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的临床研究

张琼;苗青

关键词:@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中药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治疗组:清胃止痛微丸,对照组:四方胃片)的方法,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开放治疗组40例.结果清胃止痛微丸治疗组胃镜疗效:愈显率为48.33%,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证候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8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痛平均起效时间为4.25d,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7.75d).清胃止痛微丸有较好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P<0.01).结论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毒副作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相关文献
  • 乌蛇止痒丸治疗急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再评价乌蛇止痒丸治疗血虚郁热、风湿相博型急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结果乌蛇止瘁丸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90.83%,显效率为51.67%;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总有效率为87.22%,显效率为48.33%,经Ridit分析,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乌蛇止痒丸在治疗血虚郁热、风湿相博型急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方面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中成药.

    作者:梁海清;陈钢;倪依东;赖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七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综述了近十年来三七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的研究进展.介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等.为三七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黄永焯;王宁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治疗组:清胃止痛微丸,对照组:四方胃片)的方法,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开放治疗组40例.结果清胃止痛微丸治疗组胃镜疗效:愈显率为48.33%,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证候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8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痛平均起效时间为4.25d,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7.75d).清胃止痛微丸有较好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P<0.01).结论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张琼;苗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本期英文摘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苦参生物碱的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苦参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炎、平喘、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作者:焦霞;沈其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心饮对VMC小鼠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心饮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含109的50%组织感染率(TCID50)柯萨奇B3病毒(CVB3)的Eagle's MEM液建立起VMC小鼠模型.结果清心饮可以明显降低VMC小鼠脾脏中异常增高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可明显抑制VMC小鼠血清中细胞粘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的水平.结论提示清心饮可以调节VMC小鼠紊乱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免疫效应细胞对心肌的攻击,减轻心肌的免疫性炎症,这可能是其治疗VMC主要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刘强;李树雯;程志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分别肌注喘可治注射液.发作期治疗14 d为1个疗程,缓解期90 d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的证候和肺功能检查等进行比较.结果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显效率45%,有效率95%;缓解期显效率70%、有效期95%.肺功能的1秒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R)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喘可治注射液通过补肾祛邪法治疗哮喘,可有效改善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

    作者:刘小虹;廖慧丽;梁直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甘草次酸对豚鼠心室肌单个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豚鼠心室肌单个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甘草次酸对豚鼠心室肌单个细胞L型通道的影响.结果 10-6mmol@L-1甘草次酸灌注豚鼠心室肌细胞后可使L型钙通道电流(ICa-L)峰值增加22.51%(P<0.05);各药物的I-V关系曲线虽有相应的下降,但其峰值电压不变.结论甘草次酸可增加ICa-L,使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增加.

    作者:仰礼真;姚望;祁小燕;李进禧;郝捍东;钱键;张志雄;朱依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LP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研究HLP的抗凝血作用,结果表明,HLP可以延长兔的凝血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可以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系统,可以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和由PD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作者:刘幸平;陆茵;金亦涛;蒋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GC-MS分析石菖蒲挥发油透大鼠血脑屏障的成分研究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中有哪些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方法采用GC-MS法对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给药后进入大鼠脑组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细辛醚、α-细辛醚4个成分能进入脑组织.结论石菖蒲挥发油开窍醒神的作用可能是多个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方永奇;魏刚;柯雪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理论的学科特点及其现代化、数字化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生命科学的结合,是中医学、中医院以及中药现代化的关键.

    作者:任德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骨质增生丸对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质增生丸对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氧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性,探讨退行性骨病的治疗原则及机理.方法 6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骨质增生丸与颈复康冲剂,治疗前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评价临床疗效及对SOD与LPO的影响.结果尚不能说明骨质增生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颈复康冲剂组,但治疗组显效者及有效者SOD、LPO基本恢复正常;后者各指标也有所改善,但未恢复正常.而两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及有效者的SOD、LPO优于对照组相应疗效者(P<0.05).结论颈椎病与氧自由基代谢可能存在相关性,其症状程度与SOD及LP0改善情况趋势一致但不完全平行,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补肾活血原则对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浩;赵洁;陈诗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白芍总苷粉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粉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TGP粉针剂对大鼠或小鼠急性、亚急性炎症反应、免疫性炎症反应和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 TGP粉针剂在50~150 mg@kg-1@d-1的剂量下,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发的大鼠足肿胀和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并可预防和治疗Freund's完全佐剂诱发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在100~300mg@kg-1@d-1的剂量下,可显著抑制小鼠耳二甲苯所致的炎症,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TGP粉针剂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高崇凯;吴雁;王勇;颜杰;潘华新;曹柳英;梁瑞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PLC-ELSD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滴丸中人参皂苷Rg1和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Hypersil NH2柱,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冰醋酸调ph5.0)(15:4:1);流速:0.6 mL@min-,测定了复方丹参滴丸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其加样回收率为95.3~100.4%,日内精密度≤2%、日间精密度≤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为三七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借鉴.

    作者:黄永焯;王宁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工业化提取中新技术的应用进展

    介绍几种中药提取的新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提取分离、超声提取、高速逆流色谱提取、微波萃取等,并阐述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为中药提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周兴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麻黄汤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麻黄汤抗过敏作用.方法 C57BL6系统小鼠,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Al(0H)3为免疫佐剂进行腹腔内注射和滴鼻致敏,致敏前后分别给药,观察卵清蛋白和组胺滴鼻后小鼠的鼻症状及组胺阈值.结果与结论治疗给药组和预防给药组能减轻小鼠的鼻症状(挠鼻次数),模型对照组组胺阈值比空白对照组低,说明致敏后小鼠鼻粘膜对组胺的耐受性明显降低,治疗给药组和预防给药组组胺阈值比模型对照组高,说明麻黄汤能提高组胺的阈值,有抗组胺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减轻鼻症状的主要原因,但其远期效果不是十分好.

    作者:阮岩;冈本美孝;松崎全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止嗽立效胶囊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止嗽立效胶囊止咳、祛痰及平喘的药效作用.方法利用氨水引咳法,酚红法,毛细玻璃管引痰法及组胺喷雾致喘法来研究止嗽立效胶囊在止咳、祛痰、平喘方面的药理作用.结果止嗽立效胶囊3.2 g@kg-1@d-1ig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0.8~3.2 g@k g-1@d-1ig能明显增加小鼠支气管酚红分泌量;0.5~2.0 g@kg-1@d-1ig能增加大鼠支气管分泌物量;1.0~2.0 g@kg-1@d-1ig能明显延长豚鼠组胺所致的哮喘潜伏期.结论止嗽立效胶囊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作者:王卉;尤春来;穆培;李云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S180肉瘤、H22肝癌作为实验瘤株,对S180肉瘤进行抑瘤率研究,对H22腹水型肝癌进行肿瘤生存期试验.结果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率略小于环磷酰胺,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侯华新;黎丹戎;秦箐;梁纲;梁永红;邱莉;臧林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舒心滴丸提取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舒心滴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乙醇浓度、加醇量、回流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设计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人参皂苷Rg1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红参、三七的佳提取工艺.以粒度、加水量、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丁香、肉桂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朱如彩;谢昭明;李顺祥;孟沈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参熊心痛丸对心脏血流动力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参熊心痛丸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犬十二指肠给予不同剂量参熊心痛丸后,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给予参熊心痛丸2 g/kg后,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冠脉阻力降低,心率减慢,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对左室收缩性能、左室做功及心脏泵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参熊心痛丸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是通过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增加氧的供应,而主要不是通过减少氧的消耗来实现的.

    作者:周远鹏;杨熠;彭新洁;徐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