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英嵩崧;李旭;黄茂梁;孟莹;张振书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 Rock2, 信号通路, 肝星状细胞, α-SMA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给予Angα,Ang1-7,Angα+Ang1-7,Ang1-7+A779 10μmol/L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ock通路中Rock2(Rhokinase 2)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处理组Rock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Rock2 mRNA的表达.AngⅡ可诱导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的变化,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量.结论 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成年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分离、培养成年SD大鼠AD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9d和CDl06.传6~8代的ADSCs接种在多聚赖氨酸铺板的培养板内.用含5 ng/n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ng/ml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 μmol/L Forskolin,200ng/ml Heregnlin及10%FBS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分化12 d,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GFAP,S-100和P75.结果 分离纯化的ADSCs呈CD44和CD49d阳性,而CD106表达为阴性;诱导后的细胞呈梭形,并表达施万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GFAP,S-100和P75.结论 从大鼠脂肪组织能获得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

    作者:汤银娟;张丽华;刘杰明;董为人;郭家松;王海红;戴翔;陈英华;肖应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CD80、CD86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对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健康人DC细胞表面表达的CD80、CD86的影响.方法 分离慢性HBV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对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和培养,FACS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加入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共培养后,慢性乙肝病人CD80,CD86的表达率显著增加(P=0.000.P=0.000),而健康人的CD80、CD86表达阳性百分牢改变不显著(P=0.185,P=0.118).结论 减毒耐药变形杆菌能够显著增加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正常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并不增加.

    作者:王鹏;舒斯云;胡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利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克隆人类睾丸特异性新基因

    目的 克隆一个新的人睾丸特异性基因.方法 运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180197进行多组织RT-PCR验证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然后从包含该重叠群的IMAGE克隆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一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结果 新基因全长1197 bp,开放阅读框为504~806 bp,定位于6p21.1-p21.2.编码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等电点为6.81的一个蛋白,该蛋白与已知蛋白无同源性.克隆实验验证该基因阅读框完全正确,推测其可能与精子生成相关,暂命名为TDRGI(restis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 1),GenBank登录号为DQ168992.结论 电子差异展示方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用于发现人类功能新基因足行之有效的.

    作者:尹光明;阳建福;蒋先镇;汤育新;何乐业;蒋志强;钟狂飙;曾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8及其他相关因子含量测定

    目的 探讨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检测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和IL-6、IL-8、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关系.方法 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男14例、女16例,ELISA分别检测IL-18、IL-6、IL-8和PGE2含量,并对IL-18和这些因子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PGE2的含量随IL-18增加有增高的趋势,IL-18的平均值(220±304)pg/ml,PGE2的平均值为(89±104)pg/ml.30例患者膝关节滑液IL-18和PGE2呈正相关关系(r=0.628,P<0.01);与此同时,IL-6的平均值为(1200±1587)pg/ml与IL-8的平均值为(5190±6024)pg/ml,表明IL-6和IL-8的增高与IL-18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人体中IL-18能促进PGE2的表达.说明IL-18可能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变性、破坏.抑制IL-18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早期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勇;江建明;杨德鸿;王凤龙;毛仲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应用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40例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3~6个周期:全盆腔三野同中心放射治疗50 Gy,针对局部肿瘤病灶予3DCRT加量至60~65 Gy;化疗方案为L-OHP 130 mg/m2,第1天,同时或之后予LV 200 mg/m2,第1,2天;5-Fu 400 mg/m2,静脉推注,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第1,2天.每21 d为1个周期,共3~6个周期.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5%、59%、38%;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51%、46%,同时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为1、2级,未见4级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失败的原因为肿瘤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古伟光;谢忠;廖思海;罗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镬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H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相差显微镜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3 d后EPCs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给药前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尤变化.结论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后,可引起EPCs数量的增加.

    作者:姜朝新;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瘦素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瘦素对局灶性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线拴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柃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评价神经功能状态,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比色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表达.结果 瘦素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缩小腩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LDH、MDA、NO含量,同时减轻腩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维持星形胶质细胞正常细胞形态,上调GFAP表达水平.结论 瘦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扰氧化损伤、清除自山基和调节星形胶质细胞适度增生有关.

    作者:司艺玲;张金英;颜光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1.2拷贝HBV DNA在3种肝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利用所构建的具复制能力的HBV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肝细胞,观察HBV的表达情况,从而初步了解该重组HBV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25 pfu/细胞的重组腺病毒感染3种肝源性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和禽肝细胞株LMH.感染3 d后以RT-PCR检测3种感染肝细胞中的HBV mRNA;HBV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中HBV DNA;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3种被感染肝细胞均被检测到HBV特异的mRNA;培养上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的表达量随时间而增加.结论 重组腺病毒可以介导HBV在该3种不同来源的肝细胞中建立HBV的感染状态.

    作者:梁蔚芳;刘志华;骆抗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特发性肺炎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性,49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于2004年4月15日行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2004年5月14日出现全身皮疹,诊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给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强的松)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未再出现皮疹.近1年来出现间断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不适,症状逐渐加重,严重时感呼吸困难.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于2006年5月19日入我院.

    作者:杜玮;黄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肿内麻醉对桡骨远端骨折整复中镇痛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血肿内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法整复前予以血肿内麻醉;对照组则予以盐酸曲马多针肌肉注射.用划线记录法对二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术中观察组疼痛程度为(6.56±1.62),对照组疼痛程度为(8.2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肿内麻醉比肌注盐酸曲马多针对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整复中疼痛更有效.

    作者:吕燃;黄伟明;谢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靶向NF-κB的小干扰RNA抑制人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血管生成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NF-κB p65 siRN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 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接种于8 d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EMs CAM模型.分设空白组、单纯接种组、阳性siRNA干预组和阴性siRNA干预组.通过Image-proplus软件测量新生血管面积与鸡胚尿囊膜面积比(VA/CAM)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等方法评价沉默NF-κB基因对CAM血管生成及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 各组VA/CAM分别是(22.18%±1.51)%、(30.28±3.91)%、(10.36±2.18)%及(28.60±4.22)%.组间比较:阳性干预组VA/CAM均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种组及阴性干预组VA/CAM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种组与阴性干预组间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阳性干预组病灶在光镜下町见腺体完整性破坏.结论 NF-κB参与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沉默NF-κB基因可以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并干扰子宫内膜的异位生长,抗血管途径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有效策略之一.

    作者:刘木彪;何援利;钟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抗抗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控制预防作用.方法 临床确诊的13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给予β受体激动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β受体激动剂盐酸丙卡特罗25μg,2次/d;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10 mg,每晚1次).对照组68例,仅予β受体激动剂盐酸丙卡特罗25μg,2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患者咳嗽症状控制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CVA短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CVA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分别为(2.5±3.6)d和(5.3±3.8)d(P<0.05);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20.09%和40.87%(P<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CVA咳嗽症状,并能显著降低CVA的短期复发率.

    作者:何智敏;郭禹标;谢灿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脱毛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采用黑毛西藏小型香猪为动物模型,探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术后的毛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2只黑毛白皮两藏小型香猪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术前、术后即刻、1 h及1、3、5、10、15、30、60d分别取材,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皮肤标本.结果 激光治疗术后毛囊中毛干凝固坏死、碳化及脱落,部分外根鞘及毛球细胞变性坏死;术后1 h毛囊外根鞘、毛球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或核溶解等凋亡表现,胞浆空泡化明显,以术后1、3 d达到高峰,并伴有毛乳头血管内皮变性、真皮组织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术后5 d毛囊的损伤性炎症减轻,术后10、15 d表皮、真皮及毛囊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0d毛囊数目减少,残余毛囊结构正常.结论 翠绿宝石激光对毛囊有选择性损伤作用,通过直接热凝同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造成毛囊不可逆的损伤,达到永久性脱毛的目的 .黑毛西藏小型香猪可作为临床激光脱毛的动物模型.

    作者:曾东;余文林;毕媛;杨传红;赖晃文;胡志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影响的动物试验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佳转染复数(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将体外转染RNA干扰后的C666-1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制作鼻咽癌异位肝种植的肝肺转移模型,观察肝脏成瘤及肝内、肺转移情况,分析LMP-1基因沉默在动物水平对鼻咽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AAV-EGFP以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 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动物试验结果显示rAAV-shRNA-LMP-1组肝脏成瘤体积与对照组rAAV-EGFP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减少了种植肿瘤的肝内及肺转移率.结论 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可在动物水平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但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

    作者:刘雄;李刚;张宝;王路;李晓华;李湘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方法简便高效建立小鼠原位膀胱癌模型

    目的 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建立小鼠原拉表浅膀胱癌模型,并对影响成瘤率的因素进行探讨,筛选出高效简便建立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痛模型的方法.方法 用改造过的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尿道插入膀胱腔内,实验组用酸碱腐蚀的方法对小鼠膀胱粘膜进行预处理,按观察目的 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不作预处理.PBS冲洗后将MB49灌注入膀胱,构建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所有小鼠观察一般情况和肿瘤生长情况.按计划处死小鼠并解剖观察膀胱肿瘤生长情况及有无转移,取标本做病理切片.结果 病理显示膀胱粘膜已预处理的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可在膀胱部位成瘤(成瘤率100%);丝裂霉素能显著减缓膀胱肿瘤的生长(P<0=0.000,P<0.05);对照组接种肿瘤细胞后未见成瘤.结论 膀胱粘膜处理的时间以酸20 S,碱5 S较合适;简便的物理化学方法成功建立了可靠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的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为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防治研究尤其是抗癌药物的筛选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

    作者:梁中锟;张琳;胡志明;陈忠;黄鑫;石向华;谭万龙;高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新辅助放化疗(CRT)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间行腹腔镜手术+CRT的24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例(新辅助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病例24例(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和手术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新辅助组淋巴清扫数目[(7.08±6.5)枚]低于对照组[(12.5±4.1)枚],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远端切缘阳性、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联合CRT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中安全、可行,具有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手术学结果.

    作者:熊慧;余江;张策;王亚楠;胡彦锋;李国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黏附素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eae基因表达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研究其黏附作用.方法 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全基因组中扩增出eae基因,T-A克隆后,将eae插入载体pET28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重组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免疫印记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免疫荧光检测其黏附性.结果 获得了大小约2805 bp的eae片段;构建r重组载体pET28a(+)-eae,并在E.coli 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Intimin,Mr约97 000;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Intimin;大肠杆菌O157:H7多抗血清在Mr约97 000处检测出一条特异性Intimin带;Intimin可黏附在HEp-2细胞表面.结论 高纯度的重组蛋白Intimin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能与HEp-2细胞黏附,为进一步研究Intimin蛋白与宿主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彭丽娟;周勇;杨瑜;惠长野;赵卫;万成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白质损害特点与记忆功能的关系

    目的 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并分析其与记忆相关性.方法 对10例男性OSAS患者和10名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当的男性健康志愿者,测试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得分,分别行脑部DTI扫描.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前部扣带回、前部扣带、半卵圆中心、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以及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作为兴趣区(ROI),分别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WMS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组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用围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左侧海马旁同、右侧海马旁回的FA值分别为:0.444±0.025、0.776±0.028、0.154±0.021、0.152±0.017、0.372±0.022、0.351±0.029、0.501±0.029、0.434±0.045、0.338±0.029、0.360±0.022、0.167±0.027、0.177±0.0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其中右侧额叶白质与联想、理解分值、左侧半卵圆中心与再生分值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79、0.642、0.671,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的FA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的ADC值分别为:8.589±0.264、8.197±0.253、8.218±0.194、12.151±0.454、12.113±0.524、8.954±0.177、7.333±0.220、9.186±0.465×e-10mm2/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WMS分值无相关关系;而左侧额叶白质、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双侧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胼胝体膝部的ADC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OSAS病人同时存在白质和灰质损害;(2)OSAS病人记忆障碍可能是皮质、白质共同受损的结果.

    作者:张向前;陆兵勋;李涛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窒息法心脏骤停后心肌挛缩的发生规律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后缺血性心肌挛缩的发生规律.方法 通过测量Wistar大鼠心脏骤停后心脏长度、宽度的变化,分析窒息法心脏骤停后心肌挛缩的发生规律.结果 窒息法致心脏骤停后大鼠心脏均出现明显的心肌挛缩现象.在心脏骤停后4~6min心肌挛缩程度接近大.结论 窒息法心脏骤停模型大鼠发生心肌挛缩时间早.对及时复苏可能要求更高.

    作者:肖利民;桑显富;陈东升;金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兔冬眠心肌模型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

    目的 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3 d组、缺血7 d组、缺血28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模型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模型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结果 兔冬眠心肌模型于手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同时相应地出现手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冬眠心肌可通过组织局部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

    作者:赵庆斌;孙超峰;马爱群;崔长琮;吴岳;田雨灵;赵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