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峰;王效民;潘超
目的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6年2期),MEDLINE(1966~2006.7)、EMBASE(1984~2006.7)、CNKI(1994~2006.7)、CBMdisc(1980~2006.7),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8种杂志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人独立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8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9个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补救性PCI与传统疗法比较,补救性PCI组病死率低于传统疗法组[RR=0.64,95%CI(0.41~0.98)];补救性PCI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4.39,95%CI(1.14~16.87);RR=2.79,95%CI(1.55~5.02)].(2)再溶栓与传统疗法比较:再溶栓组血管再通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2.92,95%CI(1.75~4.85)].(3)补救性PCI与再溶栓比较:补救性PCI组血运重建率低于再溶栓组[RR=0.57,95%CI(0.34~0.95)];补救性PCI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再溶栓组[RR=2.15,95%CI(1.27~3.63)].(4)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与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4种溶栓失败后的治疗方法,除补救性PCI较传统疗法能降低病死率外,其余疗法尚无确切证据支持哪种更有效,且存在出血的并发症,因此还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作者:张小利;李静;艾昌林;袁文明;何林;张冬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pIRES-EGFP载体构建含有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CMV)启动子调控表达的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CMV-hsp70-IRES-EGFP.方法 根据mtHSP70基因全长cDNA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mtHSP70基因序列.将PCR产物进行T载体克隆获得重组质粒PMD-18T-mtHSP70,测序分析选定序列正确的克隆提取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Xho I和EcoR I酶切pMD 18 T-TK和pCMV-IRES-EGFP质粒.将mtHSP70基因定向亚克隆至pCMV-IRES-EGFP载体,酶切鉴定,构建获得含mtHSP70和EGFP基因的重组质粒.Lipofectamine介导下转染B16细胞,并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和以Western blot检测mtHSP70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酶切见特异酶切图谱,该载体在瞬时表达时获得mtHSP70/EGFP的良好表达.结论 含mtHSP70和EGFP基因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CMV-mtHSP70-IRES-EGFP构建成功,为研究基于以GFP为报告基因的mtHSP70的肿瘤DNA疫苗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曾曙光;张积仁;章锦才;吴世卿;刘启才;艾伟健;薛国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不同时期损伤灶局部CD4+、CD8+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变化及其与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在不同时程检测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数及神经元凋亡数.结果 伤后24 h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即有明显增加,伤后10 d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升了15倍和20倍,伤后30 d逐渐下降.同时期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数亦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显示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数变化与神经元凋亡数之间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增加非常显著,细胞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介导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加重脑组织继发性损伤.
作者:陈克家;李卫;汪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地高辛与倍他乐克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9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地高辛0.25 mg/d治疗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维持原治疗,另一组加用倍他乐克25~50 mg/d,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地高辛联用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静息心室率分别为(93.1±13.6)/min和(72.9±8.5)/min,降低21.8%;运动后高心室率分别为(147.1±18.8)/min和(106.2±14.8)/min,降低24.8%;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单用地高辛治疗者的静息心室率有所下降,但运动后的高心室率无显著改善.结论 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
作者:吕红松;贺彬彬;黄贵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7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组,24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采用ELISA测定血清CRP浓度,分析两组cfPWV及CRP的变化特征.以cfPWV≥9 m/s作为诊断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RP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cfPWV及CR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51±1.6 vs 9.81±1.1,P<0.001; 4.96±1.15 vs 3.52±0.33,P<0.001);CRP与收缩压及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01; r=0.624,P<0.001),在控制年龄、收缩压及脉压的情况下CRP与cfPWV亦密切相关(r=0.746,P<0.001);CRP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根据ROC曲线特征发现CRP佳分界点为3.85 mg/L,此时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6.8%,误诊率为13.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硬化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CRP≥3.85 mg/L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高压患者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
作者:邓烈华;黄榕;邬真力;许顶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 方法 将细胞接种在Snapwell转运培养槽的微孔滤膜上,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形态学、跨膜电阻值、甘露醇透过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对细胞模型进行检测.结果 培养21 d后,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跨膜电阻值达到恒定值,为(620±47) Ω·cm2;甘露醇透过率低于0.3% h-1·cm-2;肠腔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基底侧酶活性. 结论 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构建的Caco-2细胞模型在形态上与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细胞已产生极性,可作为小肠吸收的体外模型.
作者:查龙应;罗海吉;邓红;楚心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从健康儿童滞留的乳牙牙髓组织中分离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体外培养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酶消化法培养SHED,观察细胞形态、克隆形成能力,以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种抗原表达情况及细胞周期,并进行体外分化实验,诱导SHED形成脂肪组织及矿化结节.结果 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所得的细胞多形性明显,克隆形成效率为16~18/103细胞,其中富含有表达STRO-1表型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所培养细胞具有定向分化能力.结论 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包含自我更新能力强、有一定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即SHED.
作者:许诺;陈柯;申元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mRNA及其蛋白在Peutz- Jeghers(P-J)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J息肉发生及恶变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P-J息肉、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癌各16例组织中IFITM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P-J息肉、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癌各32例组织中IFITM1 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并比较表达程度的差异. 结果 IFITM1 mRNA及其蛋白在上述组织中均有表达;IFITM1 mRNA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表达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704,P=0.0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FITM1蛋白的阳性着色分布于胞膜和/或胞浆,IFITM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增高,经多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差异具有显著性(?字2=36.705,P=0.000). 结论 IFITM1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及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依次增高,提示IFITM1可能与P-J息肉的发生及恶变有关,且有可能成为P-J恶变风险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马娅梅;吴保平;夏欧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刺五加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MSCs ) 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MSCs.含刺五加的无血清DMEM/ F12 诱导MSCs 的分化.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β-Tubulin III及GFA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MSCs在体外传代扩增至第3代,CD44 、CD54表达阳性已达90%以上,而CD14表达阳性下降至2.37%.刺五加诱导后,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类似神经元;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RT-PCR均显示刺五加诱导后的细胞nestin、β-Tubulin III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GFAP表达阴性.结论 刺五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杨琴;杨军;谢鹏;曾志磊;李傲;张小东;李咏梅;吕发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片法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月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补网片法(TPIPOM)治疗125例腹股沟疝(其中嵌顿疝32例,双侧疝44例,复发疝26例),观察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 ,并与64例行腹腔腹膜前网片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53例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结果 相比较.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min):TPIPOM组、TAPP组、TEP组分别为30.8±10.3、68.4±22.4、和69.5±23.4(P<0.05);住院时间(d):TPIPOM组、TAPP组、TEP组分别为3.8±1.3、4.3±1.5和4.5±1.6(P<0.05);下床时间(d):TPIPOM组、TAPP组、TEP组分别为1.2±0.5、1.8±0.7和2.2±0.8(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d):TPIPOM组、TAPP组、TEP组分别为1.0±0.5、1.6±0.9和1.9±0.8(P<0.05);住院费用(元):TPIPOM组、TAPP组、TEP组分别为5000.8±800.5、8000.5±950.6和8900.2±750.3(P<0.05).三组均未发现阴囊水肿.所有病例随访(59.9±6.5)月,各组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TPIPOM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不易复发,无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肖方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 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来勇;刘芳;童健;陈群请;张福伟;郭琳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妇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处方中主要药材蒲公英中的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蒲公英和柴胡.高效毛细管电泳条件:石英毛细管柱 (70 μm×60 cm),运行缓冲液为20 mmol/L硼砂溶液(pH=9.18),分离电压12 kV,真空进样时间5 s,柱温25 ℃,紫外检测波长313 nm. 结果 薄层色谱法结果 可见清晰的斑点,重复性好,阴性样品无干扰.高效毛细管电泳结果 显示:阿魏酸在8~4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360.5Х-207.4(r=0.9997,n=5).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8%;RSD均小于3%(n=3). 结论 本方法 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为妇安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指标.
作者:李亦蕾;郑萍;晏媛;杨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秘鲁产绒毛钩藤的降血压作用及机制,并与国产钩藤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诱发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绒毛钩藤和国产钩藤对大鼠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降压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结果 建立模型后,动物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7 d后,模型组动物的血压未见明显变化(P>0.05);绒毛钩藤组和国产钩藤组的血压均下降显著(P<0.01).组间比较,两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给药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AngII和ET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国产钩藤、绒毛钩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模型组CGRP水平明显下降,与国产钩藤组、绒毛钩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绒毛钩藤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血压作用可能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有关.国产钩藤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作者:杨运姣;彭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将其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表型,明确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抽取10月龄健康中国青山羊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并加入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其成分包括10% FBS高糖DMEM培养基、6.25 μg/ml 胰岛素、6.25 μg/ml 转铁蛋白、50 μmol/ml抗坏血酸、100 nmol/L地塞米松及10 ng/ml TGF-β1.分别于0、1、2、4周行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I型胶原和Aggrecan的表达.结果 山羊BMSCs生长良好,传至第4代时细胞纯度较高.加入诱导培养基后,山羊BMSCs在1、2、4周均可看到软骨细胞表型的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II型胶原及Aggreca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2周时即可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结论 本实验采取一种简易的方法 分离、培养并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山羊BMSCs,证实其具有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潜能,为山羊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晓强;李旭;吴涛;黎健伟;杜浩;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ardner综合征临床及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Gardner综合征的临床及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 Gardner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肠道外肿瘤,CT和MRI检查见腹腔肠系膜区、腹膜后及盆腔内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 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以结肠息肉、骨瘤及软组织肿瘤为特征,诊断依赖于临床和病理,多种影像检查方法 结合临床有利于更准确对其做出诊断,并更全面反映其病情.
作者:黎蕾;张刚;刘婷;成官迅;李国新;刘思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别取4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1例软骨瘤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和1名健康人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FLS,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RA第4代FLS细胞培养液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受体I型(IL-1RI)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培养出FLS.RA患者FLS细胞4~7 d细胞数量明显增加,8~12 d细胞可以长满瓶底.第3代以后细胞均质性好,3~7代细胞稳定且增殖活跃,8代以后增长缓慢并逐渐老化.软骨瘤患者和健康人滑膜组织培养7 d后才有散在单个FLS细胞爬出,大约16 d后FLS细胞可以长满瓶底.FCM分析RA第4代FLS CD90+细胞的百分率为99.04%,CD3+为2.73%,CD3-CD19+为0.29%,CD3-CD16+CD56+为2.81%,CD14+为5.89%,CD55+为54.17%.RA第4代FLS细胞培养上清液IL-1RI浓度为(158.63±20.32) pg /ml,IL-1β为(4.67±0.82) pg/ml. 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能有效分离RA患者FLS,FLS具有高水平表达CD90、IL-1RI和IL-1β的特性.
作者:黄宪章;王前;郑磊;陈晓;肖萍;熊石龙;包杰;丁海明;黄妩姣;庄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链亲和素标记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SA-TNF-α)融合蛋白的纯化、复性方法 ,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TNF-α融合蛋白,对表达的SA-TNF-α融合蛋白采用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进行纯化,分别在尿素体系和盐酸胍体系中复性,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MTT法检测SA-TNF-α融合蛋白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SA-TNF-α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率.结果 SA-TNF-α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目标蛋白占菌体蛋白30%以上,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纯化的SA-TNF-α融合蛋白纯度达到95.7%,经过两种体系复性形成的SA-TNF-α融合蛋白的二聚体和多聚体均具有双功能活性:既对L929细胞有杀伤活性又能锚定修饰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率大于90%.结论 初步建立了SA-TNF-α融合蛋白制备工艺,SA- TNF-α二聚体和多聚体均具有双功能活性,SA-TNF-α融合蛋白的研制有望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及新型药物.
作者:徐翠香;胡志明;李金龙;高基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卵巢低反应者超促排卵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至少接受过1次超促排卵治疗,卵巢反应低下者45例,分为研究组24例,周期第1~3天口服来曲唑 2.5 mg,1次/d,周期第4天开始应用醋酸曲普瑞林及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超促排卵,按体外受精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不使用来曲唑,周期第4天开始治疗同研究组.两组均于第4天、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抽取静脉血,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总睾酮、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收集卵泡液,检测雌二醇、总睾酮、AMH、抑制素B,比较两组FSH使用总剂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注射FSH总剂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内膜厚度无明显降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但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第4天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总睾酮、AMH、抑制素 B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促黄体生成激素无显著差异.hCG日血清总睾酮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取卵日卵泡液总睾酮、抑制素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及AM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卵巢低反应者,超促排卵前短期低剂量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提高血清或卵泡液内雄激素、AMH、抑制素B水平募集更多卵泡,可以使获卵数和可移植胚胎数增多,不改变内膜厚度和形态,对提高妊娠率起到有利作用.
作者:刘芸;邢福祺;何凌云;黄吴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3.5%牛磺胆酸钠诱导SD大鼠SAP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浓度,应用TUNEL染色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胰腺组织凋亡调控基因Fas和FasL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及白藜芦醇治疗对腺泡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SAP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病理损害评分明显下降,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L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 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胰腺组织凋亡调控基因FasL的表达诱导损伤的胰腺细胞凋亡以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害,可能对SAP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震东;马清涌;罗羽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言语流畅性障碍与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DRD2)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检测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DAT基因的C252T,C1804T和C1820T;DRD2基因的T1054C,C1072T)在112名中国汉族口吃者和112名性别匹配的中国汉族对照中的分布情况,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言语流畅性障碍的作用.通过PCR-焦磷酸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C1804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具有多态性,因此不进行后续的分析.C1072T的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例组中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T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252T,C1820T和T1054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研究结果 表明,DRD2基因C1072T的等位基因C会增加中国汉族人群言语流畅性障碍发生的易感性,而等位基因T具有抵抗发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春卉;宋鲁平;杜杰;兰洁;吴春眉;吴立娟;林岚;王嵬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