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王敏

关键词:乳汁淤积, 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乳汁淤积是一种常见的产后乳房疾病,也是产褥期妇女发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乳汁淤积多生在产后2 d~4 d,系乳腺管受阻,乳汁排出障碍,淤积于腺体内形成硬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让产妇及家属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间接降低母乳喂养率,影响产妇健康及婴儿的哺乳,还可导致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增加产褥期患病率[1]。为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帮助产妇解决母喂养中的困难,寻找一种治疗乳汁淤积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8月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应用以下方法治疗[2]。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常见护理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为降低普外科护理风险发生率,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分析普外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大大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不仅降低了纠纷的发生,而且把各种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护理的安全系数。

    作者:皮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位难产2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在产科临床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0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头位难产的病因、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208例头位难产者,枕后位因素100例,枕横位84例,宫缩乏力18例,精神等其他因素6例;成功经阴道分娩者72例,成功率为34.62%;行剖宫产136例,占65.38%;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为2.88%,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2例,占10.58%;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为0.96%。结论:妊娠期间定期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胎头位置、产力等因素,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赵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0%)(P<0.05);实验组护理失误率为0%,低于对照组(15%);实验组治疗费用为(0.7±0.4万元),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尿道药物滴注结合微波热疗治疗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护理

    目的:探究经尿道药物滴注结合微波热疗治疗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患者120例,均采用经尿道药物滴注结合微波热疗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细致护理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5.00%),治疗后的患者的疼痛或不适情况、排尿异常情况都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经尿道药物滴注结合微波热疗治疗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采用细致护理的疗效更好,对患者的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傅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将是21世纪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合理用药可以大限度地提高医药资源利用率,减少药源性危害,做到优质、高效、低耗的药学服务。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水平,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给予戒烟、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大部分老年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50%。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延缓或阻断了慢性支气管炎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热依扎·阿仁哈孜;巧力盼·阿塞因哈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妊娠期营养及保健

    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孕期营养、膳食认知、心理等方面对孕妇和胎儿的重要影响,达到加强对孕期营养与保健重视的目的。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镰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48例体会

    狭窄性腱鞘炎是手外科常见病,笔者自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用小镰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锋;王华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预防癌症的膳食营养的探讨研究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环境因素在癌症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膳食作为人类接触环境的直接、常见的环境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食物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有许多致癌、致突变及抗癌、抗突变物质。饮食习惯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在于关于预防癌症的膳食营养的探讨研究。

    作者:陈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及治疗

    目的: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破裂、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性功能障碍等都是造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根据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不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抢救之后98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产科出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有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有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的分析,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几率以及产妇的死亡率,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吴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是指围手术期(即指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的一种全新理念。它革新了近100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外科手术期处理的思维和行为原则。它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得到循证医学证实的。目前我院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切除病人中开展的为成功,但其理念可用于各类手术病人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腹膜透析患者培训管理的体会

    腹膜透析是先建立腹膜透析液进出腹膜腔的通路,将腹膜透析液利用重力灌入腹膜腔,腹膜腔是由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构成的腔隙,腹膜面积很大。血内的毒素和其他物质通过腹膜上的许多小孔进入腹膜腔,排液时排出体外。

    作者:陈凤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鼻出血的护理

    一年四季中冬季相对湿度较低,干冷,取暖使屋中空气更显干燥,另外,因取暖过多燃烧煤炭,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增多,鼻腔的生理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因此鼻出血以11月居多。

    作者:刘春杰;肖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0例新生儿黄疸中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儿分别用中、西两法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中药优于西药。结论: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简便,疗效确定。

    作者:乌云代力格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因进行腹部手术引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的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清炎症变化以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血清炎症变化以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肠梗阻,缩短恢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麦喜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蒙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57例,两组进行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多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5.96%,对照组治愈率为44.64%(P<0.05)。结论:运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神经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于萨如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缝隙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在压疮护理中运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压疮护理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分级护理措施,治疗组采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的效果以及患者压疮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压疮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彭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致婴幼儿过敏反应2例

    薄芝糖肽注射液是通过深层发酵法培养出灵芝属薄树芝菌丝体并纯化分离出薄树芝的有效成分(多糖、多肽)制成的注射液。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镇静等作用,临床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等症,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现就我院近期发生的2例薄芝糖肽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何平平;张磊;田洪英;王洪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

    为了探讨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展示了基础医学在本校的本科教学中集中的师资以及教学条件,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的改革。

    作者:肖晋;迪力拜尔;倪萍;刘素辉;刘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低血糖昏迷一例

    患者女性,64岁,主因昏迷3小时于2013年3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意识不清,伴出汗,呼之不应,当地诊所化验血糖较低,考虑“低血糖”,给予输液葡萄糖治疗,半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之后精神、进食均正常,3小时前患者入睡,1小时前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急查血糖2.2mmol/L,未予治疗,急来我院,既往10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未规律服药,入院查体:T36.2℃ P 94次/分 R23次/分 BP120/80mmHg 浅昏迷,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94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稍高,巴氏征阴性,入院后头 CT 检查报告:头颅未见异常,急查血糖0.6mmol/L,考虑诊断:“低血糖昏迷”,给予50%葡萄糖100ml静推,10%葡萄糖维持静点,1小时后复查血糖2.3mmol/L,患者开始反复出现四肢抽搐,伴牙关紧闭,双拳紧握,心率升至110次/分左右,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均正常,持续葡萄糖静点,4小时后患者病情趋于平稳,未再出现抽搐,复查血糖升至7.4mmol/L,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平稳,12小时后患者复查头CT未见异常密度灶,故除外脑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测出现阵发性室速,给予利多卡因300ml静点后纠正为窦性心率,患者化验心肌酶、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胸片:心肺隔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 QT间期0.58mm,考虑心肌损伤,给予醒脑静醒脑,三磷酸腺苷、丁苯酞、依达拉奉等药物静点,化验甲功能报告:TSH 25.7uIU/ml 总T30.45ng/ml,故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明确,给予优甲乐50mg 日1次口服,持续葡萄糖静点,血糖维持在7mmol/L,于入院3天后患者神志好转,仍意识模糊,且失语,入院7天后患者停葡萄糖维持静点,复查空腹血糖正常,患者语言表达、肢体活动及精神明显好转,有阵发性失认症,复查心电图:QT间期正常范围。2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张瑞科;陈俊霞;任辉;张丽萍;董赛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