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陈晓雷;孙正辉;赵岩;孙国臣;王宇博;宋志军;许百男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20只,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于8周和32周龄分别宰杀.检测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脂联素、血脂水平,并以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脂联素、胰岛素受体底物-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y-IRS-1)以及IKKβ和NFkB表达水平.结果 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在8周龄和32周龄均显著低于LETO鼠(P<0.05).32周龄时OLETF鼠血清胰岛素、TG、FFA、ISI均显著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与FBG、血清胰岛素、TG、FFA、ISI数显著相关(P均<0.01).OLETF鼠肝脏脂联素和py-IRS-1水平在8周龄和32周龄均显著低于LETO鼠,IKKβ和NFkB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py-IRS-1与肝组织脂联素、IKKβ和NFkB变化显著相关(P<0.01).32周龄时脂联素水平与NF-κB和py-IRS-1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OLETF鼠脂联素可能通过NFkB通路影响肝脏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导致肝脏的胰岛素信号传导障碍及糖、脂代谢紊乱,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波;李晨钟;钱毅;潘永华;李佳;张燕;薛耀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可与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首先合成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细胞外片段的生物素化蛋白,以此为靶,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高通量液相淘选CD133的特异性短肽.应用夹心EL ISA选择出结合较强的克隆.提取DNA测序,通过竞争性阻断实验验证其特异性,根据噬菌体基因序列推导出多肽序列.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初步验证合成多肽和人大肠癌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 4轮液相筛选后,与CD133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第4轮与第1轮相比,富集了388倍.经ELISA鉴定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有13个与CD133有较高亲和力,具有阳性意义.经比对得到11条完全一致的氨基酸序列TISWPPR,2条完全一致的氨基酸序列STTKLAL,竞争性阻断ELISA实验表明第一条特异性较强.结论 成功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淘选出1条可和人CD133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短肽,为后续CD133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表明从噬菌体肽库中液相淘选生物素化小分子的高亲和力多肽的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田平阁;周春平;张超;杨慧;吴小金;陆滟霞;刘国炳;李学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对TGF-β1诱导的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鉴定.T0901317和/或TGF-β1刺激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后,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人肺成纤维细胞表达波形蛋白而不表达角蛋白.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基态下组成性表达少量的α-SMA,TGF-β1 5 ng/ml即可以诱导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明显上调,而T0901317 5μg/ml时可以明显抑制这种表达的上调.结论 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可以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诱导的体外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上调,可能具有潜在抗纤维化应用价值.
作者:任敦强;刘明;郭永忠;马冉;钟南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报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愈12岁男孩因复合型脂肪瘤导致脊髓拴系综合征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患者主诉渐进性排尿障碍2年多,检查存在会阴部感觉迟钝,肛门反射消失,肛门松弛,右侧提睾反射消失,骶尾部可触及脊柱裂口.腰骶椎MRI检查提示脊髓低位,脊髓栓系,骶椎脊柱裂,脊膜膨出,合并椎管内外脂肪瘤.超声检查提示残余尿量显著增加.确定诊断.显微手术借助接触式激光刀等松解脊髓、马尾神经与脂肪瘤的粘连,切除椎管内外脂肪瘤,修补局部硬膜缺损.结果 术后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排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根据硬膜完整性可以将脊髓脂肪瘤分成2型,本例属于伴硬膜缺损型.临床表现、特别是MRI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早期、特别是无脊髓功能损害前手术更好.局部硬膜是否完整对疗效影响大,硬膜缺损者手术难度大、效果欠佳.充分松解粘连,避免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是本例手术成功的关键.复发者是否再次手术需要谨慎评估.
作者:彭林;徐波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于35周岁不孕妇女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升高是否影响卵子和胚胎的数量、质量及其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个年龄<35周岁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按基础FSH水平分A组(10~14.99 U/L)、B组(15~19.99 U/L)和C组(FSH≥20 U/L),比较获卵数、卵子和胚胎的形态学、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B组和C组的获卵数、总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较A组低,促性腺激素总量较A组高;三组间成熟卵子率、卵裂球数目比例、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FSH≥15 U/L妇女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小于35岁不孕妇女随基础FSH升高,尤其≥15 U/L者,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卵子数和胚胎数明显减少,但卵子和胚胎质量未受影响,仍能获得相当好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陈士岭;罗燕群;夏容;陈薪;施晓鋆;郑海燕;王乐乐;吴雅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筛选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并做培养鉴定.方法 采用STRO-1为标记物以免疫磁珠分离筛选人乳牙牙髓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体外多向分化能力.结果 应用免疫磁珠法筛选人乳牙牙髓细胞可获得乳牙牙髓于细胞,经统计学处理证明看其生长速度慢于牙髓细胞,细胞表型分析证实CD29、CD105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矿化诱导和成脂诱导证实STRO-1+乳牙牙髓细胞具有干细胞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 免疫磁珠法是有效的分离纯化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方法.所分离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表型特点及多向分化能力.
作者:丁祥龙;陈柯;申元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接反映SCC、SK的恶性程度不同.结论 SCC、SK中表达Oct-4基因的细胞很可能是SCC、SK的干细胞,这将为其终分离和鉴定人SCC、SK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SCC、SK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SCC、SK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毓阳;戴永江;邓斌;梁雄安;谢志杰;陈海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31例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RAEB)、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以及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CD133+细胞和CD34+/CD38-细胞比例,对比分析CD133及CD34/CD38在不同亚型M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在RAEB型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CD133阳性细胞平均占6.75%,RCMD患者平均占1.41%,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占2.70%,RAE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再障对照组与RCM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CD38-细胞比例在3组中均小于1%,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133在MDS的进展类型RAEB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CD133有助于RAEB分型诊断;而CD34+/CD38标记在MDS分型诊断中并无价值.
作者:钟立业;杜欣;耿素霞;翁建宇;郑海涛;吴穗晶;李扬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DS)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取第3代hUCMSCs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低糖DMEM培养基、10%的胎牛血清、100 U/m青/链霉素、4mmol/L L-谷氨酰胺)中加入不同浓度(0、25、50、100、150、200 μg/ml)EDS予以干预,分别于第1、3、5、7天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另外,设置相同分组EDS干预培养hUCMSCs7天,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第3代细胞阳性表达CD29、CD105,阴性表达CD34、CD4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经EDS干预培养的hUCMSCs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EDS 100、150及200 μg/ml组细胞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较其他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生长曲线同样显示EDS实验组可有效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内EDS对hUCMSCs具有促增殖作用,该作用在EDS浓度为100 μg/ml时较为显著,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这有望成为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新方法.
作者:张元中;付小兵;黄沙;马奎;张子良;冯长江;吴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CCR5△32的研究共14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607例,正常对照组1632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156(0.808,1.654)、0.997(0.198,5.022)、1.149(0.808,1.634).符合CCR2-64I的研究共12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415例,正常对照组1239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05(0.844,1.197)、1.191(0.808,1.754)、1.028(0.870,1.214).符合SDF1-3'A的研究10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179例,正常对照组1003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wt)和纯合子加杂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10(0.830,1.228)、1.188(0.860,1.643)、1.038(0.861,1.250).结论 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抗性基因与HIV-1感染之间无相关性,显示CCR5△32、CCR2-641、SDF1-3'A三种基因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可能不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中国人群可能为易感人群.
作者:贺小峰;贾宁静;苏娇;陈清;朱文昌;俞守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疗效,探讨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行性.方法 5%心得安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建立寻常型银屑病模型.20%ALA溶液局部封包模型皮损4 h后,635 nm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能量密度12 J/cm2.分设模型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照光组、一次ALA-PDT治疗组和二次ALA-PDT治疗组5个组别,于治疗后第7、14、21及28天进行外观与组织活检观察.结果 在肉眼观察、表皮厚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三项指标观察中,ALA-PDT均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病变,二次治疗组疗效优于一次治疗组.结论 ALA-PDT疗法能治愈以表皮过度增殖为特征的豚鼠耳背部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皮损,增加治疗次数疗效更佳.
作者:谢光辉;李康英;刘宏伟;段世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分析临床分期为T1-3N1-2M0肾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 1988年至2008年间我院共收治无远处转移肾癌并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患者531例,其中42例伴淋巴结转移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19.0%为T1期,21.4%为T2期,59.5%为T3期;42.9%为N1期和57.1%为N2期.末次随访30例(71.4%)出现肿瘤复发,26例(61.9%)患者死亡,83.3%(25/30)初次复发即为多发性.42例患者中位肿瘤特异生存期(CS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23个月和11个月.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5),淋巴结分期(P=0.014)和T分期(P=0.037)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状态(P=0.002),肿瘤大小(P=0.007),病理分级(P=0.009)和淋巴结分期(P=0.019)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3N1-2M0期肾癌患者预后较差.淋巴结分期是T1-3N1-2M0期肾癌CSS和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术中出现可疑肿大淋巴结者应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陈壮飞;吴芃;郑少斌;张鹏;谭万龙;毛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1 日~2010年4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520例,其中诊断IPFI80例,将其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患者性别、高龄、感染类型、感染发生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是否使用生物制剂、抗真菌治疗5 d后体温正常、肾功能不全、空腹血糖高、营养不良、机械通气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较治疗前下降、抗真菌治疗药物方案14项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真菌治疗5 d后体温正常(P=0.024)、空腹血糖高(P=0.001)、肾功能不全(P=0.002)、营养不良(P=0.018)、感染发生时间(P=0.046)、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降低(P=0.000)、机械通气(P=0.000)等7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带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OR=18.096)、机械通气(OR=130.7)、抗真菌治疗第5天CPIS降低(OR=0.011)是影响肾移植术后IPFI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治疗第5 d CPIS降低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评估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后因素,经验性治疗以及抢占先机治疗,积极肾脏替代治疗,并根据第5天CPIS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肾移植术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丁;蔡绍曦;刘永光;郭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17例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选用弹簧圈、NBCA胶栓塞及血管内支架置入等方法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复查血管造影并进行造影随访评价血管内治疗效果.结果 除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引起死亡外,其余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动脉瘤腔弹簧圈致密填塞率: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组致密填塞率5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的致密填塞率42.9%.15例3个月到2年随访,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组2例复发,给予支架辅助弹簧圈补充栓塞,疗效满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消失.结论 根据病变不同特点选择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假性动脉瘤,而瘤腔内栓塞结合血管壁内支架重建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可大限度的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君;李宝民;李生;曹向宇;刘新峰;张阿兰;葛爱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制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免疫试纸条,用于创伤弧菌检测.方法 用创伤弧菌(ATCC27562)菌体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采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并标记多克隆抗体,纯化后滴加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和羊抗兔IgG,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将处理后的硝酸纤维膜、玻璃纤维素膜与样品垫、吸水纸组装成试纸条,4℃保存并定期检测;设阳性及阴性对照,对本试纸条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 将试纸条插入样品溶液中,20~30min内即可显示结果,其检测灵敏度为2×106CFU/ml;特异性检测显示本试纸条与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12种菌株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检测表明该试纸条可4℃保存4个月.结论 本研究构建出创伤弧菌多克隆检测试纸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简便,20~30 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可用于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严智敏;郑晶;陈清;申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力大小.方法 6具颈椎标本随机编号分别行后路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在关节突关节侧行螺钉固定时按序按组分别采用螺钉固定角度垂直于侧块皮质0°、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使用ElectroForce测试仪测试螺钉的大拔出力.结果 外倾0°组、30°组和45°组大拔出阻力平均为(81.60±7.33)N、(150.05±15.57)N和(160.08±17.77)N.外倾0°组拔出力小于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P<0.05),而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之间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单开门OsteoMed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外倾30°以上角度固定抗拔出能力高.
作者:胡孔和;靳安民;段扬;刘成龙;闵少雄;朱立新;赵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尿液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促凝血活性(PCA)在不同尿微白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6名2型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UACR)比共分为3组,即UACR<30 mg/g的正常蛋白尿组42例,30mg/g≤UACR<300mg/g的微量白蛋白尿组26例,UACP≥300 mg/g的大量白蛋白尿组18例,2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各组尿液TF含量和一步凝固法检测TF-PCA活性.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RP(Hs-CRP)、肾功能.结果 DM组TF含量和PCA活性随尿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糖尿病组别间存在差异;尿液TF活性与尿素、肌酐、胱抑素C、hs-CRP、UACR、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测定指标无相关性,而尿液TF含量仅与hs-CRP、UACR呈正相关.结论 2型DM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TF呈高表达,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进展相关.
作者:付文金;郑磊;王前;邓任堂;叶长钦;王少波;彭兰芬;熊诗龙;汤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组织中抑癌基因ARHI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的方法,对EMs的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和非EMs在位内膜组织(正常内膜组织)进行mRNA和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研究各组进行定性及定位分析.结果 (1)ARHI mRNA和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异位内膜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差异显著(P<0.005),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RHI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2)原位杂交阳性率分别为非EMs组97.3%,EMs异位内膜组100%,EMs在位内膜组93.8%;(3)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非EMs组93.2%,EMs异位内膜组100%,EMs在位内膜组92.3%;(4)ARHI的DNA与蛋白表达一致;(5)5例恶变的异位内膜ARHI免疫组化检测,4例呈阴性,1例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抑癌基因ARHI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均表达,且在异位内膜中呈表达上调,而在恶变的异位内膜中多呈阴性表达,提示ARHI基因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及恶变相关.
作者:李洁;汪淑娟;孙璐;李亚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肺鳞癌患者淋巴转移差异表达基因群及验证其中部分基因.方法 原发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取自1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肺鳞癌患者.根据组织来源将标本分为3组:不伴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伴有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及相应转移淋巴结中的肺鳞癌细胞(N+,n=5).对各组进行激光显微切割以获得纯净癌细胞,T7RNA线性扩增获取足够量的RNA,实验通道和参照通道分别标记以后与含6000个已知人类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的cDNA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以后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CCL20基因的表达.结果 共有37个基因可将TxN+组与TxN-组区分开,TxN+组中高表达的基因有85个,29个基因在TxN-组高表达.N+组与TxN+组没有发现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表达基因.CCL20蛋白在TxN-组表达明显高于TxN+组(P<0.05).结论 肺鳞癌的淋巴转移表型的获得可能是早期事件.这些差异基因的发现有助于探讨肺鳞癌淋巴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黎力;葛明建;赵晓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负载白细胞介素12(IL-12)重组腺病毒载体抗卵巢癌SKOV3作用的研究.方法 腺病毒介导IL-1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UC-MSCs(AdIL-12-MSCs),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AdIL-12-MSCs中IL-12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ELISA法检测AdIL-12-MSCs上清液中IL-12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外源性IL-12对SKOV3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AdIL-12-MSCs分泌的IL-12对SKOV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AdIL-12-MSCs上清液对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裸鼠卵巢癌SKOV3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AdIL-12-MSCs后对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腺病毒介导IL-12基因成功转染UC-MSCs形成AdIL-12-MSCs,转染后细胞IL-12基因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有明显表达.AdIL-12-MSCs分泌的外源性IL-12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卵巢癌SKOV3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P<0.05).结论 转染IL-12基因的UC-MSCs能够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IL-12基因,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卵巢癌SKOV3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作者:赵雯红;程建新;史鹏飞;黄军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