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郭金伟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乙肝知识, 认知和态度,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待乙肝患者行为态度的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1068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薄弱;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呈现恐惧和麻木两极分化情绪。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认知不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护理

    剖宫产它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将婴儿从子宫内取出的方法。由于手术中失血、麻醉因素,术前、术后禁食等原因,使得剖宫产易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所以术后的护理观察,对于产妇的顺利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兴盛;尹静;黄富灵;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管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2例护理体会

    食管的解剖以及血液供应等特点决定了食管术后易并发吻合口瘘,而吻合口瘘是食管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胸内吻合口瘘。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2%,死亡率高达30%~50%〔1〕。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其治疗护理难度大、预后差、死亡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我科自2005年至2012年共发生食管吻合口瘘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均为男性,年龄42~73岁,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吻合口发生时间为术后3~10天。在吻合口瘘发生期间,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均未拔除。经积极治疗、护理,11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作者:程木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

    目的:结合我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情况,探讨该病种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方法:以成都市医保局165、155、154号文件规定为依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透病人按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相关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医保政策宣传,医患沟通,信息化管理等对策,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血透参保人员逐年增加,并受到患者好评。结论:严格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保障血透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叶;李小玲;季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讨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我院30例处于化疗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完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减轻了患者不良反应情绪,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化疗期患者的疗效,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朱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法是临床应用中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近年来,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尿毒症病人已达百余万人。另一方面,血液透析治疗作为近年来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相对陌生,血液方面的治疗也容易引起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压力。所以,血液透析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犹为重要。在临床上,血液透析护理通常分为透析的前中后期准备以及治疗中的并发症或其他突发情况的处理。

    作者:卢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输卵管通液。对比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疏通效果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可以更好的疏通输卵管,治疗不孕不育,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宇平;熊佳维;朱彦霖;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合并大面积脑梗塞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患者半小时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伴有头痛,患者来我院眼科就诊,经门诊诊断后立即以“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为诊断入院。入院眼科检查:右眼:0.04,(矫正0.1),左眼:无光感,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可见典型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动脉细。右眼查体未见异常。住院接诊医师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答非所问,情绪烦躁,例如问患者现在何处,患者无法正确回答。考虑患者可能有神经内科体征,立即急诊行头CT,CT提示左颞枕叶大面积脑梗,双额硬膜下积液。立即请神经内科急会诊,神经科查体:额纹对称,双眼闭目有力,双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无深浅感觉减退,指鼻及跟膝胫试验稳准。BCR:L++R++;PSR:L++R++,Babinski征L-R-。颈软。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神经内科建议欧兰同静点,拜阿司匹林口服,建议完善头MRI,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接诊医师在执行神经内科会诊意见的基础上,同时眼科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复方樟柳碱球旁注射,吸高压氧,尼目克司降眼压治疗,杰力纾,金路捷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入院后患者头MR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梗塞、左侧为著,左侧顶、颞,枕叶新发梗塞。双侧半卵圆中心脱髓鞘改变。脑萎缩。超声提示:双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右颈动脉轻度硬化样改变。左颈动脉硬化闭塞样改变(注意颈内动脉起始部近完全闭塞),颈内动脉频谱形态异常伴血流速度明显减低。请神经外科会诊目前可暂时不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入院后给与上述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简单对话可正确回答,无肢体活动不灵,眼科查体:左眼:眼前手动,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仍可见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减轻,动脉细。

    作者:李鹤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linefelter综合征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36岁,男性,因“乏力、头晕、皮疹6天为主诉”于2012年9月26日入院。患者于2年出现皮疹,未予以重视,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后就诊于多个口腔医院,未能明确诊断,自行用药症状亦未见好转,6天前因乏力、头晕、皮疹6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Hb 55g/L,预行输血治疗,但交叉配血失败,以贫血待查收入院。入院时查体:重度贫血貌,虹膜黄染,颈前皮肤散在皮疹,右侧腋下可触及大小2个2×2cm淋巴结,质软,无压痛,活动度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及边,质中等,脾肋 I 线4cm,II线5cm,III线-5cm,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检查:WBC 5.97×109/L,Hb 49g/L, PLT 101×109/L,ANAs(+),滴度32:1,ds-DNA(+),TBIL 196umol/L,DBIL 82umol/L,TP54g/L,ALB 34g/L,AST 57U/L,ALT 38 U/L,GGT 67 U/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三系增生。腹部B超:胆囊壁增厚,肝脏、胰腺未见异常密度影,脾大。骨髓染色体示:47,XXY,异常染色体。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体:47,XXY。综合以上检查,诊断为Klinefelter综合征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行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贫血、溶血得到控制,好转出院,复诊4个月无复发。

    作者:吴福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庭训练对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前庭训练治疗的方法及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脑瘫合并构音障碍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治疗组患儿采用临床常用的常规语音训练治疗;治疗组患儿在采用常规语音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前庭训练治疗。训练频率按照每周6天训练,每天3次,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构音障碍的评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两组治疗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通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0.5%,高于对照组为7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精神发育迟缓型言语障碍患儿,前庭训练结合常规语言训练比单纯的言语训练有着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庆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保守估计全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高达800万以上,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汉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奥沙利铂所致静脉炎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奥沙利铂化疗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对照组48例用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76%,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68,P=0.000<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英;李宗林;周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90例),给予饮食、体位、早期锻练和心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舌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口腔癌32.3%-50.4%,好发于40-60岁。由于舌体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加之舌活动频繁,故舌癌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是治疗舌癌的首选方法,一般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大,尤以呼吸道并发症多见。围手术期针对个体实施相应护理,进行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是促进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手术治疗8例舌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至2013年共手术治疗8例,其中女性1例,男性7例;年龄大65岁,小40岁;均有吸烟史、嚼槟榔习惯、喜食滚烫食物。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接种乙肝疫苗偶合幼儿急诊1例

    1病例摘要患儿,男,2012年12月10日出生,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00千克。母乳喂养。2013年6月19日15:20在我镇预防接种门诊按操作规程在左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疫苗0.5ml,(北京天坛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1105061-2,规格5ug/支,有效期20140510),一次性注射器为安徽省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216,有效期至2013年12月。疫苗用前未见浑浊,无异物。接种时身体健康,接种后在观察室观察30分钟未发现异常离开回家。接种疫苗后4小时左右患儿出现发热,体温达39℃,家长自行给与退热药物治疗。至次日凌晨,体温仍达39℃,遂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检查体温39℃,精神稍差,其他无异常。给与布洛芬混悬滴剂口服:每8小时一次,按体重一次5~10mg/kg。嘱咐家长给患儿多喝水,注意休息,如有其它异常及时就诊。5月21日上午家长再次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患儿已退热,但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经儿科、皮肤科会诊,初步诊断为幼儿急疹。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板兰根冲剂。次日患儿痊愈,疹子消褪,未留瘢痕。

    作者:于娟;王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优秀护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社会与医院发展、国内外报道、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自已的工作经验及病人要求,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认为要想成为神经内科的优秀护士,需要在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情绪控制,风险控制,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管理时间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江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椎管内出血血友病B患儿的循证护理实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血友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过对一例椎管内出血血友病B患儿进行护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患儿的循证护理问题,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经过15天的治疗、护理,患儿感知觉逐渐恢复,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效果良好。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程序指导血友病的临床护理工作,避免了患者椎管内出血的加重和生命危险,预防了残疾和功能丧失,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辛学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发病12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瑞替普酶15-18 mg静脉推注,不少于2min,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溶栓后30、60、90和120min;临床判断再通率,29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99%,死亡1例,并发脑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另外30例患者用尿激酶溶栓,结果显示再通率为30%。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并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安全性。

    作者:陈思;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山楂叶总黄酮主要药理作用及相关实验研究

    主要阐述山楂叶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

    作者:王军;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PMI)非典型临床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减少漏、误诊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9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稳定48例(49%),死亡16例(16.3%)、心原性休克9例(9.18%),心律失常12例(12.2%),心力衰竭13例(13.2%)。结论:应掌握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仁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方法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伴撕脱骨折锤状指的疗效。方法:23例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患者分别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治疗(12例)、经甲下克氏针压迫复位技术治疗(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价,三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应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运用经甲下克氏针压迫复位技术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不仅操作相对简便,疗效可靠,而且从美观的角度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会玲;李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