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磁珠法筛选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及其培养鉴定

丁祥龙;陈柯;申元源

关键词:乳牙, 牙髓, 干细胞, 分化, 免疫磁珠
摘要:目的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筛选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并做培养鉴定.方法 采用STRO-1为标记物以免疫磁珠分离筛选人乳牙牙髓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体外多向分化能力.结果 应用免疫磁珠法筛选人乳牙牙髓细胞可获得乳牙牙髓于细胞,经统计学处理证明看其生长速度慢于牙髓细胞,细胞表型分析证实CD29、CD105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矿化诱导和成脂诱导证实STRO-1+乳牙牙髓细胞具有干细胞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 免疫磁珠法是有效的分离纯化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方法.所分离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表型特点及多向分化能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肿瘤干细胞标记CD133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目的 筛选可与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首先合成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细胞外片段的生物素化蛋白,以此为靶,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高通量液相淘选CD133的特异性短肽.应用夹心EL ISA选择出结合较强的克隆.提取DNA测序,通过竞争性阻断实验验证其特异性,根据噬菌体基因序列推导出多肽序列.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初步验证合成多肽和人大肠癌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 4轮液相筛选后,与CD133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第4轮与第1轮相比,富集了388倍.经ELISA鉴定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有13个与CD133有较高亲和力,具有阳性意义.经比对得到11条完全一致的氨基酸序列TISWPPR,2条完全一致的氨基酸序列STTKLAL,竞争性阻断ELISA实验表明第一条特异性较强.结论 成功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淘选出1条可和人CD133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短肽,为后续CD133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表明从噬菌体肽库中液相淘选生物素化小分子的高亲和力多肽的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田平阁;周春平;张超;杨慧;吴小金;陆滟霞;刘国炳;李学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钙离子在纳秒级陡脉冲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通路中的作用

    目的 证明纳秒级陡脉冲能够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且钙离子是其凋亡通路的重要介质.方法 用不同参数组的纳秒级陡脉冲处理细胞,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早期凋亡率及坏死率,用0、25、50、100 μmol/L BAP-TA-AM分组整合细胞内因纳秒级陡脉冲处理而增高的游离Ca2+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 1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示:佳治疗参数为场强90KV/cm;脉宽:100 ns;脉冲作用时间:30 s;频率:1Hz,其凋亡率高(60.31±5.67)%,坏死率为(1.35±0.39)%;BAPTA-AM作用过的细胞经纳秒级陡脉冲佳治疗参数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用纳秒级陡脉冲处理的细胞(P<0.05).凋亡率也同时降低(O<0.05),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5).结论 纳秒级陡脉冲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增高是其凋亡通路的重要介质,并有可能介导内质网通路.

    作者:刘丽娟;赵东阳;王建;姚陈果;孙才新;唐均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CCR5△32的研究共14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607例,正常对照组1632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156(0.808,1.654)、0.997(0.198,5.022)、1.149(0.808,1.634).符合CCR2-64I的研究共12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415例,正常对照组1239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05(0.844,1.197)、1.191(0.808,1.754)、1.028(0.870,1.214).符合SDF1-3'A的研究10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179例,正常对照组1003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wt)和纯合子加杂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10(0.830,1.228)、1.188(0.860,1.643)、1.038(0.861,1.250).结论 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抗性基因与HIV-1感染之间无相关性,显示CCR5△32、CCR2-641、SDF1-3'A三种基因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可能不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中国人群可能为易感人群.

    作者:贺小峰;贾宁静;苏娇;陈清;朱文昌;俞守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干扰RNA沉默OCT4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运用RNA干扰(RNA inteference,RNAi)技术阻断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OCT4基因表达,并研究该基因沉默后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化学合成的人Octamer binding factor 4 (OCT4)的小干扰RNA转染入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RT-PCR法测定胰腺癌细胞内OCT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OCT4、PARP.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化学合成的人OCT4siRNA能有效地抑制PANC1细胞中OCT4的表达(P<0.05).OCT4 siRNA组中细胞增殖减慢,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干扰OCT4能够激活PARP的表达.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证明OCT4基因在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分化与凋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沉默其表达可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黄健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D13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31例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RAEB)、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以及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CD133+细胞和CD34+/CD38-细胞比例,对比分析CD133及CD34/CD38在不同亚型M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在RAEB型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CD133阳性细胞平均占6.75%,RCMD患者平均占1.41%,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占2.70%,RAE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再障对照组与RCM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CD38-细胞比例在3组中均小于1%,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133在MDS的进展类型RAEB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CD133有助于RAEB分型诊断;而CD34+/CD38标记在MDS分型诊断中并无价值.

    作者:钟立业;杜欣;耿素霞;翁建宇;郑海涛;吴穗晶;李扬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INSR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INSR基因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PCOS患者35例,根据HOMA指数诊断胰岛素抵抗(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17例和非IR组18例.对比两组之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基础性激素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催乳素(PRL),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BG)和HOMA指数,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INSR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BMI、WHR、FINS、FBG、HOMA指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的空腹胰岛素、BMI和WHR显著高于非IR组;两组患者之间年龄、FSH、LH、E2、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细胞提取的INSR基因经甲基化特异性PCR后,所有病例均未检出完全甲基化状态的特征条带,24例显示部分甲基化状态的特征条带,其中PCOS-IR组13例,PCOS-非IR组11例;11例显示非甲基化状态,其中PCOS-IR组4例,PCOS-非IR组7例.比较了IR组与非IR组基因部分甲基化状态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INSR基因的部分甲基化改变,目前还不能证实IR引起子宫内膜局部INSR基因的甲基化模式改变.

    作者:林芸;邢福祺;欧志英;梁洁玲;闻安民;陈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54/628).患者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没有行预防性近端肠造口、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肿瘤病灶直径>5 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合并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可以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作者:冯超;姚若全;黄飞舟;聂晚频;刘浔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肺鳞癌患者淋巴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目的 筛选肺鳞癌患者淋巴转移差异表达基因群及验证其中部分基因.方法 原发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取自1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肺鳞癌患者.根据组织来源将标本分为3组:不伴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伴有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及相应转移淋巴结中的肺鳞癌细胞(N+,n=5).对各组进行激光显微切割以获得纯净癌细胞,T7RNA线性扩增获取足够量的RNA,实验通道和参照通道分别标记以后与含6000个已知人类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的cDNA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以后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CCL20基因的表达.结果 共有37个基因可将TxN+组与TxN-组区分开,TxN+组中高表达的基因有85个,29个基因在TxN-组高表达.N+组与TxN+组没有发现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表达基因.CCL20蛋白在TxN-组表达明显高于TxN+组(P<0.05).结论 肺鳞癌的淋巴转移表型的获得可能是早期事件.这些差异基因的发现有助于探讨肺鳞癌淋巴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黎力;葛明建;赵晓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转染IL-1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负载白细胞介素12(IL-12)重组腺病毒载体抗卵巢癌SKOV3作用的研究.方法 腺病毒介导IL-1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UC-MSCs(AdIL-12-MSCs),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AdIL-12-MSCs中IL-12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ELISA法检测AdIL-12-MSCs上清液中IL-12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外源性IL-12对SKOV3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AdIL-12-MSCs分泌的IL-12对SKOV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AdIL-12-MSCs上清液对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裸鼠卵巢癌SKOV3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AdIL-12-MSCs后对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腺病毒介导IL-12基因成功转染UC-MSCs形成AdIL-12-MSCs,转染后细胞IL-12基因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有明显表达.AdIL-12-MSCs分泌的外源性IL-12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卵巢癌SKOV3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P<0.05).结论 转染IL-12基因的UC-MSCs能够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IL-12基因,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卵巢癌SKOV3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作者:赵雯红;程建新;史鹏飞;黄军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声对大鼠牙根吸收过程中骨保护素及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过程中骨保护素(OPG)及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雄性大鼠(6~8周),随机分成4组:阴性空白对照1组、实验组2组(100 MW/cm2超声组和150 MW/cm2超声组),接受LIPUS作用;对照组1组,不接受LIPUS作用,每组8只.100 g初始力值加载于大鼠右侧上颌中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10 d.每组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制作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的、近远中方向的组织切片,行OPG、RANKL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作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LIPUS超声组OPG表达上调(P<0.05),100 MW/cm2与150 MW/cm2超声组间OPG表达有统计意义(P<0.05);LIPUS超声组RANKL表达下调(P<0.05),两超声组间RANKL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US通过调节OPG/RANKL比值,进一步调节破骨细胞分化,进而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志峰;徐娟;鄂玲玲;王东胜;贝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激光三维扫描建立颌面部软组织模型在正畸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颌面部软组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重建方法,直观准确地观察监测颌面部软组织在正畸过程中的三维变化.方法 1例咬合关系正常健康女性,制作安氏Ⅱ类颌面部软组织模型,距三维激光扫描仪80 cm,扫描采集多幅点云文件,GeoMagic 10.0软件重建形成面部的三维模型,测量颌面部软组织指标.佩戴牙模2次,重复上述激光三维扫描,重建后进行测量.结果 重建形成具有较高清晰度的颌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以及简易的安氏Ⅱ类颌面部软组织轮廓的数字化模型;不同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直接融合对比,唇部出现高信区域代表颌面部软组织明显变化;利用软件分析工具直接测量鼻唇角、审美平面至上下唇突点及颏唇沟的距离,治疗前模型:111.86°、-3.57mm、-2.54 mm、3.95 mm,治疗中模型:114.31°.-2.73 mm、-1.06 mm、3.46 mm,治疗后模型:116.53°、-0.15 mm、0.64 mm、3.11 mm.结论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真实可靠、低成本、易操作的颌面部软组织建模方法,可为正畸临床中颌面部软组织分析及病历资料保存提供技术手段.

    作者:田华;吴补领;毕振宇;焦培峰;赵卫东;孙凤阳;徐会勇;刘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抑制TGF-β1诱导的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对TGF-β1诱导的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鉴定.T0901317和/或TGF-β1刺激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后,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人肺成纤维细胞表达波形蛋白而不表达角蛋白.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基态下组成性表达少量的α-SMA,TGF-β1 5 ng/ml即可以诱导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明显上调,而T0901317 5μg/ml时可以明显抑制这种表达的上调.结论 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可以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诱导的体外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上调,可能具有潜在抗纤维化应用价值.

    作者:任敦强;刘明;郭永忠;马冉;钟南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糖通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足细胞减少podocalyxin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糖对小鼠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参与其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CTGF基因的特异性siRNA质粒并转染至小鼠足细胞.将体外培养的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2)等渗对照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甘露醇3.5 g/L;(3)高糖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4)高糖+空白对照组:足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5)高糖+阴性对照组:足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6)高糖+干扰组:足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足细胞Podocalyxin、CTGF蛋白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高糖培养足细胞24、48 h时均可下调其Podocalyxin蛋白表达量(P<0.05).并可诱导CTGF蛋白表达增加(P<0.05).同时高糖可以活化足细胞ERK1/2信号途径,在高糖刺激30 min时开始活化,持续活化至24 h.特异性siRNA干扰CTGF合成后,ERK1/2活化减少,并且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升高.结论 CTGF是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可通过ERK1/2途径诱导podocalyxin表达下降,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podocalyxin表达量,为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章俊;李萍华;杨蕾;杜庆生;郭婷婷;汤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二次打击组(S组)、二次打击组(M组)和PHC 1 mg/kg组(PHC1组)、2 mg/kg组(PHC2组)、3 mg/kg组(PHC3组).取动脉血2 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测定肾粘附分子-1(ICAM-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HE染色观察肾的病理改变.结果 PHC1、PHC2、PHC3组与M组相比,血清TNF-α、IL-1、IL-8、Cr、BUN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ICAM-1和NF-κB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PHC2、PHC3组比较,PHC1组血清TNF-α,、IL-1、IL-8、Cr、BUN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PHC1、PHC2、PHC3组肾小管损伤均比M组轻.结论 PHC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血清TNF-α、IL-1、IL-8、Cr、BUN及ICAM-1、NF-κB在肾脏表达,减轻肾功能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以1 mg/kg作用显著.

    作者:何双双;林春水;古妙宁;陈冬婷;宗士兰;陈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转录因子Oct-4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的组织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接反映SCC、SK的恶性程度不同.结论 SCC、SK中表达Oct-4基因的细胞很可能是SCC、SK的干细胞,这将为其终分离和鉴定人SCC、SK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SCC、SK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SCC、SK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毓阳;戴永江;邓斌;梁雄安;谢志杰;陈海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瘤腔内栓塞结合血管壁内支架重建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17例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选用弹簧圈、NBCA胶栓塞及血管内支架置入等方法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复查血管造影并进行造影随访评价血管内治疗效果.结果 除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引起死亡外,其余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动脉瘤腔弹簧圈致密填塞率: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组致密填塞率5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的致密填塞率42.9%.15例3个月到2年随访,单纯瘤腔内弹簧圈栓塞组2例复发,给予支架辅助弹簧圈补充栓塞,疗效满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消失.结论 根据病变不同特点选择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假性动脉瘤,而瘤腔内栓塞结合血管壁内支架重建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可大限度的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君;李宝民;李生;曹向宇;刘新峰;张阿兰;葛爱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实验

    目的 研究在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力大小.方法 6具颈椎标本随机编号分别行后路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在关节突关节侧行螺钉固定时按序按组分别采用螺钉固定角度垂直于侧块皮质0°、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使用ElectroForce测试仪测试螺钉的大拔出力.结果 外倾0°组、30°组和45°组大拔出阻力平均为(81.60±7.33)N、(150.05±15.57)N和(160.08±17.77)N.外倾0°组拔出力小于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P<0.05),而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之间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单开门OsteoMed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外倾30°以上角度固定抗拔出能力高.

    作者:胡孔和;靳安民;段扬;刘成龙;闵少雄;朱立新;赵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语言功能区病变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语言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右利手患者在术中磁共振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功能神经导航辅助下实施语言功能区病变手术,按部位分为A组(左额下回后部附近病变)和B组(左颞上回后部附近病变),术前及术后2周用西方失语症成套试验对所有患者进行语言评估,获得失语指数(AQ).结果 AQ术前正常者(AQ≥93.8)33例,AQ术后与AQ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Q术前低于正常者28例,AO术后较术前对比有所提高(P<0.01).术后2周时,14例(23.0%)出现语言功能下降,仅有2例(3.2%)在6个月随访时仍存在语言功能障碍.41例获得全切除,20例获得次全切除,AQ变化值(△AQ=AQ术后-AQ术前)与病变切除程度无关,A组△AQ高于B组.结论 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技术能够较好显示病变与语言相关皮层及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语言功能区病变患者术后语言功能的保留.

    作者:王飞;陈晓雷;孙正辉;赵岩;孙国臣;王宇博;宋志军;许百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BeAb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

    目的 研制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AlphaLISA)建立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 采用中和抑制法建立HBeAb AlphaLISA试剂盒.结果 自制HBeAb试剂盒灵敏度为0.003 NCU/ml,可测范围为0.003-16 NCU/ml.批内与批间的精密度分别为5.3%和6.8%,与HBeAb无交叉反应.使用自制试剂与罗氏化学发光试剂盒同时检测136份临床血清样本,结果具有相关性(r=0.961).结论 自制HBeAb AlphaLISA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够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用于临床血清样本HBeAb浓度的测定.

    作者:马强;贺安;董志宁;刘天才;邹丽萍;林冠峰;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一种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的研究

    目的 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 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 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及检测不同谱系血细胞标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之一突变体1276进行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结果 成功筛选1296个F2家族,2140个突变基因组,发现中性红染色信号异常突变体12个.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中性红染色全身信号缺失,小胶质细胞标记基因apoe表达缺失,巨噬细胞标记基因l-plastin,头部表达减少,背主动脉壁腹侧区域表达正常,粒细胞、红细胞均未见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巨噬细胞仍存在异常,但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巨噬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发育及迁徙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这-性状并未得到代偿.

    作者:颜广;刘伟;戴朝霞;王鹍;刘靖;赵灵凤;黄志斌;陈小辉;马宁;孟萍;许孟畅;温子龙;张文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