喂养成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促进家庭生活和谐,受到家属及产妇的好评。
作者:杜玮;高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理部主任、神经内科、呼吸科护士长和护士组成),确立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5大要因制定计划并实施对策。结果: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较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制定计划并落实安全措施,有效降低了跌倒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自愿要求进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妇女120例,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综合护理,观察其手术及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用丙泊酚进行人流术的患者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后,所有患者在术中完全无痛感,显效率为100%,效果明显,术中患者也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全部过程中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手术。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4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外科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中,行单纯结肠造口术15例、行Ι期左半结肠切除术23例,行Ι期姑息切除吻合术1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5.56%。结论:医师抓住手术治疗时间点,合理采用符合病情的手术类型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术后引发并发症的机率,具有临床意义[1]。
作者:冯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5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80例。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补液及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3d以后对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的应用促进了小儿腹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扎依达·吾甫尔;扎依达·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入选条件符合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103例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103例传统方法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不良情绪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上升。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实施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在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压力水平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II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扩张气道、止咳、祛痰及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给予尽可能低的压力支持水平(维持潮气量4-7ml/kg,同时SaO2>90%的低IPAP,EPAP≤5(cmH2O)的BIPAP治疗;通过观察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治疗后68例患者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指标得到改善,PH、PaO2、SaO2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IPAP治疗可以改善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帮助此类患者减轻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济有效的方法;低压力支持水平(维持潮气量4-7ml/kg,同时 SaO2>90%的低IPAP≤5cmH2O)的BIPAP治疗成功率与更高压力支持水平患者成功率相同。且患者人机协调性更好、依从性、耐受性更好,副作用更少,更加安全。
作者:王彦;胡乃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1]。现对我院2013年各病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近年来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成效,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苑海;贾苗辉;赵吉强;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名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经胃肠减压护理、灌肠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防范。方法:把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引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制订了风险的预防策略。结果: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预防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许树仙;杨春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用于救治破伤风患者,也可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病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1]。由于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做过敏实验。结果阴性,方可进行注射。若结果阳性,由于 TAT 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注射。笔者通过10年对780名外伤患者TAT皮肤过敏实验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皮试和注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皮试结果判断上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由于多次注射带来的痛苦。
作者:张艳丽;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做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如心理护理、术后护理、胃肠减压及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其中53例完全治愈,1例由于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多脏器功能的衰竭而死亡。结论:做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工作,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
作者:江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