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曹峻岭;张安;张增铁;陈静宏;宋红星
目的 回顾分析C-D Horizon、TSRH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矫治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3年8月~2006年1月间运用C-D Horizon、TSRH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2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包括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及退变性脊柱侧凸.采用前后路联合矫形或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方法.术后随访1~2年(平均16个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术前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效果对比分析并通过C7椎体中点距骶骨中心垂线的距离来分析躯干平衡的重建.并随访术后疼痛是否缓解及功能恢复.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外观矫形效果明显.侧凸术后主弯矫正率平均61.2%.末次随访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5.2°.C7中点距骶骨中心垂线由术前平均2.3 cm矫正为术后0.19cm.18例腰背疼痛的患者中16例术后得以缓解,24例患者术后参加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 C-D Horizon、TSRH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脊柱侧弯可得到冠状面上较高的矫正率、重建躯干平衡,有效矫正脊柱侧弯,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庄勤林;朱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在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和表达状态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用FISH技术对66例IHC检测结果为HER-2基因过度表达(3+/2+)和低表达或无表达(1+/-)的乳腺癌石蜡切片进行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结果 用FISH技术检测42例IHC结果显示HER-2基因过度表达(3+/2+)的标本,31例显示HER-2基因扩增,11例无扩增.检测24例IHC检测显示HER-2基因低度表达或无表达(1+/-)的标本,均未显示HER-2基因扩增.两组之间比较,Kappa系数为0.672,P<0.001,显示两项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另外.用FISH技术检测到部分病例显示17号染色体多体性,并且该多体性在HER-2高表达(3+/2+)的病例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或无表达(1+/-)的病例(x~2=4.688,P=0.03).结论 FISH和ICH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HC可作为HER-2基因扩增和表达状态检测的筛查手段.FISH技术可以作为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17号染色体多体性的确诊手段.
作者:潘小英;郜红艺;张佳立;傅文婷;刘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同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分别与100μg/ml HDL或100μg/ml ox-HDL温育24 h.设PBS为对照组.采用RT-PCR、液体闪烁计数法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BCA1的mRNA水平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功能.结果 HDL组及ox-HDL组的ABC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较埘照组增高58%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x-HDL组较HDL组的胆同醇流出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HDL可显著上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ABCA1表达并介导内皮细胞胆固醇流出;HDL经氧化修饰后对ABCA1表达的上调作用减弱.引起内皮细胞胆同醇外排障碍,是HDL氧化修饰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李公信;刘苋;徐琳;缪绯;刘映峰;赵欢;张紫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包涵体复性后可溶性的预测方法,区分复性类型,提高复性效率.方法 利用可溶性预测模型对43个疾病相关重组蛋白的表达进行预测,并采用双变性-复性方法对表达形成的包涵体进行复性.结果 预测有可溶性表达倾向的14个蛋白表达的包涵体.复性后均收率高、可溶性好.预测为高不溶性表达倾向的29个蛋白.表达的包涵体复性后高收率与低收率并存,对这两种收率包涵体特性的统计学分析显示理论等电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溶性预测模型叮以应用于区分包涌体复性类型,预测复性后蛋白可溶性,为提高复性效率提供了新方法.同时提示蛋白的理论等电点在模型应用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颞;王菊芳;冯延叶;杨忠;马骊;王小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 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 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C外,其余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控制负压在-30~60mmHg),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及超滤.10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 71例患者ECC时间45~206(116.1±3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2(58.5±23.6)min,ECC转流中尿量200~1900(825.5±447.5)ml,超滤液量800~4800(2571.1±885.9)ml,9例患者ECC液体量为零平衡,58例患者ECC液体量为负平衡200~2100(835.8±524.0)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0.1±5.3)h,术后24h引流量80~680(217.5±167.8)ml,全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机器人心脏手术必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技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手术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加利;李佳春;高长青;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Notch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食管鳞癌新生毛细血管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8例正常食管组织的Notc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毛细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otc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不同的分化程度中有差异(P<0.05),但在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无明显差异(P>0.05).VEGF和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otch1与VEGF为负相关关系.结论 Notch1在食管鳞癌中可能为抑癌基因;在早中期食管鳞癌中可能是主要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其的异常低表达可能是引起VEGF和MVD异常高表达的原因之一.Notch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新生毛细血管中可能有关键作用.
作者:苏春华;何裕隆;陈振光;雷艺炎;邹健勇;钟佛添;罗红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填写Kupperman Index量表(K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450例社区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未绝经妇女WHOQOL-BREF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已绝经妇女(P<0.05);KI<15分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及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六个方面得分多于KI≥15分组(P<0.05).结论 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下降,心理状况更加恶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更年期妇女身体症状,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黄月婵;陈秀廉;邬素珍;朱东方;庞俏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筛选适合分离和纯化溪黄草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T艺参数.方法 以吸附及解吸率为指标考察8种型号的树脂,确定纯化溪黄草黄酮的佳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分析考察该树脂分离、纯化溪黄草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HPD100吸附率及解吸率均高于其他7种树脂.其具体工艺条件为:控制上样浓度4.56 mg/ml流速0.5 ml/min,上样体积6BV,洗脱剂浓度80%,洗脱剂用量17倍体积.结论 HPD100型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纯化溪黄草总黄酮效果良好,总黄酮浓度可达近85%.
作者:王妍;王勇;翁凤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透皮促进剂对氯胺酮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家兔18只,按20 mg/kg氯胺酮量给予不同处方组成于脱毛处皮肤,各处方组成(W/W):氮酮组(5%氯胺酮+2%氮酮+卡波姆971)、薄荷醇组(5%氯胺酮+2%薄荷醇+卡波姆971)、混合组(5%氯胺酮+2%氮酮+2%薄荷醇+卡波姆971).给药后抽血检测氯胺酮血浆浓度,测定后肢电刺激痛阈.结果 混合组各时点氯胺酮血药浓度均高于薄荷醇组和氮酮组(P<0.05),在60、90 min两时点家兔痛阈值亦高于后两组(P<0.05).结论 氮酮与薄荷醇的复配体系对氯胺酮的促透作用为显著.
作者:王刚;李文成;马仁强;李智明;钟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荷瘤裸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接种Eca-109细胞建立人食管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光动力治疗组(给予HpD及光照),单纯照光组(仅给予光照),单纯光敏剂组(仅给予HpD)及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HpD24h后前两组行光照(光能量密度为120J/cm~2),3d后处死所有裸鼠并检测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并HE染色观察.结果 HpD-PDT组与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的MDA含量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而后3组之问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HpD-PDT组与空白对照组闻caspase-3蛋白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HE染色仅HpD-PDT组可见大片均质红染的坏死物.结论 HpD-PDT对人食管癌荷瘤裸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光照产生单态氧直接损伤肿瘤细胞并在过氧化反应中产生MDA.其凋亡途径中caspase-3可能未激活,即其凋亡途径可能是不依赖caspase-3通路的.
作者: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渡;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表达和纯化带多聚组氨酸(6×His)标签的人LINGO-1胞外段(hLINGO-1_(aa76-319))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源性抗hLINGO-1_(aa76-319)的多克隆抗体(pAb).方法 利用PCR从pCMV-SPORT6获得hLINGO-1_(aa76-319)编码序列,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hLINGO-1_(aa76-319);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6×His-hLINGO-1_(aa76-319)融合蛋白,经Ni-NTA螯合树脂纯化,纯化蛋白免疫新两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Protein A Sepharose柱纯化获得多抗,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30a(+)-hLINGO-1_(aa76-319)原核表达载体,原核蛋白hLINGO-1_(aa76-319)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高水平表达,通过复性与亲和层析获得纯度在90% 以上的hLINGO-1_(aa76-319)蛋白,蛋白浓度为4600 mg/L,制备的抗hLINGO-1_(aa76-319)多抗效价高达1:1.6×106,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 获得高纯度hLINGO-1_(aa76-319)蛋白并成功制备特异性pAb,为进一步研究LINGO-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吕俊;鲁辛;徐如祥;姜晓丹;胡昌辰;蔡颖谦;杜谋选;邹雨汐;秦玲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高度等护理教育中开设<护理信息学>课程的可行性.方法 对选读<护理信息学>课程的306名学生从对开课的必要性,护理信息量学的内容及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调研.结果 大学生对护理信息学的认可度显著高于不认可的学生(P<0.01).结论 在大学里实施护信息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便于把握就业机会及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作者:刘立捷;施盛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支气管堵塞管(BB)行左下肺叶隔离与左双腔支气管导管(DLT)行右单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肺内分流(Qs/Qt)和氧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方法 拟行左侧削胸下段食管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成BB组和DLT组,每组各18例.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诱导后,BB组插入ID8.0单腔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9FrCoopdech BB置入左下肺叶支气管,DLT组插入左DLT.两组均作双肺间歇正压通气,20 min后摆放有侧卧位,DLT组行右单肺通气,BB组对堵塞管套囊充气行右肺和左上肺叶通气.于双肺通气后20min(T1),右单肺通气或右肺和左上肺叶通气后20min(T2),开胸见左肺或左下肺叶完全萎陷后(T3),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前(T4)抽取足背动脉血及右心房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并请手术医生在开胸后即刻评价术野清晰度.术后第1天作动脉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野评价,各时点pH、PaCO_2、血红蛋白,T1的Qs/Qt、PaO_2、PO_2、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在T_2~T_4时点,BB组的Qs/Qt低于DLT组,PaO_2、PO_2、氧合指数高于DLT组(P<0.05或0.01).BB组术后无肺不张病例,DLT组有2例发生左下肺不张.BB组术后第1天的PaO_2、氧合指数高于DLT组,术后住院天数比DLT组短(P<0.01).结论 支气管堵塞管行左下肺叶隔离能在左侧剖胸下段食管手术中减少患者的肺内分流、改善术中术后的氧合.
作者:叶靖;古妙宁;张朝群;蔡开灿;蔡瑞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tfiaibi为代表的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 31例经铂类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应用getfinibi 250mg/d治疗,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对接受gefitinib治疗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EGFR酪氨酸激酶域基岗突变检测.结果 31例标本中共检测出12例基因突变.4例为19号染色体缺失突变,其中3例为2235~2249核苷酸缺失造成E746-A750氨苷酸改变,1例为2240~2257核苷酸缺失,造成L747-P753imsS氨苷酸改变.8例为21号染色体错义突变,均为L858R变异(T>G).经gefitinib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组的客观有效率达66.7%,疾病控制率达100.0%,均高于无EGFR基因突变组(分别为10.5%、15.8%)(P(0.05).结论 getfinibi靶向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明显,gefitinib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高,因此,EGFR酪氨酸激酶域突变检测可作为患者应用getinibi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靶向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探讨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端粒酶hTERT基因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重组pSuper-retro-puro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转染组),设立正常培养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阴性对照组)和pSuper-retro-puro质粒转染的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空白对照组).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MTT实验及琼脂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等.结果 成功构建pSuper-retro-puro-TERT RNAi#1、#2 质粒并转染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转染后细胞端粒酶活性较转染前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显示.MCF-7及MDA-MB231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较阴性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表明MCF-7和MDA-MB231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RNAi技术特异性干扰hTERT基因mRNA表达可显著下调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可导致细胞增殖能力的减弱.以端粒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祥厦;姚陈;张辉;王三明;王深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滴鼻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由尾静脉注射给予红霉素微球,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微球(高、中、低剂量组),进行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斑片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粘膜水肿,细支气管变厚而管腔变窄.乳糖酸红霉素及红霉素微球治疗组高、中剂量组细胞界限较清晰.病理变化不明显.RT-PCR检测结果为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索治疗组、红霉素微球治疗组均为阳性.结论 该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可行,红霉素微球能减轻支原体对肺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晓虹;龚铭;李桃;蒋文玲;刘婧;杨占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一种由β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的HbK复合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家系及其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方法 用美国Helena公司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各区带定量分析和反向点杂交-RDB法进行β地贫基因联合检测,对家系及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先证者为异常HbK复合B珠蛋白基因ⅣS-Ⅱ-654突变双重杂合子,临床表型为中间型β地贫.父亲为β-珠蛋白基因ⅣS-Ⅱ-654突变杂合子,母亲为异常HbK杂合子,再次妊娠行产前诊断的胎儿为异常HbK杂合子,母亲和胎儿地贫基因型正常,建议保留胎儿.出生后8个月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对β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和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家庭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预防中间型β地贫患儿出生.采用电泳技术联合β地贫基因检测技术,可在产前诊断中解决同类问题.
作者:陈冬;李萍;葛艳芬;林婷;郑洪;李运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针对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HDGF基因表达的肺腺癌细胞株,检测干扰效率.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肺腺癌细胞株SPC-A-1、10例肺腺癌组织和其配对的癌旁肺组织HDGF基因表达差异.构建shRNA-HDGF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序列的正确性.随后用脂质体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入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稳定表达siRNA-HDGF的细胞株单克隆细胞株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筛选干扰效率高的细胞株.结果 HDGF基因在腺癌细胞株SPC-A-1和肺腺癌组织明显高表达.测序证实,构人慢病毒载体中shRNA序列正确.一共筛选了5个siRNA-HDGF细胞株.与对照载体和单纯细胞株相比,高干扰HDGF表达的效率为75%.结论 HDGF基因在肺腺癌细胞株及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针对HDGF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在其导人肺腺癌细胞株后能稳定干扰HDGF基因的表达.
作者:孟婕;曹立明;胡成平;郑智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广东省病理读片会疑难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疑难病例读片重点与难点;并与10年前的读片资料比较.方法 对2004年9月~2008年7月广东省疑难病例在网上有详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选择病例共219例,肿瘤性病例207例(207/219,94.6%),非肿瘤性病例12例(12,219,5.4%).在肿瘤性病例中,仍以间叶组织来源(68/207,32.9%)、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9/207,14.0%)、神经组织肿瘤(20/207,9.7%)为重点,但不容忽视卵巢来源的肿瘤;在非肿瘤性病变中,应注意代谢性疾病的出现.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79.4%,81/102),且逐年提高.结论 间叶组织、淋巴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仍是读片的重点及难点;读片会符合诊断率的提高与新技术的应用和免疫组化的广泛推广及每月定期举行的疑难病例读片密切相关.
作者:周洁;赵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阻滞平面和范嗣的影响,评价妊娠是否能提高硬膜外麻醉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方法 将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和子宫或卵巢切除的病人50例,分成妊娠手术组和非妊娠手术组.每组各25例.两组分别测试患者的头侧和尾侧平面,并在随后的5、10、15、20和25 min及采用相同的电刺激方式.测试患者右侧L2、S1和S3区域的痛觉消失阈值.结果 两组间患者体质量、向头侧扩散平面及向尾侧扩散平面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运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L2、S1和S3区的疼痛阈值或线性回归斜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组内S1和S3区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L2,妊娠组L2和骶区的线性回归斜率也有显著性差异,痛阈和时间正相关.结论 妊娠不能提高硬膜外麻醉下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
作者:冯春;武庆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