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药敏情况

任春阳;刘鸿梅

关键词:不动杆菌, 分离, 药敏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自ICU不重复计数的323株不动杆菌进行了鉴定药敏。结果:菌株分离情况:323株不重复计数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来源于标本多,为298株,占92.3%;其他标本依次为分泌物17株(5.3%),尿液8株(2.4%)。MICs测定结果:3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88株对一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89.2%(288/323),253株对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78.3%(253/32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出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导致治疗难度急剧增加。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价值体现

    目的:探讨佳护理干预方式在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体现。方法:选取4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给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1.4%。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巧丽;刘启文;蔡伟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11例临床分析

    2008~2009年,笔者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42~64岁;发病就诊为2个月~2年,均符合2000年ATS/ERS/ACCP发表的IPF诊断治疗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其中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TBLB),其余4例临床表现,胸片或CT均极典型,且经过多种检查,排除了类似 IPF 的疾病(如药物中毒、环境接触、胶原血管病性疾病、结节病、结核病、肿瘤等)。11例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以呼吸困难为唯一表现者8例,伴干咳8例,反复低热2例,乏力、关节疼痛3例。查体, velcro罗音11例,杵状指10例,紫绀8例。辅助检查:11例中血沉加快8例,类风湿因子弱阳性2例。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弥散功能障碍,其中8例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 X 线检查:2例两肺呈磨玻璃样,3例呈弥漫分布的蜂窝状改变,4例见轻重不等的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阴影,以双下肺及肺周边为重,以网状为主。2例胸片检查正常,经 HRCT检查证实。11例均行HRCT检查见不规则线样改变,伴有囊性小气腔,病变分布呈新月形,多出现在背部周边部位。3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其中4例见肺泡壁轻度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多,透明性变,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6例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其中4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增多,2例淋巴细胞增多。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重度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院前急救的49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疗效。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给予解痉、平喘、抗炎、氧疗、激素等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组2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国鹰牌706简易呼吸机行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机械通气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改善优于前者(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前者(P<0.01)。结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早期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谢长翔;王嵩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对具有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探索其在调控血脂作用之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并经超声提示有确切动脉硬化证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丹红与纤溶酶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0例。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组为治疗组,辛伐他汀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同时检测两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丹红与纤溶酶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未发现治疗组有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合用有明确调控血脂、抗炎、抗氧化、降低纤维蛋白原作用。

    作者:阎广会;杨桐;朱华林;苏玉莲;张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述护理对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护理对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住院期间有针对性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日常保健等知识及心理干预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日常生活行为有所改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疾病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琼;刘慧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聚肌胞治疗寻常疣12例体会

    寻常疣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体表病毒性皮肤病。由于外涂药物难以治愈,手术后易复发,采用聚肌胞注射液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门诊收治12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年龄:16~35岁。病程:一个月至3年。部位:手背5例,手指5例,甲缘2例。数量:1个7例,2个3例,3个及3个以上2例。1.2治疗方法:聚肌胞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按1:0.2比例混合后,皮肤常规消毒,用1ml 注射器抽取混合液,行皮损基底部注射,注射液注射至疣体角质软芯,直至整个疣体呈苍白色。根据情况增加注射次数,一般1~3次。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 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锁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 NeerII型远端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骨折移位,无钢板断裂,12个月后复诊,骨折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按Lazzcano评分标准:优17例,良1例,差0例。结论:对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可取的满意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柯勇平;郭卫中;黄其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术前抢救与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回顾及总结我院近几年来37例异位妊娠大出血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资料。结果:全部抢救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痊愈出院。结论:准确诊断,迅速手术,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是使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干预护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及减少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对策。方法:对28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预防和控制感染,全程正规的激素治疗,饮食护理,合理安排休息,加强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出院指导及长期随访等以降低复发率。结果:28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仅16例复发,162例治疗效果显著,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腔镜肋骨骨折内固定复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镜肋骨骨折内固定复位及传统开胸术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研究2011-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55例。研究组患者27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VATS)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传统开胸术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呼吸功能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 PaO2、PaCO2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 PaO2、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祖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快捷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探讨,了解其与常规护理在抢救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掷骰子,单双数分组的方法,分别给予其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救治后 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救治后分数明显较低。观察组各项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结论:快捷护理路径通过争取抢救的每一分每一秒,使患者能够在佳时间获得好的救治,故取得了非常好的救治效果。

    作者:杜厚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漳州市芗城区2013年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芗城区居民户盐碘含量和食用碘盐质量状况。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13年抽取5个(镇)街20个行政村(居委会)300份居民食用碘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含量。结果:居民户食盐非碘率为0,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99.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7%。结论:2013年芗城区居民碘盐覆盖率和碘盐合格率均较高,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标准。

    作者:袁艳青;曾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80例。对照组:对进行脱水和止血等常规性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和死亡率以及再出血几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和死亡率以及再出血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在采用止血和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雅芳;韩娜;胡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常见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差错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常见差错出现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结果: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及器械诊疗包的安全供应,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积极采取预防差错产生措施对于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祝朝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可提高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有利于急性面神经炎的早期恢复,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体会

    总结糖尿病足出现的常见问题,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哈登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道返流的疗效观察

    在治疗新生儿胃食道返流(GER)中,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与治疗组[体位治疗+小剂量红霉素(3~5ug/kg?min)]在患儿的呕吐症状、体重、食管钡餐造影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小于0.005),结合以往对红霉素胃肠动力的研究认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GER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秀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例孕足月孕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研究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同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后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作者:田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展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加大健康教育的指导,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及监测血压,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旨在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

    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的护理介绍如下:1.躁动期的护理: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发生率越高。因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和患儿对伤口疼痛、清醒后身边无人有关。首先约束好患儿,检查床栏是否安全牢靠、防止意外伤害。对年龄偏小的患儿,亲切的呼唤患儿的昵称,像母亲一样抚触孩子,让患儿很快安静下来,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发生躁动时,耐心哄劝患儿,告诉患儿手术已经结束,马上能见到亲人。

    作者:李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