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智松;彭玉平;漆松涛
目的 界定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范围.方法 观察人工肛门括约肌挤压肠壁时肠壁血流灌注量改变,分析人工肛门括约肌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密切相关(R2=0.462,P=0.000),括约肌压力达到20mmHg之前,肠壁血流灌注量未发生变化,压力增加至70mmHg时,肠壁血流灌注量减少到基线的49.66%,90mmHg时,血流灌沣量减少至基线的30.02%.结论 人工肛门括约肌压力在20~70mmHg时,肠壁血流灌注量减少不到1/2,能有效避免肠缺血发牛,为人工肛门括约肌整体设计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宗海;陈飞;杨六成;李强;傅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给予Angα,Ang1-7,Angα+Ang1-7,Ang1-7+A779 10μmol/L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ock通路中Rock2(Rhokinase 2)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处理组Rock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Rock2 mRNA的表达.AngⅡ可诱导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的变化,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量.结论 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
作者:英嵩崧;李旭;黄茂梁;孟莹;张振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并检测异种骨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的生物相容性、验证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及异种骨作为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异种骨支架材料,并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分别做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各组均以人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作对照.结果 复合培养4和10 d后电镜下两种材料均见到脂肪源性间充质十细胞的存活并伸出伪足黏附在材料上:MTT法显示两组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数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与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相比,异种支架材料内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趋势与其基本一致,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异种骨支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复合构建组织化工程骨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学全;原林;杨林林;姜雪梅;杨春;余磊;戴景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克隆一个新的人睾丸特异性基因.方法 运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180197进行多组织RT-PCR验证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然后从包含该重叠群的IMAGE克隆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一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结果 新基因全长1197 bp,开放阅读框为504~806 bp,定位于6p21.1-p21.2.编码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等电点为6.81的一个蛋白,该蛋白与已知蛋白无同源性.克隆实验验证该基因阅读框完全正确,推测其可能与精子生成相关,暂命名为TDRGI(restis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 1),GenBank登录号为DQ168992.结论 电子差异展示方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用于发现人类功能新基因足行之有效的.
作者:尹光明;阳建福;蒋先镇;汤育新;何乐业;蒋志强;钟狂飙;曾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问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国内首例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IP,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结果 22例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生IP患者中,分别有83%,72%,56%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和不同程度发热.20例患者呈限制性肺功能受损和/或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和/或CT显示弥漫性浸润.71%患者于治疗12周内发病,85%患者预后良好,平均恢复时间7.5周.与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相比,8例重度肺功能损害者IP出现更早(6.6w vs 14.1 w,P<0.05);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比例较高(75%vs 54%,P0.05).结论 IP是罕见肺部并发症,干扰素治疗CHC 12周内应该加强随访.出现IP时需立即停用抗病毒治疗,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严密观察下可不需要激素治疗.肺损伤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时间有关,治疗早期(6周)出现明显肺毒性体征需要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轻肺脏损害.
作者:纪泛扑;李政霄;邓红;薛红安;刘原;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MP-24基因表达,研究其对人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2条特异性针对MMP-24基因的siRNA,转染至SKOV3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4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siRNA后,卵巢癌细胞MMP-24mRNA表达受抑制,蛋白表达降低,细胞侵袭力减弱.结论 RNAi沉默MMP-24基因可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侵袭,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途径.
作者:骆亚平;钟梅;汪丽萍;孙桂芹;黎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稳定干扰PRL-3及CDH-22基因的结直肠癌细胞株,为探讨PRL-3、CDH22及其相互作用在结直肠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 以稳定干扰人PRL-3基因大肠癌SW480细胞的克隆为基础,以靶向人CDH22基因的RNAi慢病毒再次感染该细胞株,将经慢病毒二次感染的细胞悬液通过有限稀释法制备细胞单克隆,各细胞克隆扩大培养,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细胞克降PRL-3及CDH22mRNA表达水平.结果 应用于二次感染的慢病毒悬液的滴度为8×105U/ml.综合分析荧光定量PCR结果,所获得的细胞克隆中1号克隆PRL-3及CDH22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成功建立PRL-3及CDH-22基因稳定敲低的大肠癌细胞克隆,探索同时敲低2个基因的慢病毒RNAi技术.
作者:姚娟;丁彦青;周军;柳玉红;李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新辅助放化疗(CRT)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间行腹腔镜手术+CRT的24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例(新辅助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病例24例(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和手术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新辅助组淋巴清扫数目[(7.08±6.5)枚]低于对照组[(12.5±4.1)枚],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远端切缘阳性、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联合CRT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中安全、可行,具有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手术学结果.
作者:熊慧;余江;张策;王亚楠;胡彦锋;李国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时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5例共30膝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治疗,对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并对术前情况、术中软组织平衡技术、术后效果及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0膝关节术中采用软组织松解方法,大多达到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畸形得到矫正,关节功能满意,HSS评分术前平均47.6分,出院时平均79.4分,随访6个月时HSS评分达到平均87.8分.结论 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有效矫正骨性关节炎的术前畸形,TKA后大多能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初;万豫尧;陈海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哮喘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分泌的影响,以探索RSV对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RSV组、OVA/RSV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无创肺功能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FN-γ、IL-5、IL-13水平;ELISA法检测气管灌洗液(BALF)TSLP含量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小鼠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管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 RSV感染促进哮喘小鼠呼吸道分泌TSLP增加,OVA/RSV组小鼠TSLP浓度达(2.13±0.05)ng/ml,高于其他组(P<0.01);同时促进IL-4、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增加IFN-γ分泌;0VA/RSV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明显增加;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OVA/RSV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乙酰甲胆碱浓度达6.25 mg/ml时,Penh值(318.66±50.87)明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观察显示RSV感染明显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RSV/OVA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量较高.结论 RSV感染可以增加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促进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哮喘小鼠肺部Th2炎症反应.
作者:夏虎;蔡绍曦;佟万成;骆利敏;于化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瘦素对局灶性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线拴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柃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评价神经功能状态,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比色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表达.结果 瘦素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缩小腩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LDH、MDA、NO含量,同时减轻腩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维持星形胶质细胞正常细胞形态,上调GFAP表达水平.结论 瘦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扰氧化损伤、清除自山基和调节星形胶质细胞适度增生有关.
作者:司艺玲;张金英;颜光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在Excel中编写和应用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程序.方法 应用ExeeI中if语句、sum、fact、dsum等计算函数,编写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的Excel计算程序,结合医学实例比较和评价计算结果.结果 在Excel计算程序中输人四格表资料4个数值,即可得剑确切概率法计算的各组合表P值、双侧累加概率P双、单侧累加概率P(-)或P(+)以及直接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的X2值、P值,计算结果与SAS、SPSS结果一致.结论 在ExceI中可方便、快速、正确地完成四格表资料直接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
作者:陈青山;王维;林佩贤;钟倩红;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检测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和IL-6、IL-8、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关系.方法 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男14例、女16例,ELISA分别检测IL-18、IL-6、IL-8和PGE2含量,并对IL-18和这些因子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PGE2的含量随IL-18增加有增高的趋势,IL-18的平均值(220±304)pg/ml,PGE2的平均值为(89±104)pg/ml.30例患者膝关节滑液IL-18和PGE2呈正相关关系(r=0.628,P<0.01);与此同时,IL-6的平均值为(1200±1587)pg/ml与IL-8的平均值为(5190±6024)pg/ml,表明IL-6和IL-8的增高与IL-18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人体中IL-18能促进PGE2的表达.说明IL-18可能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变性、破坏.抑制IL-18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早期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勇;江建明;杨德鸿;王凤龙;毛仲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为当地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横栏医院参加年度体检的当地沿海居民3111例,进行(SUA)血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按血尿酸水平分高尿酸血症组及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的差别.结果 ①男性血尿酸均值在(380.2±62.58)μmol/L,女性为(290.82±60.32)μmlo/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21.8%,女性17.6%,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血清尿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超重/肥胖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有聚集现象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结论 ①中山市沿海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居民知晓率较低,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以降低患病率;②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可减少当地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
作者:熊春霖;李文;陈骏;吴志良;侯庆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瘦素刺激后大鼠肾小球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含量的变化,探讨瘦素对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肾小球,分为瘦素组(以3 nmol/L瘦素刺激2 h)和对照组,采用实时PCR、Western blot检测Agt、AT1R、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瘦素刺激后肾小球Agt、AT1R和eNoS mRNA表达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2.69±0.17)、(3.77±0.16)、(2.56±0.29)倍,P=0.024,0.018,0.044],蛋白表达增加[分别是对照组(2.06±0.10)、(2.67±0.08)、(1.61±0.13)倍,P=0.021,0.015,0.032],NO含量上升(P=0.000).结论 瘦素可能直接刺激肾小球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及NO合成,参与肥胖状态下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紊乱.
作者:傅静奕;张益民;曾龙驿;张国超;翁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3 d组、缺血7 d组、缺血28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模型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模型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结果 兔冬眠心肌模型于手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同时相应地出现手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冬眠心肌可通过组织局部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
作者:赵庆斌;孙超峰;马爱群;崔长琮;吴岳;田雨灵;赵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对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健康人DC细胞表面表达的CD80、CD86的影响.方法 分离慢性HBV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对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和培养,FACS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加入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共培养后,慢性乙肝病人CD80,CD86的表达率显著增加(P=0.000.P=0.000),而健康人的CD80、CD86表达阳性百分牢改变不显著(P=0.185,P=0.118).结论 减毒耐药变形杆菌能够显著增加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正常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并不增加.
作者:王鹏;舒斯云;胡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自制α-硫辛酸缓释片(sustained-release Alpha-lipoic acid tablet.SRLA)对高血脂新西兰兔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适应性喂养,分别按喂养饲料不同分成普通饲料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SRLA(300mg/片)组3组,4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饲喂高脂饲料可致新西兰大耳白兔实验性高脂血症、胰岛素浓度增高、ISI降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脂饲料+SRLA组可显著降低新西兰大耳白兔血清TG、TC、LDL-C、血清胰岛素浓度(P<0.05).显著增高ISI(P<0.05),而对HDL-C无显著影响(P>0.05);3组动物间血糖浓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RLA对高脂饲料新西兰兔的血脂、胰岛素水平有调节作用,可预防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作者:陈协生;刘宏;季爱民;杨月莲;姚育法;孙靓;车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 30 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DM组24 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 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e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凋,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町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作者:肖厚勤;史伟;张永;梁永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82例(男66例,女16例,平均年龄12.9岁)行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病例,其中56例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22例采用显微镜下手术,2例先使用内镜行造瘘术,后改为显微镜下手术,2例采用囊肿腹腔分流.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64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4例,改善28例,无变化4例,失随访18例.术前无症状的患者,近期效果不明显.内镜组和开颅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16.8)、(143±36.0)min和19.6%、40.9%;但内经手术组有3例并发动眼神经损伤.结论 对于有症状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内镜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优于开颅手术.单纯内镜手术时可能因为双极电凝功率太大、靠动眼神经太近或脑脊液导电、热导致动眼神经损伤,手术过程应予注意.
作者:纠智松;彭玉平;漆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