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亮;李国锋;曾抗;陈志良
目的 研究XELOX方案一线治疗局部进展期、转移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转移性或复发胃癌胃腺癌患者41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中位治疗4个周期.结果 41例接受XELOX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中.4例不可评价,CR2例,PR 15例,总有效率为41.5%,SD11例,PD9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11.8个月.XELOX方案治疗中导致3-4度毒性,其中神经毒性4例,手足综合征3例,血液学毒学4例.结论 XELOX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闵娜;何本夫;张罗生;廖洪;贾彦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I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术中结肠灌洗行I期切除吻合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及同期接受常规I期手术的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灌洗组和常规组平均失血量分别(255.5±137.5)ml和(240.5±145.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灌洗组分别(3.1±0.8)、(4.5±0.6)、(5.2±0.5)d,常规组分别(2.4±0.5)、(3.5±0.4)、(4.7±0.7)d,灌洗组较常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稍晚(P<0.05).术后住院时间灌洗组[(11.5±2.7)d]与常规组[(10.9±2.8)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严格手术适应症,经有效术中结肠灌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曾灿辉;韩述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列为两大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简称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简称切开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48例,随访40例.疗效优16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3例,随访36例.疗效优9例、良12例、可8例、差7例,优良率58.3%;同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昊;查振刚;林宏生;候辉歌;冯永洪;李劫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调节.方法 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存活7d或14 d,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GAP-43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内GAP-43蛋白与其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上述改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能参与脊髓前角内GAP-43表达的调节.
作者:王知非;廖达光;李昌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牙周组织中是否存在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的条件培养基与PC12细胞共培养的方法 研究hPDLF是否分泌具有活性功能的NGF.结果 在hPDLF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PC12细胞长出突起,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对照组及NGF抗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仅有少量长出突起.结论 本研究通过体外研究初次显示培养的hPDLF分泌NGF蛋白,提示NGF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在牙周组织损伤愈合过程中的神经再支配中发挥作用.
作者:徐娟;刘洪臣;徐璐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染色,观察ER、VIM、CEA和p16蛋白在31例官颈原发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四联检测和三联检测(ER、VIM和CEA)诊断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结果 ER、VIM、CEA和p16在官颈原发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9.4%、77.4%和67.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分别为70%、73.3%、4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联检测对于诊断官颈原发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96.3%(90.2%),65.1%(57.6%),94.9%(89.4%)和85.8%(80.6%),对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58.7%(51.9%)和75.4%(68.6%),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结论 在传统三联检测中加入p16对于提高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意义,尽管对于诊断敏感性的提高不够显著.
作者:胡维维;陶金华;李广民;许欣;杨秀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hHGF抗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应用包含20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ImaGene3.0检测hHGF转染的肝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差异,并选择其中参与肝纤维化过程的存在表达上调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用RT-PCR方法 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细胞周期素、细胞因子相关蛋白、糖脂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因子等,RT-PCR验证参与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几种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STAT1和MAPK1表达明显上调,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 一致.结论 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物质代谢相关过程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hHGF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和MAPK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灏;陈景良;向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ADPN干扰组(DA组)和空载体转染组(DP),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留取肾组织切片观察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测定肾组织ROS释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UAER显著上升,肾组织ROS释放量增加(P<0.05),DM、DA、DP各组之间尿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A组血糖和HbAlc有所下降,ROS释放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DM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大量增生,节段性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内细胞数显著增多、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与DM组相比,脂联素干预组以上病变均有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M组肾组织eNOS水平下降.p-AMPK蛋白表达下调(P<0.05),脂联素干预组eNOS水平也有下降,但较DM组升高,p-AMPK蛋白表达亦高于DM组(P<0.05).结论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刺激AMPK磷酸化,抑制ROS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NOS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袁芳;刘映红;田俊玮;彭佑铭;刘伏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酸在缺氧条件下对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后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谷氨酸组(1 μmol/L);③缺氧组;④缺氧+谷氨酸组.缺氧条件为:(94%N_2,5% CO_2和1%O_3),每组包括6个时相点:0、2、4、6、8、12 h(以缺氧后开始计时),②和④组加入1μmol/L的谷氨酸.在不同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用Real time FQ-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谷氨酸组(1 μmol/L)各实验时相点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缺氧组和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却随实验时相逐步增高,分别在6和8h达高,之后渐下降.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较单纯缺氧组更为显著.结论 谷氨酸(1μmol/L)可在缺氧条件下增强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这可能与缺氧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刘重霄;刘勇;师蔚;陈新林;肖新莉;赵凌宇;田玉梅;张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在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肾内科就诊的412例CKD患者,将简化MDRD方程、Cys-C方程1~5计算的GFR值与~(99m)Tc-DCPA测定的GFR(sGFR)进行比较.结果 各方程计算的GFR与sGFR总体上均呈显著性相关(P<0.001),Cys-C方程4和Cys-C方程5估算的GFR与sGFR的一致性佳,Cys-C方程4、5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均高于其他方程.在CKD1~5期,Cys-C方程4、5的准确性高于其它方程(P<0.001).所有方程中仅Cys-C方程5的偏差一致性限度在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60 ml·min~(-1)·1.73m~(-2)之内.结论Cys-C方程4、5的准确性、精确度均优于以往的GFR评估方程,并在不同CKD分期病人中有较好的适用性.但该方程的一致性限度仍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方程,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和适用的肾功能评估方法.
作者:黎晓磊;梁敏;杨小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转导烧伤创面的手段,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移对创面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我们已经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SV-tk,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烫伤大鼠皮肤组织,用RT-PCR法检测HSV-tk基因的表达,在给与抗病毒药物丙氧鸟苷(GCV)后,用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RT-PCR结果 显示脂质体介导的tk基因转移可在创面成纤维细胞中出现阳性表达,给予GCV后可诱导表达tk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
作者:杨磊;高建华;王甲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鼻内镜术后应用自制中药液加西药液冲洗鼻腔,观察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 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0000 U)和地塞米松(5mg),于术后第2天取出鼻腔油纱条开始鼻腔冲洗,前两个月2次/d,第3个月1次/d.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洗液250 ml冲洗.术中、术后3个月用鼻内镜取患者鼻道窦口周围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术后黏膜iNOS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实验组及对照组iNO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用中西药液结合冲洗鼻腔可以通过调节鼻腔黏膜的iNOS修复鼻息肉术后黏膜,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
作者:郭童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HSLE患者与吸毒及正常对照基因多态性.结果 HSLE病人CYP2D6/C188、CYP2D6/L2938、CYP2D6/G4268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 解毒酶CYP2D6基因缺陷与HSLE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周亮;陆兵勋;尹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内固定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手工检索中文文献,并询问相关厂家及研究者.纳入所有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共计702例进行评价,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的融合率各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好(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合并后效应量OR=3.08,95%CI(2.01,4.72);两种手术方式的总体疗效各研究间有异质性(I2=53.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后效应量OR=2.45,95%CI(1.25,4.80);手术并发症的3个研究之间同质性较好(I2=0%),Meta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4,95%C1(1.14,4.38),P=0.02].结论 内固定植骨融合组与Cage植骨融合组相比能显著提高融合率,总体疗效方面较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孙永建;裴国献;姜晓锐;魏宝富;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在肺癌临床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进行手术根治或纵隔淋巴结活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根据手术或纵隔镜结果 进行诊断及分期.对照病理结果 ,分别计算出CT及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158例患者通过纵隔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淋巴结共937枚(N1、N2及N3),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0%、76.1%、49.0%、77.6%,准确度为68.4%; PET/C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0%、77.4%和92.4%,准确度为87.3%.结论 PET/CT显示为阳性的淋巴结,有必要行纵隔镜检查,阴性者则可能不需行此项检查.
作者:李向东;尹吉林;柳伟坤;欧阳习;周崝;乔贵宾;张积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增龄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对炎性刺激易感的可能机制.方法 青年及老年大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MCP-1和ICAM-1蛋白质和基因表达.结果 (1)青年和老年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几乎无ED-1阳性细胞,注射LPS后,青年和老年LPS组ED-1阳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增强,并且老年鼠明显多于青年鼠(P<0.05).(2)青年和老年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均有基础量的MCP-1和ICAM-1表达,老年与青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注射LPS后青年和老年大鼠MCP-1和ICAM-1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老年大鼠上调更加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相同鼠龄MCP-1和ICAM-1表达的增加量为变量,进行t检验,发现老年MCP-1和ICAM-1表达的增加量仍显著高于青年大鼠(P<0.05).结论 增龄可上调肺组织MCP-1、ICAM-1表达,并加强脂多糖诱导MCP-1、ICAM-1表达的作用,加重肺部炎症反应.
作者:林淑芃;孙雪峰;陈香美;师锁柱;洪权;吕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不少见,但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妹;吴乃强;曾伟鹏;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共2637例,随机进入组织化卒中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神经科病房(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分别为2.00%、0.90%、74.94%和22.16%;对照组则为3.26%、1.02%、74.01%及21.71%.研究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较普通神经科病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吴婉玲;卢锡林;郑民缨;梁伟;姚晓黎;胡正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市腹泻病人中香港海鸥型菌(LH)和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情况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0月于广州某医院采集了646例门急诊腹泻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用EC肉汤进行增菌,并分别采用麦康凯平板及头孢哌酮麦康凯平板进行ETEC和LH的分离培养;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和API20E进行生化鉴定;用PCR方法 进行基因鉴定: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检测.结果 646例标本中未检出LH,检出38例ETEC.检出率6%.药敏结果 显示ETEC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类,四环索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广州市LH的人群感染率可能较低;ETEC引起的腹泻较10年前有降低倾向,仍需进一步做多中心调查.食用水产品可能是ETEC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ETEC类腹泻建议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作者:贾宇静;贺小峰;张欧;朱江峰;胡静;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官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官腔长度≥11 cm,平均年龄40.3岁).接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官腔深度≤10 cm时,放置LNG-1US12个月.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个月、放置LNG-IUS后12个月进行疼痛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相应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疼痛VAS评分在GnRH-a治疗前68.3±9.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22.2±8.3和6.8±4.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PBAC评分在GnRH-a治疗前为153.8±21.6,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减少为39.2±12.3和16.7±5.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GnRH-a治疗前为(378.5±39.2)cm3,放置LNG-IUS时为(162.4±49.2) cm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254.3±52.4)和(282.9±56.3) cm3;与GnRH-a治疗前比较,放置LNG-IUS时和放置LNG-IUS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显著缩小(P<0.05);而放置LNG-IUS后6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于GnRH-a治疗前为(92.6±8.2)g/L,放置LNG-IUS时、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13.1±5.2)、(116.5±4.5)、(120.3±4.1) g/L,均较GnRH-a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联合GnRH-a与LNG-IUS可有效治疗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疼痛与月经过多.
作者:郑峥;王宁宁;万俊红;甘小清;郑清泉;柯佩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