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齐锦宏
目的:明确中医本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分析现状,获得中医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综合指标,作为传递信息,以反馈教学内容的差距与不足。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1024名,为主要调查目标。结果:从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因素中的影响、教学因素中的影响、学生因素中的影响、影响临床能力的相关测试等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本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中医本科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偏离度的主要因素,在护生的人文思想和行业责任感上影响值都是较高的,而在抢救能力、假期实践活动及科研活动等影响值较低。因此有关教改措施应主要放在以上几个方面,提高教改的效率,并使中医学子更快更强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作者:王洋;赵东旭(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防治糖尿病有着很大的优势。与体质结合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本文分析筛选了5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防治与体质相关联系的文章,从而分析得出糖尿病体质研究的进展趋势。
作者:朱亮;邱昌龙;赵舒;杨晓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例介绍:患儿,女,孕28+5周因母亲“边缘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一天”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2kg,Apgar评分不详,生后不久出现呻吟,无吐沫,无青紫苍白,无抽搐尖叫,无呕吐腹胀。入院查体:T35.0℃,P130次/分,R45次/分,精神一般,呼吸稍促、轻度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啰音,心腹阴性,四肢活动可,肌张力稍弱。入院后查电解质Ca2.13mmol/L,Ka4.34 mmol/L,Na138 mmol/L,血气提示轻度呼吸性酸中毒。患儿入院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诊断“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予气管内滴入“固尔苏”、nCPAP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情况好转。入院次日患儿不明诱因出现心率减慢,70次/分左右,面色苍白,无抽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 波低电压,二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急查电解质Ca1.13mmol/L,Ka4.65 mmol/L,Na136 mmol/L,即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 与10%葡萄糖等量混合后缓慢静脉推注,心率逐渐恢复至正常,面色渐红润,血压70/45mmHg,连续补充葡萄糖酸钙3天,复查血钙维持在2.1-2.3 mmol/L,未再发生类似情况。
作者:吕媛;侯玮玮;舒桂华;严语;徐翔;蔡闫闫;朱玲玲(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8例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结果:两组病例一周症状消失无显著差异,三个月及半年症状复发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表,有计划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育前及教育后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复发,降低经济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也是妇科的顽疾。根据其临床症候,属中医学的“痛经”、“带下”、“无子”等范畴。其发病多由于经期、产后或创伤后(宫内手术)或湿热毒邪乘虚而入,与气血搏结而成,属妇科杂症。临床上治疗比较难,我采用中西药多途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西药治疗,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三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为27.0%,中药灌肠组治愈率为35.0%,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5%。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与中药观察组、西药组相比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药灌肠与西药相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
作者:安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克晕宁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法将74例口服克晕宁胶囊的患者分为两组,37例配合系统中医养生康复综合护理,37例空白对照,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克晕宁胶囊配合中医养生康复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颈性眩晕的显效率。
作者:高燕;陈宝和;侯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实施吞咽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2例,随机分为鼻饲胃管组(NFT组)和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营养组(PEG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洼田试验评分以及肺炎发生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PEG组BMI显著提高(P<0.05),NGT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 PEG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较鼻饲胃管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苓;李仲琦;宋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好发于头面部,皮损以红色斑疹、斑丘疹、丘疱疹为主,急性期皮损多伴有渗出。常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自2011年4月起采用蓝科肤宁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婴儿湿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婴儿湿疹患儿,共计12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婴儿湿疹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74例,女48例,年龄18d-27个月,平均年龄7.6个月。且入选病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就诊前2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及其他外用药物。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孙会;王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作为此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对试验组患者使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镇痛;在对照组中,对患者实施硬膜外芬太尼注射;对在手术中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患者脉搏血氧的饱和度进行及时的监控。在进行完手术以后,对这些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手术中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患者的脉搏血氧的饱和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差异不显著;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各时点的VAS进行评分,发现VAS的评分都<3分,说明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对这两组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的VAS评分要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两组患者在8h的BCS进行评分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两组患者在12h和24h的BC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对患者在手术后的超前镇痛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运用计算机编程程序及数据库技术,挖掘中医药在辩治皮炎湿疹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对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应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使用频率较高的“核心证型”与“核心药物”。结果:基本上能够反应本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中辉;余珊珊;张伟;陈爱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孕妇各系统因胎儿生长发育会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超越了生理范畴或孕妇患病不能适应妊娠的变化,则孕妇和胎儿均可出现病理情况或为高危妊娠,通过产前检查可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对降低围生期死亡率以及早期发现遗传疾病和先天性缺陷有重要意义。2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于妊娠20W 超进行系列产前检查,于妊娠20-36W每400检查一次,自妊娠36W超W检查一次,即20、24、28、32、36、37、38、39、40周共做产前检查9次,凡属高危孕妇应酌情检查次数。
作者:杨淑珍;杨桃;刘红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提高治疗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将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医治患支气管哮喘的病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05-06到2013-08-13,我科接诊支气管哮喘的病儿85例,将85例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照组组(43例)和研究组组(42例)。对对照组组的43例病儿通过盐酸氨溴索诊疗。对研究组组的42例病儿通过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诊疗。之后,比较对照组组和研究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组的43例中,总诊疗有效病儿29例,概率:67.44%。在研究组组的42例中,总诊疗有效病儿40例,概率:95.24%。显然研究组组的诊疗有效度比对照组组高,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医治患支气管哮喘的病儿的临床疗效高,操作方便、易执行,且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作者:辛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联合思他宁灌注治疗门脉高压、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亢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联合思他宁灌注治疗。结果:治疗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在治疗前2周内为33.52±2.84mmHg,治疗后2周内复查为14.47±1.24 mmHg;门静脉的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每分钟的血流量均降低,差异在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栓塞联合思他宁灌注术治疗门脉高压、脾亢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88例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单纯光疗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光疗,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体位护理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本院行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及25例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55例患者安放手术体位均一次完成,满足手术需求,术后无一例发生与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访视,根据情况评估结果,做好个性化准备工作,提高了对脊柱截骨手术体位护理的预见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作者:石柳燕;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颅脑损伤常可引起一过性较长时间的脑电图改变,其异常程度与损伤的程度有关,并与临床经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关系。本文将15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50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108例,占72%,女性42例,占28%,男女比例为2.57:1,年龄10-60岁,病程1周-13个月。
作者:吴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病案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其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日照市人民医院相继应用HIS系统和RIS系统和PACS系统,建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档案库,从这一个案,研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某一病种医疗档案的建立,及其在病人复诊、随访、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并与传统纸质资料档案方法建立某一病种档案库管理方法对照。结果:通过HIS、RIS和PACS系统,能有效建立“乳腺癌及前驱病变”数据库,建立病人临床病理医疗档案,方便病人复诊、随访和统计分析,较好地应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实现病案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结论:基于HIS、RIS和PACS系统,可建立病案网络信息化,提高其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
作者:梅岚;郭小艳;王刚平;张红;张晓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