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姿羽;黄靖;李伟鹏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与SA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 mecA基因和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在SA中分布的状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 结果 67株甲氧西林耐药的SA( MRSA)和57株甲氧西林敏感的SA(MSSA)肠毒素基因携带率(100% vs 83.5%)无明显差异(x2=0.203,P>0.05).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93.5%( 116株),其中SEA、SEB、SEC,SED和SEF的检出率分别为90.5% 、6.9%、61.3%、5.2%和25.9%,未检测出SEE基因.同时检出 2种及2种以上的肠毒素基因的菌株有78株(67.2%),以携带SEA+SEC、SEA+SEF和SEA+SEC+SEF基因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3.6%、7.8%和13.8%.与携带一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率相比,携带多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携带SEA+SEC+SEF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75.0%,高于单独携带SEA(28.6%)、SEA+SEC(38.7%)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SEA+SEC+SEF、SEA+SEF、SEA的菌株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75.0%、77.0%和21.5%,前两者与携带SEA的菌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SA中携带多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在耐药率上高于只携带一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提示肠毒素在SA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虹;王敏;郑荣;李先平;王芳;蒋云生;杨一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超声监测内毒素休克新西兰免肾血流,观察聚环氧乙烷(PEO)对内毒素休克免肾血流的影响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NS)和溶于生理盐水的减阻剂组(PEO),每组10只每只兔静脉注射内毒素0.6 mg/kg造内毒素休克免模型.待血压下降≥30%时开始复苏,NS组使用生理盐水复苏,5 ml·h-1·kg-1),PEO组使用等剂量含20 ng/g PEO的生理盐水复苏.分别于休克前,休克期、复苏1h后经超声观察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抽血查肾功能试验全程监测心率和动脉血压 结果 两组兔各级肾动脉休克期流速明显低于休克前(P<0.05),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 RI)明显增高;复苏1h后,NS组各级肾动脉血流流速下降,三级肾静脉流速减慢,PI 、RI无明显降低;而PEO组肾段动脉及叶间动脉流速较休克前明显增快(P<0.05),三级动脉PI、RI较之NS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肾功能指标:两组免休克期BUN、Cr均升高,复苏1h后PEO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小剂量聚环氧乙烷能够有效增加感染性体克肾脏的血流灌注,对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所致的早期肾脏损害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方琴;胡振华;陈仲清;段星星;陈辉;傅卫军;魏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 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 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24.48,P<0.01).45 例阳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 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 中国人群中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作者:于立新;张新科;罗敏;肖露露;徐健;杜传福;刘如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 、qRT-PCR检测OCT4在5种膀胱癌细胞株及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V-HUC-1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46例患者膀胱癌根治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OCT4在人类膀胱癌细胞株RT-4、Tcc-Sup、KK47、T24、5637中均有表达,而在人膀胱永生化细胞株中无表达.OCT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其异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膀胱癌组织 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的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癌转移呈正相关(P<0.05 );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OCT4阳性膀胱癌患者及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2%和76.7%,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35.4%和59.2%,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相关,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显著意义.
作者:赵朋朋;刘春晓;许凯;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徐啊白;李炳坤;黄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CP2)表达的情况,探讨T2DM合并NAFL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T2DM合并NAFLD模型组(MC组,12只)NC组喂以常规饲料,MC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未隔夜空腹给予MC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次,破坏部分胰岛,NC组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14周未测定两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SIRT1、UCP2的表达情况 结果 14周时MC组大鼠空腹血糖、谷内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防酸、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NC+组大鼠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NC组减低(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NC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紧密成肝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圆形;MC组大鼠肝细胞高度气球样变,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肝在免疫组化和mRNA水平上表明、MC组肝脏SIRT1表达较NC组明显降低(P<0.05).而UCP2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T2DM合并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SORT1表达显著降低,UCP2表达显著升高
作者:徐静;李楠;王俊红;张春虹;丁石梅;焦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脑组织中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 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参考改良的Zea-Longer插线方法将缺血组大鼠制作成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造模后1、3、7、14 d时大鼠外周血中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和脑组织中Foxp3表达,同时采用改良NSS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 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模型制备后逐渐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脑缺血后1、3d时缺血组大鼠外周血中CD4+ CD25+凋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时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 r=-0.68,P=0.01).免疫组化显示脑缺血后1 d时缺血组大鼠脑组织中即可观察到Foxp3表达,且主要集中在缺血灶区域,在未缺血侧也可观察到Foxp3表达,但表达量较少,而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见Foxp3表达.结论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大鼠急性脑缺血后炎症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在脑缺血后1d时便开始参与脑缺血性损伤的免疫调节,这种免疫调节对脑细胞有着保护作用.
作者:陈瑞清;谭盛;陈健;郭阳;李粲;陈镇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浆中异烟肼浓度,并评价异烟肼从血液经胸膜的透过性、方法 收集15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第1天晨服300 mg异烟肼后2h的胸腔积液,并采集笫3天服药后2h的血样和胸腔积液,建立HPLC方法进行样品检测,并计算异烟肼的胸膜透过率.结果 第1天异烟肼在胸腔积液中的平均浓度是(1.156±1.190) μg/ml;第3天异烟肼在胸腔积液中的平均浓度是(1.920±1.294) μg/ml,在血浆中的平均浓度是(2.445±1.463) μg/ml;异烟肼从血浆进入胸腔积液的平均透过率是86.0% 结论 大多数初治患者异烟肼的胸腔积液透过性较高,连续口服异烟肼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对于非耐药结核性胸膜炎不需要胸腔内单独注射异烟肼.
作者:刘媛;张庆;张军峰;黄国华;朱顺芳;刘思佳;李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Syndecan-4蛋白及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20 ng/ml TNF-α、20 μmol/L姜黄素、20 ng/ml TNF-α联合2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MTS/PMS法检测VSMCs的增殖状态,Westem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结果 (1)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NF-α能显著刺激大鼠VSMCs的增殖(P<0.01),单独应用姜黄素对大鼠VSMCs增殖无显著作用(P>0.05).与TNF-α组比较,姜黄素能显著抑制TNF-α所诱导的大鼠VSMCs的增殖(P<0.01);(2)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能显著刺激大鼠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P<0.01),TNF-α的这一作用能被姜黄素所抑制(P<0.01),单独应用姜黄素对大鼠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姜黄素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
作者:罗烨;欧阳平;赖文岩;许顶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八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患者与儿童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差异.方法 对125例ALL患者(成人86例、儿童39例)全部行八探针FISH(MYC、P16、E2A、TEL/AML1、BCR/ABL、MLL、IGH、多倍体的DNA探针)检测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八探针FISH检测结果显示,成人ALL患者与儿童ALL患者的TEL/AML1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与多倍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成人ALL患著与儿童ALL患者的t(9;22)易位、多倍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ALL患者与儿童ALL患者融合基因表达各有侧重,不同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其预后密切相关.FISH多探针诊断系统检测ALL患者常见遗传学异常省时、准确、高效,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形成很好的互补.
作者:左媛;杜庆锋;李荣;许娜;曹睿;廖立斌;许露露;张晋芳;黄彬涛;骆许静;肖晓珍;刘晓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检测60例乳腺癌PGRMC1的表达,并评价其与病理分级,临术分期、转移,化疗敏感性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PGRMC1表达阳性37例,阴性23例PGRMC1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P=0.004)、肿瘤大小(P=0.03)和临床分期(P=0.039)密切相关;与年龄(P=0.196)和肿瘤病理分级(=0.526)无关.PGRMC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Log-rank=15.638; P=0.0001) 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4.443; P=0.035)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GRMC1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P=0.002)结论 PGRMC1的表达乳腺癌随转移和临术分期升高而增强,可能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纪术峰;吴爱国;杨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0年1月~2011年7月入院的15例PHP患者(男/女:9/6)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例患者诊时病程长短不一(3 d~21年),均有手足抽搐、乏力等症状,并多有癫痫发作病史.实验室检查常提示低血钙,高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等.9例头颅CT提示多发颅内钙化灶,4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本病需终生补充钙及维生素D制剂以防止急性发作和病情进展 结论 PHP为罕见遗传病,首诊误诊率高,对反复手足抽搐,药物控制不良的癫痫样发作及儿童先天性发育缺陷的患者应尽早行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及头颅CT等检查 长期治疗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患者若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性腺功能减退,应予以相应治疗.
作者:曲玲;张婷婷;母义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及克降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丙戊酸钠对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c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及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 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作用于肺癌SPC-A1细胞48h,均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SPC-A1细胞的IC50为1.8 mmol/L;丙戊酸钠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克隆形成,且导致显著的细胞凋亡,8 mmol/L的丙戊酸钠作用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达60.44%,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表达减少,Caspasc-9,Caspase-3蛋白酶切活化.结论 丙戊酸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显著抑制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
作者:黄志宏;陈庆;马刘红;陈志明;陈文朴;覃莉;蒋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弓形束导航技术临床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 43例语言区病变,分别于手术前后重建弓形束并评价语言功能.术前记录病变至弓形束的短距离D1与术前失语指数AQ1,术后记录残腔至弓形束的短距离D2与术后失语指数AQ2,分析D1与AQ1以及D2与AQ2的相关关系.术后随访时,评价患者语言功能.结果 43例患者的弓形束均得到重建,不同操作者重建的同一患者的弓形束重复性良好.D1与AQ1(P<0.001),D2与AQ2(P=0.001)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术后随访,仅2例(4.7%)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结论 弓形束导航技术能够准确、可靠地重建和定位弓形束纤维,有助于保护语言功能.
作者:张家墅;陈晓雷;赵岩;李昉晔;郑刚;李晋江;张挺;胡深;许百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Wister大鼠的深Ⅱ°烫伤创面模型,外用瘦索来观察和研究瘦素在Waster大鼠烫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瘦素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18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将创面分为实验组(创面涂400 ng/ml的瘦素溶液,用PBS释稀)和对照组(外涂PBS).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在烫伤后第3,7,11,15,19天5个时相点测量创面的上皮化率;于伤后第7,14 和21天用手术刀切取各组的伤口及周边皮肤,做HE及免疫组化染色(PCNA),以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和组织形态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2~3 d左右,实验组愈合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伤后7、14和21d创缘组织HE和PCNA染色见实验组创周表皮反应性性增生快,表皮层明显厚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上皮化过程短于对照组 实验组PCNA表达与对照组在7 d和14 d,时有明显差异(P<0.05),在21d时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局部外用瘦素能提高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率,加快创面愈合时间,瘦素能加快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
作者:文辉才;巫国辉;陈雯;杨红华;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腺苷及其激动剂拮抗右心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56只Sprague-Dawlcy大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处理组(低氧+腺苷组、低氧+腺苷A1受体激动剂(CPA)、低氧+腺苷 A2受体激动剂(NECA)、低氧+CPA+A1受体阻滞剂(DPCPX)、低氧+NECA+A2b受体抑制剂MRS 1754组).大鼠置于低氧仓(氧浓度为9.5%~10.5%)连续低氧21d.各处理组于低氧第7天使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给药,持续时间为14d,实验终点时、测定大鼠右心室肥厚程度,采用PCR法检测右心室心肌组织中NHE-1 mRNA、CnAβmRNA的相H时含量.结果 1、慢性低氧对照组大鼠RV/(LV+S)为0.369±0.033、RV/BW比值为0.75±0.095、均明显高于常氧组(0.271±0.010,0.59±0.039)(均P<0.001)及低氧腺苷处理组(0.281±0.022,0.650±0.077)(P<0.001,P=0.025)低氧+CPA组(0.313±0.021,0.66±0.067)(均P<0.001)、低氧+NECA组(0.333±0.019,0.68±0.074)(均P<0.001);2、右心室心肌NHE-1 mRNA、CnAβmRNA表达在低氧组均高于常氧组(均P<0.001 )及腺苷处理组低氧+CPA、低氧+NECA组(均P<0.001).结论 腺苷及其受体激动剂u可通过NHE- 1/CaN信号通路拮抗低氧性右心室心肌肥厚.
作者:林明静;黄秀兰;谭建新;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巢式PCR联合焦磷酸测序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检测中的敏感与特异性.方法 选取rtM204I(ATT)突变型和rtM204(ATG)未突变型质粒,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采用巢式PCR联合焦磷酸测序法对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焦磷酸测序法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的线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选取不同病毒载量临床标本,采用巢式PCR焦磷酸测序法检测耐药突变位点,并与巢式PCR Sanger测序法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PCR焦磷酸测序和巢式PCR焦磷酸测序结果拟合曲线R2>0.99,P<0.05,线性模型有显著性意义.分别将常规PCR焦磷酸测序和巢式PCR焦磷酸测序结果与预测值的差值进行分析,巢式PCR能够较常规PCR更好的反映实际值,在90%比例处优于常规PCR.临床75例患者标本巢式PCR Sanger测序与巢式PCR联合焦磷酸测序结果灵敏性比较提示,Sanger测序的灵敏性为92%,巢式PCR联合焦磷酸测序的灵敏性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不同病毒拷贝数标本的灵敏性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低浓度组(HBV DNA≤3log10 copies/ml),Sanger测序的灵敏性为78%,而焦磷酸测序的灵敏性可以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两种方法均末检出 HBV病毒,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均较好.结论 巢式PCR联合焦磷酸测序的方法监测乙肝病毒变异同巢式PCR联合sanger测序相比,有更好的灵敏性,尤其是在低病毒拷贝数时,差异明显,这对于临床提早发现耐药突变株,指导临床及时更换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树梅;周浩;周彬;胡子有;侯金林;孙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同期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的长期肿瘤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14例病人的临床随访资料,对186例腹腔镜组和328例开腹组病人术后复发类型及长期生存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54±28.76)月,两组间远处转移(3.9%vs 5.5%;P=0.284)、5年累积总生存率(69.5%vs 61.7%;P=0.085)和5年无病生存率(67.7%vs 60.7%;P=0.1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期病例中腹腔镜组5年累计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可以获得不劣于开腹手术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作者:钟秉政;刘峰;余江;梁耀泽;赵丽瑛;牟廷裕;胡彦锋;李国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载多烯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并研究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UTMD)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的脂质超声微泡,检测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等性质,MTT法检测IC50,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与单纯多烯紫杉醇药物组、多烯紫杉醇药物+超声组等进行比较 结果 载多烯紫杉醇超声微泡平均粒径1.6 μm,微泡的包封率为64.2%,平均裁药量为16.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的细胞毒性作用强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 P<0.0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G2/M期细胞增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UTMD能够增加G2/M期细胞阻滞,增强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型药物载体.
作者:杨健;康娟;曾妍;李奥;吴小翎;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距舟关节的在体运动特点及其对足内侧纵弓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4男1女)9例足部在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初始体位(中立位)和终未体位(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足部CT影像、利用mimics和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结合刚体运动学原理,计算出距舟关节在足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6个自由度的变化及其与足内侧纵弓变化之间关系 结果 足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距舟关节发生了内翻内收跖屈运动、其内翻幅度:(3882±5.98)°,内收幅度:(19.71±6.33)°,跖屈幅度:(-5.09±6.89)°;距舟关节运动中足舟骨向内侧移位与足内弓顶角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数字化技术解决了距舟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的难题,通过这一技术的测量与分析发现:距舟关节虽然是一个杵臼状关节,但其主要进行绕矢状轴旋转,距舟关节的运动是引起足内侧纵弓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文军;金丹;李鉴轶;张玉忠;罗吉伟;王钊;宋柯;郭小磊;陀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5[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因子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RT-PCR和 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1,25(OH)2D,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1,25(OH)2D,处理72 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 G0/G1期移行的动力学改变(F=9.81,P<0.05).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与其抑制TNF-α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
作者:张莉;王璐璐;吴小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