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治进展

杨彩秀;杨新平

关键词: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诊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生后具有高危因素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较多,但是有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其早期干预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探讨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具体分析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概述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后提出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11例男同性恋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调查与干预

    目的:通过了解男同性恋者(MSM)性病艾滋病(AIDS)感染状况及高危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在男同性恋者集中活动场所对男同性恋者进行实名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检测,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安全套等。结果:311例标本中检出HIV阳性10例,梅毒阳性6例,感染率分别为3.22%、1.93%。66.9%的人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23.2%的人同时有异性性行为,AIDS知识知晓率为86.8%,有46.9%的人做过HIV检测。通过干预,MSM行为改变明显,与1年前相比,安全套的使用率、AIDS知识知晓率、HIV检测率分别提高了23%、11%、12%。结论:MSM对AIDS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安全套使用率和HIV检测率较低,认知与行为分离,宣传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和减少HIV感染。

    作者:李云皎;徐恭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沉渣检查尿白细胞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尿液500份,先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再使用显微镜进行尿液沉渣镜检。结果:发现显微镜检出阳性尿液标本有56份,占总标本11.2%,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出阳性尿液标本有61份,占总标本12.2%。比较后分析发现:二者符合率为91.8%。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分析结果与显微镜下白细胞镜检结果不完全相符,尿液分析仪检测应该与手工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尿液检验质量。

    作者:欧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航空兵部队飞行人员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随着航空兵部队飞机技术含量、技战术性能的不断改进和训练强度的提高,对飞行人员的心理应激适应性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部队开展的心理卫生工作不规范、不专业,与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渐凸显,真正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工作,解决飞行人员的各种心理问题,应该是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努力方向。

    作者:郭庆军;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采用护理干预,标记为观察组。结果: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在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正确精心的护理,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麻行输卵管绝育术后并发尿潴留一例处理体会

    患者张玉莲,女,27岁,G2P2,于2010年3月2日因产后50余天来站要求做结扎手术。诊疗经过:术前检查:T36.8℃,,P80次/min,BP:16.00/10.00kpa。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异常。妇科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手术禁忌症。经知情同意签字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于耻上3指处行腹正中横切口,长约2cm 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用吊钩法取管,检查卵巢正常,见伞端后在输卵管峡部用抽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同法处理对侧,手术顺利,术毕自己步入康复病房。术后6h,自觉有尿意,但排不出尿,术后8h自觉下腹痛,仍不能排尿。查体:T:37.2℃,BP:16.00/10.00kpa,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病容,头颈胸未见异常,耻骨联合上膨隆,叩诊为浊音、压痛(+),B超提示膀胱明显充盈。

    作者:李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研究

    卡马西平是一种常见而又典型的抗癫痫药。已证实卡马西平对全身多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应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从卡马西平对皮肤结缔组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代谢影响,以及致畸、加重癫痫发作等方面,就其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李云霞;韩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易误诊的蚕蛹性脑病4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柞蚕蛹因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而深受东北地区的居民所喜爱,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近年来食用柞蚕蛹后恶心呕吐、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抖动、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时有发生,成为近年来急诊科就诊的常见原因。蚕蛹性脑病常因临床医师不认识本病而误诊为脑供血不全、小脑梗塞等疾病。

    作者:周勇;徐树军;李和永;侯春风;王大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情况下的烧伤护理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不同情况下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针对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烧伤患者的人数逐一进行介绍,通过研究探讨形成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为终患者的康复打好基础。后本文又对非语言沟通对烧伤患者的护理作了简要地介绍。

    作者:朱定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通督强脊“三步五法”对椎间盘胞外基质系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系统中col agenⅡ、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1、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正常对照组只予常规喂养不予造模,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予纤维环穿刺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法治疗组再予“三步五法”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取出椎间盘组织,RT-PCR检测col agenⅡ、TIMP-1、MMP-1、MMP-3的mRNA表达,并以光镜下椎间盘的形态学退变为对比依据。结果: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而MMP-1 mRNA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1 mRNA表达上升(P>0.05);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MMP-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上升(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3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结构,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正常对照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模型组。结论:“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系统,抑制椎间盘的降解,调节椎间盘合成和分解之间的代谢平衡,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作者:陈少清;林建平;林先钊;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减少护理差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高质量的护理离不开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本文将全面探讨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常见病,是指小儿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7次左右,其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2O%,主要发生于5岁或5岁以下儿童,以2~6岁常见【1】。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病情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2】。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内因和外因多因素综合作用;除与小儿本身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环境因素及治疗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还与免疫功能低下【3】与维生素缺乏【4】密切相关。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为免疫促进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可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维生素AD剂治疗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本研究观察了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艳;代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措施用于严重肺挫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讨论用综合措施提高重度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肺挫伤严重度评分ISS大于20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及Sa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aO2和SaO2是判断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激素和抗生素等是肺挫伤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乔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4例报告

    空泡蝶鞍综合征是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是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比较罕见,我科共诊断4例空泡蝶鞍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患,否认外伤史,否认脑部手术史。年龄33~54岁,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

    作者:姚莹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9例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我院中医科自2009年~2012年,共收治脑血管病人59例。在对患者实施躯体治疗护理的同时,我们实施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时,身体处于佳状态,情绪稳定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促使疾病的恢复起了良好的作用。现将对脑血管病人的心理观察、分析及护理中的几点体会汇总如下。

    作者:范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高度疑似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在临床极其罕见,以中重程度出血多见,易被误诊而延误救治。通过本病例的讨论,增加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类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倪雪莲;孙笑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细菌性肠炎的患儿,按随机对照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每同9-18mg/kg,分三次口服),观察组口服头孢地尼的同时口服思连康(小于6个月0.5g,大于6个月1.0g,一天三次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孢地尼联合思连康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地尼。

    作者:袁玉肖;姚爱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0.2%的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采用针中针法完成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2%罗哌卡因4-6ml,术中连续监测 ECG、SPB、DPB、MAP 、HR、SPO2或有创监测 CVP。记录入室时、注药后5、10、15、30min 及出室时的相应指标。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TURP,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可以安全的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孟鑫;张昊梁;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MP-3、OPG在强直性脊柱炎骨代谢中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初步调查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26%[1],是一种与人白细胞相关抗原 B27分子(HLA-B27)相关的炎症性的脊柱及关节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早期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后期由于软骨内骨化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近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OP)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发生频率为50.92%[2-4],疾病早期可出现[5]。AS患者继发OP及其引起的骨折、驼背等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 AS 继发 OP 有其自身的特点,缺乏合理的治疗往往会发展为关节破坏和畸形。因此对于AS骨代谢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多媒体自律空间频率综合治疗小儿弱视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律空间频率综合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4例(226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114眼),仅进行自律空间综合治疗;干预组61例(112眼),在进行自律空间频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视力0.8,36眼(32%),视力提高两行,41眼(36%),视力无明显变化或反下降37眼(32%),总有效率68%。干预组:视力1.0,69眼(61%),视力提高两行,35眼(31%),视力无明显变化或反下降8眼(8.0%),总有效率92%。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弱视治疗的效果,从而使患儿尽快恢复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内在关联。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的腰围、体重逐渐增加,本文中IFG组与NGT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IFG组、NGT组与IGT组或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腰围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的糖耐量检测,要定期对自身的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尿酸、MA及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糖尿病,以降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