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sa-miR-654-5p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2调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魏均强;陈华;郑晓飞;张伯勋;王岩;唐佩福;余飞;宋青;黎檀实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实时定量PCR, 蛋白印迹,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摘要:目的 明确萎缩性骨不连组织水平表达上调的hsa-miR-654-5p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中对其预测靶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调控功能.方法 分离培养hBMSCs,将第4代hBMSCs培养16 h后分别按相应体系转染细胞,再培养48 h后取六孔板内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取24孔板内细胞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 当hBMSCs中hsa-miR-654-5p过表达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BMP2的预测靶位点直接受hsa-miR-654-5p的抑制调控,该靶位点被突变后hsa-miR-654-5p对BMP2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hsa-miR-654-5p可通过作用于BMP2的特定靶位点而直接抑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hsa-miR-654-5p的变化在成骨分化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组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长脱水时间.通过对这些具体操作细节进行改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崔芳;刘超;杨建民;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肌间隙入路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背长肌与腹外斜肌间隙入路纤维环穿刺法构建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只,从兔子背长肌与腹外斜肌间隙入路暴露椎体和椎间盘,L2/3为对照组,不暴露也不穿刺椎间盘;L3/4为假手术组,剪断L4右侧横突后暴露椎间盘,但不进行穿刺;L4/5、L5/6为穿刺组,剪断L5、L6右侧横突后暴露椎间盘并用18G针穿刺构建模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4周对实验动物进行X线和磁共振(MRI)检查,4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后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术后4周,X线检查显示模型组L4/5、L5/6椎间盘高度明显降低、骨赘形成、终板硬化,MRI T2加权像亦见椎间盘高度下降,其椎间盘髓核信号明显减弱;大体观察见该组椎间盘髓核组织较少并组织松脆,呈淡黄色改变;组织学观察髓核脊索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髓核Ⅱ型胶原表达比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结论 本研究为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相对可靠的动物模型.

    作者:崔运能;周荣平;麦奇光;陆明;徐颂;王亮;李绍林;金大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致腹腔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生长抑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制作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所致的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模型,研究较长时间的腹腔内高压征(IAH)对家兔循环功能、肝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并观察生长抑素是否对ACS有防治作用.方法 将12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长抑素干预组.通过模拟兔腹部失血和注入氮气建立动物IAH/ACS模型.并在IAH15 mmHg后1~6h观察兔各项指标变化,包括动脉收缩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血液酸碱及电解质指标,同时测定代表肝肾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BUN),以及反映组织过氧化反应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 长时间的IAH可使机体血压下降、CVP上升,且有严重酸中毒、高血钾和低血钙等不良影响(P均<0.05).生长抑素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较长时间的IAH可使家兔心血管功能发生损害,并可能与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生长抑素的干预对AC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煜;薛翔;王丽;金春华;邹衍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膝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麻疹孪生球菌致化脓性关节炎1例报告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常见,但受累关节出现麻疹孪生球菌所致的化脓性感染很少见.我们报道1例由麻疹孪生球菌导致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由于感染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延误诊断.延迟诊断和基础病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唐芳根;袁芬连;刘家开;龙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测量值分析

    目的 应用彩超观察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方法 随机选择14岁以下儿童730例(男410例,女298例)近期无患病的儿童,使用HDI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察小儿腹部淋巴结.结果 发现男性儿童腹部淋巴结检出率多于女性,健康儿童阶段腹腔内淋巴结的年龄分布多出现在1~4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淋巴结大小逐渐减小.结论 彩超对儿童腹部淋巴结的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文刚;田晖;闫记英;李涛;张彤迪;赵雅培;张丽艳;邢恒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稳定表达MACC1的胃癌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基因

    目的 构建含有全长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MACC1的胃癌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系,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转染MACC1后胃癌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MACC1基因与差异基因之间可能的调节机制或信号通路.方法 以人胚肾293FT细胞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全长MACC1 cDNA序列,将目的基因序列克隆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pBaBb-puro表达载体,建立pBaBb-puro-MACC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测序并转染293FT细胞观察报告基因表达情况判断是否构建成功.构建成功后的pBaBb-puro-MACC1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BGC-82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MACC1的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的MACC1基因表达,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转染MACC1基因后胃癌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探讨研究.结果 成功扩增全长MACC1cDNA,经测序鉴定序列完全正确;转染293FT细胞可见清晰的绿色荧光表达.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能够稳定表达MACC1.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基因发现上调基因33个,下调基因24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涉及多个方面.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全长MACC1cDNA的表达载体系统,建立了稳定表达MACC1的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通过对差异基因的分析发现MACC1可能引起胃癌细胞株BGC-823基因表达谱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分子的改变,为MACC1基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王妮娜;谢剑明;郑大勇;左强;廖旺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200 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 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CHOP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 牛蒡子苷干预后可抑制小鼠足细胞Grp78、CHOP、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OPP可通过引起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而牛蒡子苷则可通过减轻ERS从而逆转EMT,为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章俊;郭婷婷;杨蕾;杜庆生;华洁;刘蓉芝;汤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针刺损伤程度与脊髓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脊髓穿刺致不同损伤程度后病理生理、运动及电生理改变,寻找对脊髓损伤程度小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A组(29G)、B组(25G)和C组(21G).实验动物暴露L4-5节段间硬脊膜,直视下分别用21G、25G、29G刺伤L4-5节段脊髓,缝合切口.各组分别在术前进行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后各时点记录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电生理检测及脊髓病理观察.结果 对照组麻醉恢复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实验组29G组行为学评分高,脊髓损伤区域无明显病理改变;21G组运动、脊髓电生理和组织病理的改变明显,2周时明显恢复.结论 应用29G穿刺针对脊髓进行针刺对大鼠脊髓功能影响小,具有穿刺损伤小、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为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途径.

    作者:谭永红;徐世元;范凤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组(HP)3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30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NC)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Eρ、β、AC、AI、PWV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血压的升高,IMT、Eρ、β、AI、PWVβ升高而AC值降低,排除混杂因素之前,各硬化参数在HN和NC组、HP和NC组、HP和HN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混杂因素之后,HN和NC组间仅PWVβ有统计学意义,HP和NC组、HP和HN间各参数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收缩压对IMT、Eρ、AC、AI、PWVβ有显著影响,舒张压对AI有显著影响,脉压差对Eρ、β显著影响.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对血管并没有明显影响,高血压早期血压本身才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早期,收缩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明显,其次为脉压差和舒张压.

    作者:覃月秋;陈爱华;唐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N/CAⅨ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MN/CAⅨ在肾细胞癌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液中MN/CA IX mRNA的表达,以32例正常肾组织和非肾癌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肾透明细胞癌,17例其它肾肿瘤,16例正常肾组织标本.结果 RT-PCR结果显示62例肾细胞癌患者MN/CAⅨmRNA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82.3%(51/62),在外周血中为54.8%(34/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MN/CAⅨmRNA阳性率分别为98%(49/50)和66%(33/50),显著高于其它类型肾癌结果(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N/CAⅨ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为97.2%(35/36),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肾肿瘤和正常肾组织(P<0.05).结论 MN/CAⅨ在肾细胞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中有特异性的高表达,可以用于肾癌的诊断,尤其在预后和个体化治疗判断上有潜在价值.

    作者:姜耀东;任非;郑少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摄取动态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摄取动态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 12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每组6只.浅麻醉组:静脉注入丙泊酚5.5 mg/kg(时间15s),续以55 mg/kg/h恒速静脉输注.深麻醉组:静脉注入丙泊酚7.0 mg/kg(时间15 s),续以70 mg/kg/h恒速静脉输注.2组丙泊酚恒速输注50 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同时断头处死,解剖犬脑取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小脑、中脑、脑桥、延髓、颈髓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和各区域脑组织GABA含量.结果 浅麻醉组: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3.00±0.31和3.10±0.51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6.41±0.05和6.40±0.11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各脑区GABA浓度均明显高于浅麻醉组(P<0.05);在两种麻醉深度下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变化率分别为(83.83±2.23)%,(85.83±1.72)%,明显高于其它脑区(P<0.05).结论 丙泊酚恒速静脉输注50 min时,两组犬脑颈内动、静脉血药浓度均达到平衡;深麻醉组各脑区GABA浓度均明显高于浅麻醉组,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变化率高于其他脑组织,提示丙泊酚麻醉深度与GABA含量相关,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的变化在丙泊酚麻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燕;林春水;古妙宁;郭高锋;周枝凤;陈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体对铬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的影响

    目的 建立大鼠植骨气囊模型,观察在不同浓度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缓释体干预下气囊内组织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破坏素(OPG)表达情况.方法 在大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大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植骨气囊模型大鼠分成5组:空白组、铬颗粒组、50 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100 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和200 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各组分别用药处理,2周后取出囊腔内组织进行RANKL、OPG的Wester-blot、Rt-PCR检测,并对囊腔内骨片行TRAP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破骨细胞染色面积,进行药效评价.结果 RANKL、OPG在各组囊腔组织中均有表达.骨片破骨细胞染色面积、RANKL、OPG的Wester-blot和RT-PCR结果及RANKL/OPG值,在铬颗粒组中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在3个rhBMP-2缓释体干预组内,随着rhBMP-2缓释体浓度增高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白组和200 μg/L rhBMP-2缓释体+铬颗粒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大鼠植骨气囊模型成功的模拟了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铬颗粒可以引起RANKL/OPG值升高,促进溶骨;rhBMP-2缓释体通过降低RANKL/OPG值,从而促进成骨、抑制骨吸收效益.

    作者:李干;李奇;林荔军;段鑫;张西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乙醛脱氢酶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目的 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ALDH2激动剂乙醇+糖尿病组.4周后行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测定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心肌组织细胞ALDH2、caspase-3的活性;RT-PCR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大鼠I/R相比,糖尿病大鼠复灌期冠脉流出液中LDH释放增加,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增加,ALDH2活性降低,Bcl-2/Bax mRNA比值降低;与糖尿病大鼠心肌I/R相比,ALDH2激动剂乙醇使得心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释放减少,心肌caspase,-3活性降低,ALDH2活性增高,Bcl-2/Bax mRNA比值增高.结论 增强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洪巨;康品方;叶红伟;于影;王晓梅;高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软骨链蛋白探针对肺肿瘤小鼠放疗靶区勾画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提取牛鼻HA软骨链蛋白(HA-CLP),确定其对化学致癌小鼠模型肿瘤边界的指示情况,为肺肿瘤影像学感兴趣区(ROI)边界的勾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化学致癌小鼠肺肿瘤模型,用亲和层析法从牛鼻软骨分离纯化HA-CLP,后以125I标记HA-CLP行放射性自显影显像研究,并对肺肿瘤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实验收获HA-CLP(241.8±63.4)mg(n=5),抽提蛋白率为2.42%;肺肿瘤放射性自显影在2h显像清晰;免疫组织化学在2h能清晰区分肿瘤边界,其HA-CLP免疫信号强;肿瘤HA-CLP蛋白免疫印迹均在2h条带显示清晰.结论 自提物HA-CLP具HABP家族免疫原性,通过应用自提物HA-CLP放射自显影实验以及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提示HA-CLP对肺肿瘤边界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作者:梁智欣;强永刚;廖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溃疡超声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超声造影灌注动态变化.方法 研究16例糖尿病足溃疡的常规及超声造影图像,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注射SonoVue后,16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清晰显示随时间推移呈缓慢增强,平均开始增强时间为(30.02+2.35)s,达峰时间为(37.54-4.13)s.5例呈均匀增强区域,11例呈周边较均匀增强,内部可见片状无增强区域,即液化坏死区.造影提示病灶范围较常规超声范围大.结论 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对糖尿病足溃疡进行范围评估和治疗随访.

    作者:张瑕;刘宏伟;吕雅赐;黄君;钟兴;邵建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Schiff改良热配方与常见3种配方用于肾脏病理染色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Schiff染液热配方与3种常见Schiff液配方对肾穿刺活检组织切片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的影响,以确定自制改良配方的应用效果.方法 笔者经历了5843例肾穿刺组织染色的摸索,改良了Schiff染液的热配方.将该配方与传统热配法、Lyon's欧洲标准冷配法、渡边恒彦冷配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别将上述4种配方应用于50例肾穿刺病理常规的PAS染色法和微波快速PAS染色法中,使用IPP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 Schiff染液改良热配方对肾脏组织阳性部位的着色鲜艳程度、清晰程度和重复使用率均优于其他3种配法(P,<0.05).结论 改良的Schiff染液热配方,比传统热配法、Lyon's欧洲标准冷配法、渡边恒彦冷配法更适合肾穿刺活检组织切片的PAS染色.

    作者:周展眉;杨芳;曹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D133+人脐血造血祖细胞的干性维持培养及鉴定

    目的 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CD133+造血祖细胞,并进行长时间干性维持培养.方法 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人脐带血中的CD133+造血祖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五种方法扩增培养该细胞,8周后,再通过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对细胞进行干性鉴定,探索佳干性维持培养方法.结果 通过免疫磁珠法可以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80%以上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8周之后,CD133+造血祖细胞可得到有效扩增.而其他的培养基会使CD133+造血祖细胞由半悬浮细胞分化为梭形贴壁细胞,并且细胞状态欠佳.结论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能够有效扩增该细胞,并可长期有效的维持其干性.

    作者:吴小金;陈芳;陆滟霞;杨慧;彭璠莉;袁理;刘国炳;李学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缝隙连接蛋白Cx26/Cx32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宫颈癌Hela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Cx26/Cx32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示踪实验检测Hela细胞中由Cx26/Cx32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及药物(油酸酰胺,维甲酸)对其功能的影响;采用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检测Hela细胞中由Cx26/Cx32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改变后,依托泊苷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改变后,依托泊苷对Hela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 荧光示踪实验结果显示油酸酰胺可显著降低缝隙连接通讯功能,而维甲酸则可增强该功能;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缝隙连接形成的Hela细胞中,油酸酰胺显著降低依托泊苷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维甲酸则增强依托泊苷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缝隙连接形成的Hela细胞中,油酸酰胺显著降低依托泊苷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而维甲酸则增强依托泊苷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宫颈癌Hela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Cx26/Cx32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降低,依托泊苷的抗肿瘤作用下降;而当通讯功能增强时,其抗肿瘤作用则增加.

    作者:童旭辉;董淑英;蒋国君;范高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7例Gitelman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近5年来17例(男/女:11/6)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乏力,其中软瘫8例;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低血钾(17/17),低血镁(17/17)、低尿钙(17/17);血肾素活性(17/17)、血管紧张素Ⅱ(14/17)及醛固酮(7/17)明显升高;单纯补钾或联合消炎痛、安体舒通和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血镁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 Gitelman综合征以双下肢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低血钾、低血镁等,治疗应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预后良好.

    作者:曲玲;张婷婷;母义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开窗术后负压引流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总结

    目的 评价开窗术后负压引流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疗效.方法 2008~2011年,针对我科就诊的大型的牙源性颌骨囊肿24例,采用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术后1、6个月囊肿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所有患者囊腔基本消失,无1例复发,病变区域骨质生长修复良好,临床症状消除.结论 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可以显著缩小甚至消除颌骨囊肿,改善患者面部膨隆畸形,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学民;任晓旭;吕晓智;张磊涛;张君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