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琳琋
目的:总结和分析电视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技术在临床应用治疗喉部疾病的方法。方法:选取近11年接受电视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的病例210例,其中男116例,女94例,年龄13~70岁,对手术方法与相关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喉部病灶均得到有效清除。结论:电视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技术在治疗不同的喉部疾病,咽喉部结构暴露清楚,图像放大清晰,手术操作精确方便,疗效满意。
作者:陶麒;张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儿83例,均符合临床诊断婴幼儿肺炎标准。治疗组42例入院后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液加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以6L/min氧气为动力驱动喷雾器,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41例入院后不用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39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25例,总有效率60.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开展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免费检测,提高产检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方法对我辖区内的孕产妇提供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为阳性结果者提供进一步的检测与咨询,以阻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结果在接受免费检测的1200例孕妇中,有30例为HBV阳性感染者,在进一步进行HBV5项指标及HBV-DNA检测后,有27例阳性感染者接受了医生建议,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免费产检提高了产检率,使更多的产妇愿意做产检并采纳医生的正确引导,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作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的重任,如何有效的提高我国新生儿的质量,离不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正确引导,作为一名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的24例进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说明了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结论:严密、有效、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成功实施阴式子宫全切术提供了保障。
作者:张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凝血酶调节蛋白和蛋白C在胸腹水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胸、腹水TM 和PC 检测用酶联免疫法。结果:化脓性疾病组胸、腹水TM 含量高,恶性肿瘤组其次,结核性疾病组稍低,漏出液组为低;结核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组胸、腹水PC含量相对稍高,化脓性疾病和漏出液组PC含量均低。结论:检测胸、腹水TM和PC 水平可作为胸、腹水疾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董永康;张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自2010年以来,我院为矫正脊柱畸形施行颅盆环牵引术158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综合报道如下。1牵引装置及操作方法颅盆环牵引装置主要包括颅环、盆环、支撑杆三部分。颅环通过螺钉与头骨连接,盆环通过两根骨圆针或螺钉与骨盆连接,支撑杆连于颅环和盆环之间进行支撑。具体操作方法:1.1在颅骨眼眶上缘2厘米及耳尖上1厘米两侧各钻2枚螺丝钉,穿过颅骨外板,将以金属头环固定于颅骨伤。
作者:程敏;齐锦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02至2013-02于我院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52例,对照组24例每日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制剂50ml:10g,研究组28丙氨酰谷氨酰胺制剂1.5-2.0ml·kg-1·d-1,两组患者均采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和集束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介质(TNF-a、IL-6、IL-8)、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及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炎性介质(TNF-a、IL-6、IL-8、IL-10)、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在体内分解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作为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的营养素,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之一,在重症患者中使用广泛,并对维持重症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80例COPD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2.50%)(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 PaO2及 PaCO2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 PaO2及 PaCO2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学校传染病的控制管理情况及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学校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控制存在一定缺陷,学生关于传染病的知识了解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学校的传染病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疾病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校管理。
作者:刘学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能力,从而使得死亡率大大降低。方法:回顾性研究曾经救治的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全部患者病例里,痊愈出院的有40例,死亡的有3例,死亡人数占患者总数的7%。结论:应该先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使用药物及清洗胃部导泻,尽可能早的运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充分考虑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时改变阿托品的使用量;准确区分合并症与并发症的主次关系,全面系统的进行治疗,从而使得更多患者痊愈,减少死亡发生的概率。
作者:陈津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联合炎琥宁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90例秋季腹泻惠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仅用炎琥宁针静脉滴注做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基础上贴丁桂儿脐贴,治疗4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2.3±0.8)d,对照组为(3.9±1.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桂儿脐贴与炎琥宁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朱九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工髋关节设计、制作、安装技术的不断改进,其适应症和每年手术人数逐年增加,而近、远期疗效也逐年有所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护理重点是应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将简单,经济、适用的手术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将一次性医用手术贴膜剪成宽10cm长20cm,纱布一个备用。麻醉医师麻醉结束之后,巡回护士配合医生将患者摆好手术体位,患肢悬吊消毒。这时巡回护士将备好的纱布和医用贴膜紧贴于患者的会阴部。
作者:申春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通过对临床5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的观察,分析病人病情变化,精心治疗与护理,缓解病人的症状,使尽快进入COPD稳定期,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是一次性的,它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免除了病人对检查的恐惧心理,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使病人容易接受。胶囊内镜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继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总结了两例成人巨结肠同源病结肠行次全切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即术前大剂量长时间清洁灌肠,术后行造瘘口护理及促进肠蠕动相关护理,必要时予造瘘口插管及插管处冲洗灌肠。两例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储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发生率,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江苏省15家三级医院1956例SLE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肾炎组和非肾炎组,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结果:990例SLE患者发生肾炎,发生率50.6%;肾炎组浆膜炎、血液异常、抗核抗体滴度异常、免疫学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炎组(21.1%vs12.2%、60.0%vs52.5%、79.5%vs73.3%、68.0%vs58.8%,p<0.01),肾炎组口腔溃疡、关节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肾炎组(14.5%vs20.3%、53.2%vs61.2%,p<0.01);肾炎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肾炎组(10.3%vs6.5%,p<0.01)。结论:SLE肾炎发生率高,易出现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及自身抗体异常,预后较差。
作者:邵平;孙凌云;张缪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综述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探讨剖宫产不是唯一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是一种可选择的措施。方法:现选择我院154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分娩方式,结论: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在严密监控下,阴道试产是一种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06名自然分娩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产后焦虑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并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玮;孙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对选取对象的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二维声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像中的特征。结果:内部微钙化、无包膜以及低回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明显的价值,59例患者,其中低回声型、低回声并钙化型、囊实性并钙化型及等回声型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21例、10例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诊断准确高,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参考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卢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提高我院新生儿科对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NICU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例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48h~72h;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皮肤发花、喂养困难、呼吸困难、抽搐等;常规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等;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尿有机酸显示3例患儿尿中甲基丙二酸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转归3例患儿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冯万松;张长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