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FGF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骨髓基质细胞转染

徐忠世;肖德明;林博文;卢小虎;李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缺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方法 及可行性.方法 构建bFG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介导转染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ELISA法、及RT-PCR方法 检测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功性,以及转染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bFGF基因成功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能持续稳定的分泌bFGF蛋白,可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结论 bFGF基因可以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能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02名医学生创造力及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创造力,探讨应用两种人格问卷研究人格特征的方法.方法 采用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10名医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 男女学生相比,内向-外向、懦弱-果断2个二级因素有显著差异性(P<0.01),创新能力男女无差异.卡特尔4个二级因素均与创新力相关(P<0.01).此外,男生没有高分点的计数和没有低分点的计数均多于女生.艾森克内外向分量表得分非典型组与典型组,其卡特尔非正常范围得分点的计数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医学生创造力不高,医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女生较男生更具有外向的个性特征,她们在16种基本人格因素上的得分容易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女生应作为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两种人格问卷的结合应用提示卡特尔人格问卷中有5个及以上非正常分数点的学生可考虑具有典型的内外向人格,对其可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作者:王亚萍;田苑;刘灵;马新欣;邓永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中ERK5的表达

    目的 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ADM和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hepG和BEL-7402)中ERK5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在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及亲本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hepG2/ADM对ADM、5-FU 、CDDP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2.34、5.74、3.81;BEL-7402/ 5-FU对5-FU、VCR、OHP、MTX和ADM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5.32、10.08、5.85、6.74和3.26.与亲本细胞相比较,在hepG2/ADM细胞中ERK5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在BEL-7402/5-FU细胞中ERK5 mRNA表达降低,ERK5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ERK5的表达与人肝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为逆转治疗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闫峰;王效民;潘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尿崩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尿崩情况,并分析影响尿崩的因素.结果 术前尿崩发生率为27.3% (33/121例),术后早期尿崩率89.9%(107/119例),晚期尿崩率为39.8%(37/93例).早期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显著相关,鞍膈上脑室外型肿瘤术后发生早期尿崩率低.远期尿崩与年龄、术中垂体柄的处理、肿瘤分型显著相关,与肿瘤切除程度、肿瘤钙化程度无显著相关.非成人组较成人组发生远期尿崩率高,垂体柄离断者较垂体柄保留者发生远期尿崩率高,鞍膈上脑室内外型较鞍膈上脑室外型、鞍膈下型发生远期尿崩率高.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垂体柄的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骆实;潘军;漆松涛;方陆雄;樊俊;刘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吡拉西坦对照组,其中每组各30例完成了8周的临床观察,临床效果评价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进行评估,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丁苯酞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CDR 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活性较治疗前增高(P<0.05),MDA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吡拉西坦对照组MMSE、ADL、CDR、SOD、MDA等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丁苯酞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侯德仁;陈坤;王艳;田怡;万顺;唐交春;宋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rtemin、GFRα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artemin、GFRα3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和RT-PCR检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artemin、GFRα3的表达,观察artemin、GFRα3 的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artemin和GFRα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9%和67.44%,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18.19%,22.73%).Artemin、GFRα3在有神经浸润的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神经浸润癌组织(χ2=11.11,11.78, P<0.01),胰腺癌组织artemin mRNA 表达量(0.741±0.01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101±0.031) (P<0.05),有神经浸润癌组织artemin mRNA 表达量(0.843±0.012)明显高于无神经浸润癌组织(0.512±0.017)(P<0.05).结论 Artemin、GFRα3的表达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反应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栋良;罗地来;罗刚;王博;高基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α1-抗胰蛋白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细胞内定位

    目的 构建鼠α1-抗胰蛋白酶(AAT)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方法 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AAT编码序列.然后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随后转染NIH 3T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结论 成功构建带HA标签的AAT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AAT在细胞内的相关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作者:刘承武;胡水旺;陈登宇;冯国开;邓鹏;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ATB1 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 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来勇;刘芳;童健;陈群请;张福伟;郭琳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动态量化通气指标评估老年患者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

    目的 探讨吸气峰压(Ppeak)、肺顺应性数值(Cdyn)变化的量化指标和肺顺应性环的改变评估老年患者无隆突钩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96例行胸科手术老年患者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的插管深度插入Mallinckrodt 右DLT,在单肺通气(OLV)时出现Ppeak超过双肺通气(TLV)的1.5倍, Cdyn低于TLV的0.5倍,且Ppeak超过22 cmH2O共22例.在TLV 15 min后(S1),右侧OLV 5 min(S2),以纤维支气管镜(FOB)观察并调整管端至正确位置,右侧OLV 15min(S3).结果 FOB发现19例DLT管端位于右中间支气管,3例管端进入右下肺支气管,需退出0.5~1.9 cm.S2 OLV后124±39 s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始下降.S2的Ppeak比S1增加91.0%,S3比S1仅增加43.4%;S2 的Cdyn比S1减少62.7%,S3比S1仅减少33.6%.S2的压力-容量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流速-容量环体面积减少.结论 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采用上述量化指标,在SpO2下降前以FOB观察调整DLT管端位置,使FOB的应用时机提前.

    作者:叶靖;欧阳葆怡;董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RP亚家族mRNA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TRP)基因亚家族TRPV、TRPM家族mRNA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用SD大鼠,处死后取其睾丸用常规RT-PCR检测TRPV和TRPM亚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 TRPV4、TRPV5、TRPV6、TRPM3、TRPM4与TRPM8在睾丸有表达,其他TRPV和TRPM家族成员未见有表达.结论 TRPV4、TRPV5、TRPV6、TRPM3、TRPM4与TRPM8在睾丸组织上有表达,这为睾丸组织上TRPV和TRPM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探讨TRP家族与睾丸相关疾病之间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徐战平;高炜成;王怀鹏;王行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Gardner综合征的临床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Gardner综合征临床及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Gardner综合征的临床及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 Gardner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肠道外肿瘤,CT和MRI检查见腹腔肠系膜区、腹膜后及盆腔内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 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以结肠息肉、骨瘤及软组织肿瘤为特征,诊断依赖于临床和病理,多种影像检查方法 结合临床有利于更准确对其做出诊断,并更全面反映其病情.

    作者:黎蕾;张刚;刘婷;成官迅;李国新;刘思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刺五加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刺五加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MSCs ) 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MSCs.含刺五加的无血清DMEM/ F12 诱导MSCs 的分化.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β-Tubulin III及GFA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MSCs在体外传代扩增至第3代,CD44 、CD54表达阳性已达90%以上,而CD14表达阳性下降至2.37%.刺五加诱导后,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类似神经元;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RT-PCR均显示刺五加诱导后的细胞nestin、β-Tubulin III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GFAP表达阴性.结论 刺五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杨琴;杨军;谢鹏;曾志磊;李傲;张小东;李咏梅;吕发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经皮给药药贴对哮喘豚鼠血清中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经皮给药(TDD)药贴对实验性哮喘豚鼠血清中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用卵蛋白致敏法制作实验性豚鼠哮喘模型,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DD药贴组及地塞米松组,每组12只.卵蛋白致敏并诱喘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予地塞米松、TDD药贴进行治疗,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不加任何药物干预;观察并记录每组豚鼠诱喘潜伏期及诱喘后0~1 min内腹式呼吸的次数,待治疗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豚鼠血清IL-4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TDD药贴组、地塞米松组IL-4水平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TDD药贴组与地塞米松组豚鼠血清IL-4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地塞米松组、TDD药贴组豚鼠引喘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引喘后腹式呼吸明显减少(P<0.01).结论 TDD药贴可降低哮喘豚鼠血清中IL-4的水平,从而起到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和高反应性.这可能是TDD药贴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廖韩波;唐纯志;黄泳;刘强;王升旭;王艳杰;王平平;郭佳铨;汪崇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致大鼠肝纤维化

    目的 以大鼠为对象,初步探讨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CsESAs)在华支睾吸虫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无菌培养华支睾吸虫成虫,收集CsESAs;腹腔注射CsESAs,Masson染色观察CsESAs对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的影响,HE染色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α-smooth muscle actin)的表达以观察CsESA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CsESAs抗体滴度以探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致病作用. 结果 腹腔注射CsESAs,大鼠肝脏表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但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注射的CsESAs量有关而与大鼠血清中抗CsESAs抗体存在量无关.结论 CsESAs可以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发生,但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是CsESAs引起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主要途径.

    作者:胡凤玉;胡旭初;马长玲;徐劲;余新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上颌前牙高强纤维束带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带牙列上颌骨及高强纤维束带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牙周病夹板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分别应用Mimics、Freeform、Ansys等软件建立终形成带牙周膜的上颌前牙及牙槽骨三维数字化模型,以模拟伢典everStick PERIO高强纤维束带牙周夹板固定后的牙周膜状态.并通过对网格划分后模型进行应力加载,初步验证该模型准确性.结果 建成后模型具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实验共生成113437个单元,186869个节点,与实体尺寸相一致.加载后的应力云图可见等效应力和第一主应力主要集中在牙根唇侧区域,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论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和三维有限元的方法 相结合,建立的高强纤维束带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真实地模拟了临床实际情况,可为后续的不同夹板固定高度及牙槽骨吸收水平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有效平台.

    作者:陈敏;邵龙泉;欧阳钧;张美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糖和棕榈酸诱导胰岛INS-1细胞线粒体解偶联改变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高糖和棕榈酸(PA)慢性作用对胰岛INS-1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和PA损害胰岛功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葡萄糖的BSA)、高糖组(含16.7 mmol/L葡萄糖的BSA)、棕榈酸组(含0.4 mmol/L棕榈酸)、高糖+棕榈酸组(含16.7 mmol/L葡萄糖及0.4 mmol/L棕榈酸).将INS-1细胞分别接种于上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PA作用48h后,分别分析ROS水平、UCP2mRNA和蛋白表达、基础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GSIS).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棕榈酸组和高糖+棕榈酸组ROS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高糖+棕榈酸组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表达较其余三组明显增加(P均<0.05);并且它明显增加2.8 mmol/L葡萄糖时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减少16.7 mmol/L葡萄糖时的GSIS(P均<0.05). 结论 在胰岛INS-1细胞,高糖和棕榈酸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与线粒体解偶联功能改变有关.高糖和棕榈酸通过诱导ROS产生增多导致UCP2表达与作用增加,增强了线粒体呼吸链与ADP磷酸化解偶联,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损害胰岛功能.

    作者:毛睿睿;薛耀明;沙建平;林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色甘酸钠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及脑组织TNF-α和 IL-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色甘酸钠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清洁级蒙古沙土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脑血流;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游离双侧颈总动脉并阻断脑血;模型+色甘酸钠组(色甘酸钠组):再灌注后色甘酸钠25 mg/kg间隔1 h分两次经舌静脉注入.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丘脑,10%甲醛固定,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剩余脑组织左侧制成组织匀浆,测定TNF-α和IL-1β水平,右侧脑组织分别称湿、干重和计算脑含水量. 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高,色甘酸钠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光镜下损伤重,色甘酸钠组损伤减轻,对照组无明显损伤.3组中,TNF-α和IL-1β水平模型组高(P<0.05);正常组TNF-α水平与色甘酸钠组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IL-1β水平低于色甘酸钠组(P<0.05). 结论 色甘酸钠可减轻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可能机制为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

    作者:沈宁;甘小亮;庞红宇;黑子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目的 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 方法 将细胞接种在Snapwell转运培养槽的微孔滤膜上,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形态学、跨膜电阻值、甘露醇透过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对细胞模型进行检测.结果 培养21 d后,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跨膜电阻值达到恒定值,为(620±47) Ω·cm2;甘露醇透过率低于0.3% h-1·cm-2;肠腔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基底侧酶活性. 结论 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构建的Caco-2细胞模型在形态上与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细胞已产生极性,可作为小肠吸收的体外模型.

    作者:查龙应;罗海吉;邓红;楚心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将其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表型,明确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抽取10月龄健康中国青山羊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并加入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其成分包括10% FBS高糖DMEM培养基、6.25 μg/ml 胰岛素、6.25 μg/ml 转铁蛋白、50 μmol/ml抗坏血酸、100 nmol/L地塞米松及10 ng/ml TGF-β1.分别于0、1、2、4周行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I型胶原和Aggrecan的表达.结果 山羊BMSCs生长良好,传至第4代时细胞纯度较高.加入诱导培养基后,山羊BMSCs在1、2、4周均可看到软骨细胞表型的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II型胶原及Aggreca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2周时即可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结论 本实验采取一种简易的方法 分离、培养并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山羊BMSCs,证实其具有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潜能,为山羊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晓强;李旭;吴涛;黎健伟;杜浩;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9例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术前牵引复位,术中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高压氧治疗下颈椎骨折39例.结果 随访3~26月,平均随访14月,按Frankel分级进行术前、术中神经功能评定,术后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颈椎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滑脱等并发症出现.术后6月复查X片示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高压氧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好,术后即时稳定性好,融合率高,患者恢复快,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李秋明;刘勇;邓江涛;崔波;郭晓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窦性心率震荡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PTCA对其影响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 h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CAG阳性组于PTCA术后第1天和第7天进行AECG监测并随访观察心功能与HRT的关系,分别计算各阶段HRT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值. 结果 CAG阳性组TO和TT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或0.001),TS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TO和T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或<0.001),而TS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01);PTCA术后第1天单支或多支病变组TO、TS和T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术后随访左心功能不全组HRT现象均较无左心功能不全组明显减弱(P<0.05或<0.001). 结论 HR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TCA术后HRT明显改善,后期的心功能不良是影响HRT现象减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肖长华;李健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