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冷敷方式介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疗效观察

华燕萍

关键词:冷敷, 膝关节置换术, 肿胀, 疼痛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两种冷敷方式在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间断冷敷方式,每天3次,每次2h;观察组45例采用持续冷敷,每敷2h停30min,依次循环,持续72h。比较两种冷敷方式对患者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疗效。结果:术后24、48、72h观察组患者关节VAS疼痛评分及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持续冷敷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消肿、止痛的效果优于间断冷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计算图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饮食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传统糖尿病膳食计算方法繁琐[1]。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学习、记忆力障碍。仅靠宏观指导,一般说教及简单举例,很难掌握和应用。为此,我科依据2013年版国家行业标准《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设计了糖尿病饮食计算图,于2014年起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海燕;张慧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护理进展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手术方直肠癌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铺助结直肠切除手术已成为治疗结直肠癌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近年新兴的腹腔镜手术。1991年 Jacobs[1]等开展世界首例腹腔镜结的常用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且能够达到与开腹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手术安全性[2-3]等优点。这也给护理提出了新的科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经验,给予病人优质护理服务,以保证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现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术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林春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腹泻;治疗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2组均治疗4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有效。

    作者:孙丰征;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初探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全新的医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办法,本文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概念、应用意义、一般模式、目前国内高校的实施情况、实施所需条件等方面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开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作者:樊香;许国防;邹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龄老人口腔健康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并分析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依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对老干部局71名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98.6%的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牙齿缺失、牙残根残冠、牙结石、活动义齿、牙周病等排在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前五位。结论:老年人口腔自我健康意识不强,口腔疾病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尽早有计划地进行治疗和干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

    作者:韩妲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是改进医疗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进医疗管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探究医疗管理,医疗服务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医患和谐。结论:品管圈是改进医疗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较为人性化,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Castleman病伴发全身副肿瘤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伴发全身副肿瘤天疱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住院天数缩短,有效减少并发症。结论:加强对 Castleman 病伴发全身副肿瘤天疱疮患者的皮肤粘膜损伤观察,针对不同部位的皮肤粘膜损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注意呼吸道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精心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有利于症状的减轻。

    作者:黄娟;谢家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3年喀什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喀什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布及预防措施,总结相关工作经验。方法:对2013年喀什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喀什市报告传染病5882例,发病率(1/10万)1062.88,死亡率(1/10万)4.3%,病死率0.41%;2013年报告发病病例数与2012年相比上升的病种有11种,2013年报告发病病例数与2012年相比下降的病种有11种,2013年总体报告传染病同期相比2012年(7004例)有很大的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加强发病率较高病例的疫情监测、实验室诊断、网络信息核对、追踪和随访、健康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提高我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英;木尼热·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行临床护理诊治,参与实施临床护理并观察病情发展,做好患者的护理。结果:42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36例临床治愈,死亡6例;4例因肺部感染引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因急性肺脓肿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与患者脑部病情、呼吸道状况以及护理治疗措施明显相关,扭转患者脑部病情,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以及治疗等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与治疗并重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改善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

    作者:乔丽;冯小瑞;侯扬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警惕手足口病病毒所致脑炎--附一病例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属常见传染病,主要为肠道病毒,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常于5~7月高发,其它月份散发。对于手足口病,临床上大多为轻型,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部疱疹,有些幼儿仅表现为手、足部疱疹,无发热,可自行缓解。但一些少见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而一些表现不典型的患儿,容易误诊且易忽略,延误病情,后果严重。下面就一病例分析说明此情况,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尹惠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高热惊厥小儿家长入院和出院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快速止惊、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及护理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利用迅速止惊、给氧、降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惊厥。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风险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儿在采取各自护理管理之后患儿的风险分析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其中包括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评定及住院环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风险形成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避免风险的发生,提升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2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随机选取32例正常孕妇,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病人胎膜早破、高血压以及羊水过多、新生儿缺氧、低血糖、巨大儿等方面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有27例采取剖宫产,所占比例为84.38%,对照组仅有15例采取剖宫产,所占比例为46.8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予以及时治疗显得极其重要,对于降低对母儿的影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术后病理明确的68例乳头溢液患者导管造影检查影像|。结果:单纯性导管扩张1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导管内癌5例,囊性乳腺增生病19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诊断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滕慧;莫可良;何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医院评审对促进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体会

    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重视内涵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设施功能完善,关注患者安全,服务质量及持续改进。我们根据卫生部评审标准制定了护理评审内容及评审方法,分析其基本内容和对医院门诊的影响,学习更新观念,完善管理体系建设,改进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良性工作机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慈玉昆;侯静;孙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对ICU床头抬高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原因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圈员共同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4个月的实践,护士对床头抬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床头抬高执行率及正确性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抬高床头的执行率,并且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主动性。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药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

    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于中药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方面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

    作者:赵迎春;刘艳霞;姜春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门诊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患者100例,进行静脉输液部位的皮肤消毒;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改良后喷雾消毒法进行皮肤消毒,对两组患者的消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静脉输液部位皮肤消毒效果对比传统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患者皮肤过敏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雾式消毒方法可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液中皮肤过敏的情况发生,消毒效果较好,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和消毒液的污染情况发生。

    作者:杨广霞;凌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探讨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氨茶碱原液2ML和氯化钠2ML溶解后的长春西汀于同一注射器内,观察注射器内物理变化。结果:注射器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经摇晃立即形成白色结晶物并伴有浑浊,放置24h后不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长春西汀联合应用时,给药不能用同一稀释液稀释,应分别溶解稀释;滴注时不宜序贯衔接,必须有间隔液相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大程度的避免在临床中造成患者的不满及医患纠纷。

    作者:胡馨秀;姚玉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160例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和陪护家长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在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率两个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率,有利于患儿康复和良好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王乃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