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静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根据其研究结果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本市95例稳定性异位妊娠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单一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中药复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840±139)mIU/mL、附件包块平均(2.4±0.3)cm3、盆腔积液量(3.1±0.4)cm3,治疗组治疗后β-hCG水平(310±125)mIU/mL、附件包块平均(1.1±0.2)cm3、盆腔积液量(1.6±0.3)cm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药复方和西药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比单一的西医治疗可以更快的减少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手术治疗的几率。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FPG 2hPG HbA1c TG HOMA﹣IR BMI均下降,HOMA﹣β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胃肠不良反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可显著改善血糖、降重、降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世敏;魏丽;邱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普光气田职工高血脂症的流行状况。方法:从1960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中,筛检出TG (甘油三酯)增高者938例、TC(胆固醇)增高者35例,分析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与膳食结构、性别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8.32%,单纯TG增高检出率为47.86%,单纯TC增高检出率为1.79%,TC、TG均增高检出率为1.43%。男女性别之间、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男性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8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毫克,术中B超妇科手术仪全程操作进行人工流产。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宫颈口松弛、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计划生育手术中具有直观性,术中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永华;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监测创元铝业电解部员工尿氟水平,评价员工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采集电解部员工尿样共482份。结果:尿氟值的高低与职业密切相关,与接触年龄关系不明显。结论:电解车间由于存在氟化物危害,应对员工定期进行身体监测,更好的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袋装中药煎剂的管理,减少和控制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方法:采用标签纸进行管理。结果:自使用以来无护理差错发生,缺陷发生一例,护患双方对此均评价良好。结论:采用标签纸管理袋装中药煎剂,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理资源,有效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甘晓丹;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优质护理服务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指导思想,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结合老年病房的实际情况开展优质护理,以质量为核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质量,制定新服务举措,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我院老干部病房主要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种涉及内科各系统,主要有:心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8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50%以上,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约占1/3,故基础护理量较大,基础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开放床位47张,且常年加床较多,护理人员1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8人。
作者:杜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产妇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导致出血的高危因素,旨在通过研究减少产妇出血状况,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共88名,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出血原因。结果: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占大多数,其次因素为胎盘情况。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许多种。结论:1.严密加强产程观察2.手术过程应加强对产妇缩宫剂的使用.,3提升医院助产技术,减少出血几率.4.注意出血高危因素的产生。
作者:曾桂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温馨、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我科2012年1-10月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入院-出院由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其全部的护理,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化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治疗,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感受,随时收集患者意见,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结果: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依赖及信任,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患沟通,确保护理质量。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眼眶眼整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眶壁骨折修复术患者男女各40,年龄18~50岁体重55到85KG,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给予1~1.5 MAC七氟醚面罩吸入和瑞芬太尼0.5-1μg/kg静滴(一分钟之内完成),异丙酚2mg/kg诱导插管,术中1~1.5 MAC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50~20μg /( kg·h)异丙酚4~10mg/( kg·h)麻醉维持。Ⅱ组:给予1~1.5 MAC七氟醚面罩吸入异丙酚2mg/kg,芬太尼1~2μg/kg罗库溴铵0.6mg/kg静注诱导,术中异丙酚4~10mg/( kg·h)芬太尼每小时按体重0.001~0.002mg/kg 罗库溴铵0.3~0.6mg(kg.h)的速度给药维持。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适当调控麻醉深度BIS值维持在(45~60)。结果:两组诱导插管均顺利。Ⅰ组患者在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较明显( P<0.05),但插管时和术中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插管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Ⅱ组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也有明显下降( P<0.05),但插管时血压、心率较Ⅰ组明显增高。且Ⅱ组术中心率波动明显( P<0.05)。术后Ⅰ组患者自主睁眼和拔管的时间显著早于Ⅱ组( P<0.01)。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眼眶手术要求。
作者:王全;诸葛万银;顾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肥胖病对人体危害极大,针灸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和局部刺激,使神经、内分泌和物质代谢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针灸减肥应当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局部治疗和兼症的治疗,电针动态刺激可增强针灸的效果。
作者:潘红;朱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NHL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期间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 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覃舒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进行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60名,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名。针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取匹兹堡质量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项目上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对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晶;马静寰;单海丽;赵玉荣;辛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联用慢心律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值得肯定,且服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萍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人流后出现剧烈腹痛临床分析的原因,并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对其进行人工流产,对术后出现剧烈腹痛者给予相关诊治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剧烈腹痛患者中误诊4例,占33.3%,疑诊者3例,占25%。对症镇痛治疗后,7例患者疼痛程度缓解,7-9天基本消失。2例患者出现明显痛经,后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合并子宫腺肌症的妊娠患者,妊娠周期越长,行人工流产后出现腹痛可能性和程度越大,因此应早期停止妊娠,并且注意避孕。
作者:李雪;蔡健;蓝爱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安全的前提,在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根据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谈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可以减轻或解除疼痛的。方法: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40例各种疼痛病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消除疼痛的人数占17.5%,减轻疼痛的人数占77.5%,总有效率达9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马红仙;李宜梅;李凤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2012年剖宫产率与2013年1-9月剖宫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采取措施,剖宫产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既有准妈妈的原因,也有医生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因素,控制剖宫产率需要社会、家庭、医院、医务人员以及产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作者:李宜梅;李凤粉;马红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在中隔手术中破损黏膜所致,术后鼻腔填塞后穿孔3例,术后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2例。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是医源性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注意围手术期手术各个环节,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廖培生;罗小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硝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随着应用的广泛,常出现一些与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矛盾效应,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化,若不能正确识别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鉴于此,本文综述硝苯地平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以引起临床使用中注意。1抗高血压与诱发高血压的矛盾硝苯地平通过钙通道阻滞作用,即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机制,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对于低肾素型高血压可增加肾血流量,对于不能耐受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者亦有效。硝苯地平还可遏制高血压靶器官的病理过程并使其逆转。目前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与原本治疗高血压相反,使用过程中或突然停药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Bursztyn⑴报道一例71岁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治疗4个月停用,3天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120次/分,血压300/200mmhg,并有肺水肿,立即恢复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下降。认为硝苯地平使钙离子丧失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钙超敏感,一旦停用因血管对钙超敏,引起周围血管阻力骤然增大所致。从而提示抗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后应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不可突然停药。
作者:崔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