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李洪华;魏玉春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健康教育,时间为12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认知水平主观指标和肺功能比较。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的83例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的67例患者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能提高肺功能检测指标。
作者:葛梅;柏风云;卢丽;宋喜珍;程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为常见骨折,我科在2007年3月~2012年2月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3例,将两种方法作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43例,骨折按Neer’s分型[1]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克氏针和锁定钢板固定克氏针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14~82岁,平均58.4岁;两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4例,移位较轻,骨质疏松不明显;锁定钢板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34~81岁,平均63.5岁,两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4例,移位明显,或骨质疏松明显。
作者:周卫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以减少住院老年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的评估,完善护理风险的评估,完善护理风险的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采取有效地可预防性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质量及安全。结果:护士加强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和氛围,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达到预防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透刺电针加TDP(治疗组)50例,透刺电针(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合谷等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P。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刺加电针基础上加用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作者:杨志斌;王砚凯;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比较铸造桩核和成品金属螺纹桩在前牙桩核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严重冠缺损的前牙进行桩核冠修复,随机分成两组各60颗前牙,一组(A组)应用成品金属螺纹桩作桩核冠修复,另一组(B组)应用铸造桩核作桩核冠修复。结果:成品金属螺纹桩组有1例桩折断,6例松动,4例根折裂;铸造桩核组有1例桩折断,无松动及根折裂,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修复效果有差异(P<0.01)。结论:在牙冠严重缺损的前牙桩核冠修复中,应用铸造桩核行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成品金属螺纹桩。
作者:周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液是抢救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特殊资源,向医院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确保输血安全是血站的宗旨。因此,了解、分析造成无偿献血采集的乳糜血液报废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乳糜血是指血浆中含有过高的脂类物质,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血浆呈乳白色。乳糜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在献血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造成。为有效的降低乳糜血的报废率,针对乳糜血的报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对我站从2012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日报废的1941袋乳糜血(100ml78袋150ml586袋200ml1277袋),其中有通过我站的乳糜血浆回收技术回收784袋(100ml42袋150ml240袋200ml1502袋)血浆从献血者的献血地点(饮食习惯)、性别、年龄、体重、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梁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丽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目前,全球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每年超过170万,预计2050年达到每年630万人。该类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内科疾患,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AO/ASIF推出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股骨粗隆间骨折之后,由于其具有微创、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我院自2010年至2012年采用PFNa不用牵引床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闫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10年来再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做55例剖宫产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率为71.5%。主要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27.6%,社会因素24.8%,胎儿窘迫17.3%,试产失败9.0%,狭窄骨盆7.4%,胎头位置异常4.9%,妊娠并发症4.9%,臀位3.3%,巨儿1.6%。新生儿窒息率5.7%,新生儿病死率0。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的认识从而进步正确掌握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作者:邹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术前和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术后产生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4例(14.3%),造瘘口狭窄2例(7.1%),经积极干预后所有病人均顺利康复。结论: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对术后造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1,2]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口服吸收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应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胃肠反应、肝肾损害、神经损伤及变态反应等,规范用药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问题。现对近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种为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的绩效评价模型。方法:选取临床用血保证率、血液过期报废率、HIV 残余危险度为评价指标,应用直觉模糊集相似度量公式,构建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血液过期报废率与HIV残余危险度指标未达到较优值时,即使临床用血保证率较高,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也仅为一般。结论:应同时从血液供应和质量两个维度提升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
作者:朱明;胡慧颖;王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测定水中砷和硒含量的方法。方法:将水样中的各种价态砷和硒用混酸消化,转变成五价砷和六价硒,再加入还原剂经两步还原为三价砷和四价硒并转化生成砷化氢和硒化氢,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和硒的含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是0-80μg/L,砷、硒的检出限均为0.2μg/L、六次测定结果的砷和硒的RSD分别为1.80%和1.82%,砷和硒的回收率在95.0%-101.2%。结论:该法灵敏度高、检验限低、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水样中砷、硒的同时测定。
作者:梁卫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患者数41例,非感染患者数59例。结果:Spearman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结论: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应注意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观察;此外,还应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康荣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自ICU不重复计数的323株不动杆菌进行了鉴定药敏。结果:菌株分离情况:323株不重复计数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来源于标本多,为298株,占92.3%;其他标本依次为分泌物17株(5.3%),尿液8株(2.4%)。MICs测定结果:3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88株对一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89.2%(288/323),253株对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78.3%(253/32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出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导致治疗难度急剧增加。
作者:任春阳;刘鸿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而肠内营养因其符合生理需要、价格便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现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桂林;林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病人烧伤感染特点,确定烧伤后创面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11~2012两年来380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22株,真菌8株。检出率由多到少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8%,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表皮葡萄球菌7.2%,大肠埃希菌占5.9%,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各占4.1%。结论:烧伤患者病原微生物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性,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CT、MRI检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差异性进行具体分析,研究CT、MRI检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CT检测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实验组行MRI检测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的检测结果。结果:经两种方法检测后,实验组MRI检测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的检出率为90.00%,对照组CT检测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的检出率为60.00%,实验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测方法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进行检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CT检测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喻俊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三联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63例慢性胃炎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1例,对照组32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进行治疗;实验组中应用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替硝唑进行治疗。在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94.2%。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91.9%。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对照组中对腹痛恶心等胃部不适症状治疗有效率为37.5%,实验组中对腹痛恶心等胃部不适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75.3%,将两组患者具体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P<0.05。在6个月之后,对照组中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8.8%;实验组中3例患者复发,其复发率为9.7%。对两组患者复发状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通过雷贝拉唑钠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毛贵宝;王玉芳;王丽艳;徐建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诊急性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心理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0例急性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经过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急性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李轶;陆霞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