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及治疗

吴秀君

关键词:产科, 出血性休克, 临床原因, 治疗
摘要:目的: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破裂、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性功能障碍等都是造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根据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不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抢救之后98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产科出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有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有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的分析,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几率以及产妇的死亡率,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0例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调查

    目的:对200例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进行调查,并研究口服长效避孕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农村育龄妇女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进行调查,分析口服长效避孕药的使用情况。结果:37人避孕方式选择口服长效避孕药,占19.07%。其中年龄范围在30-40岁之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中专或高中及高中以上、有人工流产史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较复杂,必须加强对妇女的生殖保健教育,正确认识长效避孕药的优缺点,强化保健意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采取合理、有效的避孕方式。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了解AECOPD患者早期肠黏膜损伤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AECOPD患者和18例COPD稳定期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通气组及非通气组,定量检测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通气组低于通气组但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D-乳酸、I-FABP与CRP均呈正相关。结论:AECOPD早期存在肠黏膜损伤及通透性变化,病情越重肠黏膜损伤越重,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李轲;武焱旻;卓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65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观察患者房室大小和瓣膜的形态结构、流返部位和程度。结果: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多伴有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较少累及。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厚度与回声强度与活动度,此外还可发现瓣环钙化状况与返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冷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睾丸扭转时间与手术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发病时间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组选择我科1998年-2010年收治的80例睾丸扭转患者,对其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与采取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后两年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后12小时内手术的32例扭转复位固定患者,术后睾丸均成活,术后两年2例睾丸轻度缩小。发病后12-24小时内手术的28例患者,20例行扭转复位固定术,术后两年3例睾丸有轻-中度萎缩,8例行睾丸切除术。发病24小时后手术的20例患者,18例行睾丸切除术,2例行扭转复位固定术,其中1例术后2周出现睾丸坏死二期手术切除,1例术后两年重度萎缩。结论:12小时以内的扭转术后预后良好,均应行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12-24小时的扭转睾丸成活机率仍然较大,两种手术均有可能。24小时以上者,睾丸成活机率小,且成活睾丸术后萎缩发生率高,总体预后不良,建议行手术切除术。

    作者:戢金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2年参加无偿献血者38350人以献血次数分为初次献血组、两次献血者、多次献血组,比较分析各组血液检测情况。结果:总体不合格率3.05%,重复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初次献血组,且三次及以上献血组优于两次献血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是低危献血人群,应加大重复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陈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石嘴山市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吸毒人员长期服用美沙酮后治疗效果。方法:按照《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手册》内容要求进行。结果:了解吸毒服用美沙酮后血液传播疾病、社会功能恢复及对治疗效果评价,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结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有效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吸毒行为,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促进了吸毒人员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李福强;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影响效果。方法:本文抽取了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8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然后对实行心理干预的初产妇干预前后心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前后比较得出,干预后的治疗结果相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均小于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和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胶南市1990-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胶南市1990~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胶南市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6018例,平均发病率为30.97/10万。男、女性别发病之比为2.16:1。发病年龄组以0~9岁发病率高(36.26/10万),其次为10~60岁年龄组(31/10万),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低(23.25/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小学生、工人、其他职业,分别占47.08%、23.50%、11.32%、18.1%。结论: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男性农民和学生为主,近几年发病率又有所反弹,应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同时加强乙肝和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屏障,逐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控效果。

    作者:刘晓芬;赵金亮;于式德;马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的改变情况。结果:用微波和LEEP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治疗所有的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患治愈率均为100%,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和95%,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分别为33%和89%。结果显示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情况显著,可达到97%的治愈率,而用微波治疗的治愈率为仅为68%。因此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较为合适,而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用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且患者血流量少,伤口愈合时间较短等特点。所以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首选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而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则较为合适。

    作者:孔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青年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1所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方式将其划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患者各计60例,针对两组患者胃癌基本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与对比。结果:从胃癌临床表现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腹痛、腹水,老年组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上消化道出血、贫血;从肿瘤发病部位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发病多集中于胃窦部位,老年组集中于胃底贲门部位。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及老年人胃癌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实践中应通过应用胃镜的方式提高确诊率,及时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与心理应激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机体以糖代谢为主的代谢紊乱。而心理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心理有害刺激时所处的一种状态,此状态的基础是体内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应激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就糖尿病与心理应激之间的相关性做一阐述。

    作者:孙亚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规范服药指导对痛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服药指导对痛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家庭医生接诊痛风患者106例,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自行按医嘱服药,观察组给予规范服药指导。随访6个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尿液和血液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及血液及尿液转阴情况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液及血液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服药提高了痛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减轻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周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肩关节周围炎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刺疗法、康复护理五种综合治疗。结果: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临床治愈18例,好转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毛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天门手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开天门手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5mg 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予氟桂利嗪胶囊5mg 每晚1次口服+每天1次开天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总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治疗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1±2.4)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2±1.7)天,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嗜睡、疲乏症状。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天门手法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安全有效,方便操作,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申梅;梁益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平衡膳食观谈素食

    动物性食物摄食过多,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完全素食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平衡膳食、合理的调配健康饮食模式、营养和结构才能把握健康之道!

    作者:王丽君;朱福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静脉置管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并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良好的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和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各种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保证深静脉置管在这些病人的有效应用。结论: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可保证病人置管的安全性,可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李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光子嫩肤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光子嫩肤仪器,对62例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每位患者治疗4-5次,间隔3-4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麻醉,治疗完成后不需包扎。结果:使用光子嫩肤仪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皮肤色素基本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仅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8.7%。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色素沉着的方法。

    作者:李峥;张兵;李巍;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年病人手术病人及上呼吸道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采用B 型超声诊断的方法的具体效用,分析诊断的结果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了B 超检查,在经过了手术治疗之后,分析总结B超诊断的有效性和正确率。结果:在本组患者中,诊断正确39例,占90.7%,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有各自不同的声像学表现。结论:B 超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价值很高,操作也较为的简单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诊断的结果非常的准确,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法,只要医务人员能够合理科学的使用,动态观察,就一定可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褚梅德;崔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消心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消心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同时合用消心痛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硝酸甘油加入5%葡萄糖中静点,观察两组心电图变化及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B组70.6%(P<0.05),心电图的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消心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