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王海军;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徐伟光
目的 构建mCD99L2(mouse CD99 antigen-like 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检测其对293FT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首先设计并合成4对siRNA序列,退火、酶切并连接于慢病毒表达载体SD1259,构建携带针对目的 基因mCD99L2的siRNA慢病毒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其中包括1条阴性对照序列);然后使用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和构建好的慢病毒穿梭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上清离心过滤,浓缩病毒,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 构建3个携带针对目的 基因mCD99L2的siRNA慢病毒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病毒并浓缩后滴度达1×107/ml,适合感染目的 细胞.结论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mCD99L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构建类人霍奇金淋巴瘤可视化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弓;刘芳;陈小艳;方唯意;李慧灵;黄作平;褚红娟;王辛;赵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饲料喂养的SD大鼠肝细胞脂防变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雄性健康SD大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罗格列酮早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4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罗格列酮晚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8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12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测量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湿重,检测血清及肝匀浆液中脂质的变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脂肪变性程度的判定,并检测肝X受体(LXR)-α、SREBP-1c的mRNA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均升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但肝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存在脂质代谢紊乱(P0.05),罗格列阿酮治疗后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十预,并呈剂量依赖性.(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程度不同的脂肪变形,以中、重度为主(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脂肪变以轻度为主,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XR-α、SREBP-1c 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LXR-α、SREBP-1c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效果,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分子机制町能是通过调节LXR-α的表达而下调肝脏中SREBP-1c水平.
作者:陈洁;郑瑞丹;徐成润;伍伟平;陈碧芬;陈雪婉;林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人全血中吗啡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人全血中吗啡,以甲醇:5mmol·L-1乙酸铵水溶液(70:30,v/v)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ODS C18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结果 吗啡保留时间为2.76 min,标准曲线在8.0~2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3%.低检测限为2.4 ng·mL-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为生物样品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罗奇志;马安德;戴开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2007年广州地区腺病毒感染住院肺炎患儿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与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腺病毒感染率6.04%,男女感染比1.4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21%和7.92%)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住院时间及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0~6岁患儿占总感染患儿数的90.50%,0~1岁感染率(3.71%)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感染率(P<0.05).虽然冬季感染率(8.44%)显著高于春、夏、秋各季感染率(均P<0.05),但春夏季(3~8月)感染患儿数占总感染患儿数的60.11%.2007年感染率(4.31%)显著低于2005年(7.11%)、2006年(6.71%)感染率(均P<0.05).结论 腺病毒是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原,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和年度间感染存在差异.
作者:毛晓健;钱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生殖系统平滑肌瘤的不典型MR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不典型平滑肌瘤的MRI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对应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4例累及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典型平滑肌瘤的MRI及病理图像.结果 按MR表现分为肿瘤囊性成分包绕瘤实质、假性恶性肿瘤征象、均匀信号实性肿块.发病部位包括发生于子宫者19例,其中发生于浆膜下11例,肌壁间4例,阔韧带3例,宫颈2例,粘膜下2例,阴道1例,卵巢1例.除2例粘膜下肌瘤为实性外,其余肿块大体上均呈不同程度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等信号,T2wI上以中等高信号多见,增强扫描瘤实质明显不均匀强化.组织病理上显示肿瘤细胞及间质不同程度水肿、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粘液样变性、囊变及出血.结论 生殖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相应的平滑肌瘤.不典型平滑肌瘤多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观察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实质内是否存在短T2信号,有助于平滑肌瘤的诊断.
作者:江桂华;章兰英;李光宇;林楚岚;曾少庆;钟碧玲;田军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8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结果 11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阃质瘤2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2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交界性4例:恶性5例,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 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GIS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其定位、定性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卢良声;段刚;余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哮喘小鼠中血清白介素(IL)-17A的水平及在肺、脾及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28只BALB/c雌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哮喘模型组(B组),各14只;观察两组小鼠气道病理改变及BALF中细胞比例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及肺、脾和胸腺组织匀浆预孵后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小鼠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而A组无此变化.B组外周血及肺、脾、胸腺组织匀浆中IL-17A的水平显著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肺组织中IL-17A水平与BALF中嗜中性粒细胞(r=0.693.P=0.040)和嗜酸性粒细胞旱正相关(r=733,P=0.030).结论 IL-17A在哮喘小鼠血清及肺、脾及胸腺组织中高表达,IL-17A可能足参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在哮喘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有关.
作者:龚雨新;于化鹏;郭曦华;邓火金;陈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作者:胡威;郭志刚;陈君;周忠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SLIPATM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建立通气道的难易及维持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28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的成年患者,建立SSLIPATM喉罩通气道.从SLIPATM的插入时间、插入操作成功率、插入过程SpO2变化、术中维持机械通气等方面对气道建立的难易及维持通气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6.4%的病人成功插入SLIPATM,一次插入操作的成功率为78.6%,71.4%的操作在30 s内完成.插入过程及机械通气全程SpO2大于95%.结论 SLIPATM喉罩通气道是一种操作简便、维持机械通气可靠的通气道.
作者:徐建设;陈辉;唐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血清中MBP诊断M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MS组中CSF和血清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组(P<0.01)及对照组(P<0.01).CSF中MBP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037,佳分界值为0.87 pg/ml.以CSF中MBP≥0.87 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3%.血清MBP ROC曲线的AUC为0.761±0.046,佳分界值为0.25 pg/ml.以血清MBP≥0.25 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3.9%.两条曲线AUC的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SF及血清MBP水平对诊断MS均有一定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MS较为敏感的指标,CSF中MBP比血清MBP敏感性更高.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李少明;邵明;董亚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跟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 在设立正常对照、模犁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HIF-1α基因表达.结果 正常兔眼视网膜无HIF-1α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EPO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国产rhEPO能够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缺血冉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王建明;宋艳萍;孙乃学;惠娜;赵世平;胡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间,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829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同期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9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镇痛组胎心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6%vs 12%,P<0.05),催产素使用率镇痛组高于对照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不增加剖腹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虽能增加催产素使用率及胎心异常发生率,但无明显影响分娩结局.
作者:胡祖荣;陈祥楠;黎昆伟;曾维安;贾杰;吴友欢;邓显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6年12月共3011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患者的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MDCT共检出心肌桥174例,检出率为5.8%.其中168例(96.6%)为单发心肌桥,6例(3.4%)为多发心肌桥.前降支多见,为167例(96.0%).心肌桥长5~120 mm,平均长度30.5 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3~2.8 mm,平均厚度2.3 mm.单存表现为心肌桥79例(45.4%),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95例(54.6%).结论 MDCT是一种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无创性方法,可直接测量心肌桥长度、壁冠状动脉深度,同时能检出合并其他的冠脉和心脏病变,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刘辉;黄美萍;梁长虹;郑君慧;巫梓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alb/C小鼠血清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A)糖识别域(CRD)蛋白.方法 应用PCR从含Balb/C小鼠MBL广A基因的质粒pmMBL-A中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1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 蛋白.表达产物(包涵体)经洗涤和复性处理后,利用GST柱纯化,以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ELISA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从pmMBL-A中扩增到约450 bp的DNA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41a-mMBL-A-CRD,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导人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47 000.包涵体经洗涤及复性处理,GST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的纯度达90%以上.Westemblotting显示重组融合蛋白与抗GST抗体特异性反应,糖结合试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alb/C小鼠MBL-A CRD蛋白,为MBL-A分子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作者:左大明;张丽芸;卢晓;陈政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同化方式是否会对纤维桩的粘结强度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的单根前磨牙20颗,使用纤维桩进行修复.粘结时分别使用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的粘接剂进行固化,粘固后在力学拉力试验机上以2 mm/min的速度持续加载,测试其粘结力.结果 化学固化组与光固化组间脱位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学固化组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光同化组纤维桩的粘接强度.结论 化学同化方式粘接纤维桩时产生的固位力要优于光固化方式粘接纤维桩时产生的固位力.
作者:邢静;陈柯;吴补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完全去除猪主动脉瓣的细胞,制备成去细胞猪瓣支架.方法 采用胰酶+TritonX-100制备去细胞猪瓣支架,标本进行形态、组织结构观察,并进行DNA含量和力学强度测定.以新鲜猪瓣为对照将去细胞瓣叶家兔皮下坪藏4周后分别取材,光镜进行检查.结果 采用胰酶+TritonX.100法能完全脱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去细胞后瓣膜可溶性蛋白明显丢失[(0.24±0.04)%vs(0.48±0.12)%],瓣叶含水量增加[(92.2±1.5)%vs(89.2±1.6)%](P<0.01),但去细胞猪瓣仍保持了良好纤维支架结构,热皱缩温度[(67.9±1.0)℃vs(68.8±0.8)℃]和断裂强度[(489.3±19.0)g/mm2vs(540.7±19.5)g/mm2]未见显著变化(P>0.01).埋藏于兔皮下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有轻微组织反应,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轻于新鲜猪瓣组.结论 成功制备去细胞猪瓣支架,并保持良好的纤维支架结构和机械强度,抗原性轻微.
作者:周华松;顾春虎;陈文生;赵金超;王云雅;谭红梅;易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院地震伤员创口病原菌感染的菌株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答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临床高度怀疑气性坏疽的病例,创口分泌物直接涂片检查快速诊断,需氧、厌氧培养确诊.结果 共培养出79株病原菌,阳性率高达65.7%,细菌分布依次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菌株中出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6.3%和27.3%;经药物敏感试验测定发现以上3种主要病原菌均显示了严重的多重耐药性,亚胺培南对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3种病原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性均>50%:排除5例临床高度怀疑气性坏疽的病例.结论 地震伤员创口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对伤员创口分泌物、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非常重要,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创口分泌物直接涂片检查有助于对气性坏疽的快速诊断.
作者:李红霞;姚卫;陈慧玉;何加宁;杨梅;蒋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方面的免疫耐受作用,从而为重建人体主动免疫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集50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作为乙肝组,检测其乙肝病毒复制水平,T细胞亚群功能.以及IDOmRNA,蛋白定量以及表达活性.统计分析乙肝病毒(HBY)复制水平、T细胞亚群功能以及IDO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采集50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处理之.结果 乙肝患者IDOmRNA、IDO蛋白定量、IDO表达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mRNA:(2.110±0.615)×103 vs(0.143±0.026)×103;蛋白定量:0.22±0.06 vs 0.02±0.0017;表达活性:26.07±8.12 vs 4.98±1.65;P<0.05],IDO mRNA与HBV(r=0.502,P<0.001)和ALT(r=0.65,P<0.01)均呈正相关.另外,IDOmRNA、蛋白定量和表达活性均与CD4(+)T细胞(r=-0.622,-0.682,-0.549,P<0.05)、CD8(+)T细胞(r=-0.487,-367,-294,P<0.05)以及CD4/CD8比值(r=0.426,-0.533,-0.397,P<0.05)呈负相关.结论 IDO与HBV密切相关,并且参与HBV的免疫耐受,抑制IDO的功能可以为打破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提供一个新方法.
作者:何益平;陈永兵;龚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21只Wister大鼠分为3组:干细胞静脉移植组(MSCs-iv)、超声+干细胞组(US+MSCs-iv)、超声+微泡+干细胞组(US+MB+MSCs-iv).各组分别取1只大鼠的骨骼肌行HE染色观察显微结构.移植后7 d取各组剩余大鼠下肢股薄肌、半膜肌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MSCs移植数量;另外US+MB+MSCs-iv组同时取重要脏器行免疫组化检测,评估靶向性.结果 US+MB+MSCs-iv组大鼠股薄肌、半膜肌染色可见红细胞外溢到组织间隙,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股薄肌、半膜肌及脾脏可见较多移植的MSCs.而其他组骨骼肌未观察到阳性细胞.结论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有可能成为提高干细胞移植效率的新方法.
作者:白园园;修建成;查道刚;王月刚;刘伊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氟哌利多、亚催眠剂量的异丙酚和抗组胺药物异丙嗪对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所导致的瘙痒的预防作用.方法 ASA 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手术的适龄产妇240名.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氟哌啶组)、Ⅲ组(异丙嗪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60例.于L3~4穿刺,鞘内注入含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的混合药液3 ml,腰麻下完成剖宫产手术,待胎儿娩出后,Ⅰ组产妇静脉给予异丙酚O.35 mg/kg,Ⅱ组给予氟哌啶0.02 mg/kg,Ⅲ组则给予异丙嗪0.85mg/kg,Ⅳ组给予生理盐水2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瘙痒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结果 Ⅰ、Ⅱ组中度以上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和Ⅳ组.而后两者之间中度以上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其中,氟哌啶的需治疗人数(NNT)值为3.52,95%CI:3-37~3.67;异丙酚的NNT值为4.61,95%CI:4.45~4.77.结论 氟哌啶和异丙酚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引起的瘙痒.抗组胺药物异丙嗪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度瘙痒无效,但其所产生的镇静作用有可能减轻轻度瘙痒反应.
作者:谢新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