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李萍;葛艳芬;林婷;郑洪;李运雄
目的 对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填写Kupperman Index量表(K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450例社区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未绝经妇女WHOQOL-BREF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已绝经妇女(P<0.05);KI<15分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及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六个方面得分多于KI≥15分组(P<0.05).结论 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下降,心理状况更加恶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更年期妇女身体症状,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黄月婵;陈秀廉;邬素珍;朱东方;庞俏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病例中VEGF-C、C-erbB-2、p53、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60例乳腺癌中VEGF-C、C-erbB-2、p53、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38.3%、46.7%、48-3%、53.3%,VEGF-C、C-erbB-2表达率同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呈正相关(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基因表达与C-erbB-2表达有显著性相关(P<0.05);p53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相关(P<0.05);ER、PR阳性表达率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VEGF-C.p5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C、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促进乳腺癌的转移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检测VEGF-C、C-erbB-2、p53、ER、PR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傅建民;石剑;周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GCS)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对改善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SARS病例225例,氧合指数(OD作为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判别指标,治疗有效的标准是治疗后OI较治疗前上升20%以上.结果 59.56%(134/225)的SARS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所有病例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治疗前OI的平均水平为237.08 mmHg,治疗后OI的平均水平为335.08 mmHg,平均升高110.26mmHg,升幅为46.41%;GCS每日体质量用量1~3mg/kg、每日用量160-240mg、累计用量1000~2000mg组的治疗效果好;GCS应用疗程为8~14 d的治疗效果好.结论 在SARS治疗中,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减轻患者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疗效.比较适宜的静脉给药方法为:每天用量1~3 mg/kg或160~240 mg/d,累计治疗8-14 d,累计用量控制在1500mg左右.
作者:贾卫东;邓西龙;唐小平;尹炽标;张复春;杨湛;方积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滴鼻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由尾静脉注射给予红霉素微球,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微球(高、中、低剂量组),进行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斑片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粘膜水肿,细支气管变厚而管腔变窄.乳糖酸红霉素及红霉素微球治疗组高、中剂量组细胞界限较清晰.病理变化不明显.RT-PCR检测结果为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索治疗组、红霉素微球治疗组均为阳性.结论 该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可行,红霉素微球能减轻支原体对肺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晓虹;龚铭;李桃;蒋文玲;刘婧;杨占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倍美力和坤泰胶囊对绝经早期妇女生存质量的影响.并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将绝经早期的绝经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倍美力组(0.3 mg/d与0.6mg/d交替使用,n=29)和坤泰组(4g/d,n=28),疗程1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评价绝经期生存质量,并采用等级尺度法提取效用值以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无差异(P>0.05);而各组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1年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坤泰起效晚于倍美力;倍美力组和坤泰组的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分别为13581.45元/年和25105.12元/年.增量成本效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表明坤泰组的花费高于倍美力组.符合方案集分析与意向性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低剂量倍美力和中成药坤泰均可有效改善绝经早期的绝经后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但1年内服用坤泰成本较高.
作者:周玲玲;许良智;刘宏伟;张静;刘颖;刘晓芳;唐柳林;庄静;刘小先;乔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RNA检出率与人群年龄分布和病程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州地区新型甲型H1N1临床病例共248例,对151例进行病程动态咽拭子采样833份,统计分析患病人群年龄分布和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不同病程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INl流感病毒RNA的检测,并采用趋势x~2检验探讨标本阳性率与不同发病时间的关系.结果 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主要集中在10~20岁(57.26%)和20~30岁(22.18%)两个年龄段.对咽拭子标本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进行趋势x~2结果显示标本阳性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下降(x~2=9.784,P=0.002).讨论此次研究表明新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中,且有长可达10天以上的病程,标本阳性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下降.
作者:白志军;吴新伟;伍业建;李美霞;许杨;谢华萍;陈艺韵;蒋力云;刘于飞;李铁钢;杨智聪;王呜;狄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毒素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nterleukin-2-pseudomonas exotoxin66,IL-2-PE66)对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疗效.方法 建立小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36只鼠随机分为IL-2-PE66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临床观察两组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并在术前及术后第10、15、25、35天分别取出鼠眼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收集外周血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数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31.2±2.9)d和(15.8±2.1)d,术后第1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比率分别为(1.26±0.23)和(2.01±0.23),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201±18.2)和(286±16.8). 结论 IL-2-PE66可推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有明显减少外周血中辅助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作用;并能减弱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提示IL-2-PE66是一种高特异性的免疫抑制剂.
作者:吴京;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764篇PACS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ACS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定3个阶段;地区发文分布不均衡:高产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少,作者合作意识强,机构合作待加强;PACS研究核心期刊已经形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欠缺.结论 我国PACS研究与开发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当务之急是加强HIS、DICOM、网格技术在PACS中的应用研究.加强PACS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为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进程,实现远程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草贤;郭文明;周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检测DNA-PKcs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成克隆实验分别测定肺腺癌细胞株A549、H1299照射后的剂量.存活曲线,Western blotting及DNA-PK活性分析法检测两株细胞中DNA-Pkcs的含量与活性.分析放射敏感性与DNA-PKcs的关系.结果 成克隆实验结果显示:肺腺癌细胞H1299较A549放射更敏感,SF2分别为A549:0.7412,H1299:0.2473.Western-blot显示A549和H1299积分光密度比值分别为:3.29±0.44、0.50±0.17,A549中DNA-PKcs的表达更高(t=10.37,P<0.001).DNA-PKcs活性检测结果为A549:8.29±1.37.H1299:2.47±1.09(t=5.76,P=0.005).结论 放射敏感性不同的肺腺癌细胞株中DNA-Pkcs的表达不同.提示DNA-PKcs可能是影响肺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岑伟健;潘焱;李伟雄;杨素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正常人及急性白血病和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探讨急性白血病贫血发生机制.方法 ELISA法测定急性白血病59例的血清EPO水平,包括伴中重度贫血患者44例(12例初治患者,13例完全缓解伴贫血患者,19例骨髓抑制期患者)和15例完全缓解非贫血患者.另测定中重度缺铁性贫血15例及12例正常人对照血清的EPO水平.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EPO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组、骨髓抑制组、完全缓解伴贫血组E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和缺铁性贫血组(P<0.05).初治组、骨髓抑制组、完全缓解伴贫血组之间EP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缓解贫血组EPO水平高于完全缓解非贫血组(P<0.05),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急性白血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0.697和-0.970,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中重度贫血急性白血病患者EPO与Hb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白血病患者EPO合成机制完整,EPO水平除与Hb水平和缺氧有关外,主要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相关,骨髓红系造血缺陷是产生贫血主要原因.
作者:苏娜;柳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在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和表达状态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用FISH技术对66例IHC检测结果为HER-2基因过度表达(3+/2+)和低表达或无表达(1+/-)的乳腺癌石蜡切片进行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结果 用FISH技术检测42例IHC结果显示HER-2基因过度表达(3+/2+)的标本,31例显示HER-2基因扩增,11例无扩增.检测24例IHC检测显示HER-2基因低度表达或无表达(1+/-)的标本,均未显示HER-2基因扩增.两组之间比较,Kappa系数为0.672,P<0.001,显示两项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另外.用FISH技术检测到部分病例显示17号染色体多体性,并且该多体性在HER-2高表达(3+/2+)的病例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或无表达(1+/-)的病例(x~2=4.688,P=0.03).结论 FISH和ICH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HC可作为HER-2基因扩增和表达状态检测的筛查手段.FISH技术可以作为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17号染色体多体性的确诊手段.
作者:潘小英;郜红艺;张佳立;傅文婷;刘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联合肿瘤问质治疗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照组(A组)20例肝癌患者行单纯TACE治疗,实验组(B组)20例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肝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单向扩散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A、B组手术后1周CD3、CD4及CD4/CD8升高,两组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术后比较,除CD8外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术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有所升高.A组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除C3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TACE治疗肝癌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影响较小:联合瘤内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注射肿瘤间质治疗的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全毅;刘建刚;蔡悦成;张积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一种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聚合物修饰铂金微弹簧圈表面,考察其表面特征及VEGF缓释性能.方法 将4COOH-P(DLLA-co-TMC)聚合物溶液涂覆铂金微弹簧圈.固定肝素,利用肝素与VEGF的特异作用实现负载和控制释放VEGF.扫描电镜观察铂金微弹簧罔的表面结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微弹簧圈表面的VEGF缓释性能.结果 铂金弹簧圈表面成功涂覆4COOH-P(DLLA-co-TMC)聚合物,通过聚合物的肝素化.使VEGF负载于铂金微弹簧圈表面,VEGF的释放量在测试周期内呈现明显的积累递增趋势,整个过程无明显的突释期.结论 利用共聚物4COOH-P(DUA-co-TMC)可实现在铂金微弹簧圈表面负载和控制释放VEGF的目的 ,赋予铂金微弹簧圈一定的生物活性.
作者:汪求精;孙新林;姬斌;祝爱萍;全大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和Boyden趋化小室测定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观察塞来昔布对Tca8113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和20 μmol/L塞来昔布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迁移数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减弱.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处理Tca8113细胞24 h后,其与包被Fn基质胶表面上的黏附情况呈剂量依赖天系,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Tca8113细胞在基质表面的黏附显著降低.结论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具有抑制Tca8113细胞迁移的能力,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霍秋菊;李伟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手术中急性失血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比较7.5%的盐水与6%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后恢复血容量的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术中出现急性大量失血的病人60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病人大量失血后迅速在5 min内输注7.5%的盐水4 ml/kg,B组30例,病人大量失血后迅速在5 min内输注6%的羟乙基淀粉4 ml/kg.观察并记录麻醉后(t0)、出血后(t1)、输液后5min(t2)、15min(t3)、30min(t4)、术毕(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值.检测记录麻醉后(t0)、出血后(t1)、15 min(t3)、术毕(t5)的血红蛋白含量(Hb)、血球压积(Hct)、Na~+和K~+浓度.结果 比基础值相比较,两组病人失血后HR、STVR显著增加,MAP、CO明显降低(P<0.05),输注7.5%的盐水后MAP、CO显著增加,HR、STVR明显降低(P<0.05),达到与基础值相当,并维持这一水平至研究结束.同一时间点两组各监测值相近(P>0.05).与出血前相比,两组病人外周血HB、HCT在注射液体后15min、术毕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注射7.5%的盐水15min后血浆Na+浓度增加(P<0.05),术毕时下降与基础值接近(P>0.05).胶体注射后各监测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小剂量注射7.5%盐和6%的胶体均是及时有效恢复血容量的方法.
作者:唐江华;林世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 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 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C外,其余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控制负压在-30~60mmHg),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及超滤.10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 71例患者ECC时间45~206(116.1±3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2(58.5±23.6)min,ECC转流中尿量200~1900(825.5±447.5)ml,超滤液量800~4800(2571.1±885.9)ml,9例患者ECC液体量为零平衡,58例患者ECC液体量为负平衡200~2100(835.8±524.0)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0.1±5.3)h,术后24h引流量80~680(217.5±167.8)ml,全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机器人心脏手术必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技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手术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加利;李佳春;高长青;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供肝的应用,并探讨老年大鼠肝移植供体年龄限制.方法 采用肝动脉重建二袖套原位肝移植技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均为雄性Wistar大鼠,受体鼠龄均为5月,根据供体鼠龄分组,A~E组供体鼠龄分别为5、17、20、23、26月,每组12例.检测术后第1、3、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术后3月存活率.结果 B、C和D组肝移植术后第1天和第3天ALT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7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恢复延迟,肝功能于术后第7天趋于稳定.老年大鼠移植肝植入前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轻度肝纤维化,老年大鼠肝细胞数目减少,脂褐素数量增加.E组术后ALT增高(P<0.05),肝功能损伤不可恢复,3月存活率为0.结论 供体年龄是影响老年供肝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鼠龄低于23月的老年大鼠移植肝可恢复功能.
作者:许赤;易慧敏;傅斌生;李华;张彤;陈规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荷瘤裸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接种Eca-109细胞建立人食管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光动力治疗组(给予HpD及光照),单纯照光组(仅给予光照),单纯光敏剂组(仅给予HpD)及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HpD24h后前两组行光照(光能量密度为120J/cm~2),3d后处死所有裸鼠并检测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并HE染色观察.结果 HpD-PDT组与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的MDA含量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而后3组之问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HpD-PDT组与空白对照组闻caspase-3蛋白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HE染色仅HpD-PDT组可见大片均质红染的坏死物.结论 HpD-PDT对人食管癌荷瘤裸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光照产生单态氧直接损伤肿瘤细胞并在过氧化反应中产生MDA.其凋亡途径中caspase-3可能未激活,即其凋亡途径可能是不依赖caspase-3通路的.
作者: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渡;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自体血栓性家兔局部脑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采用家兔自体动脉血栓,经颈外动脉插管栓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性梗死.利用临床观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HE染色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醒来可观察到家兔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大脑中动脉阻塞6h以后TTC染色均证实脑梗死存在.HE染色后,光镜观察可见:脑梗死灶的病理变化有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的现象.对照组未出现以上症状及病变.结论 往家兔颈内动脉导人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接近临床局灶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能够既简便又稳定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此模型对研究脑血管病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有着切实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燕;杨佩钢;余琦;张春芳;朱红;杨鹏辉;刘恩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输血工作中常见由Rh 血型系统引起配血不合问题,现将1例多次输血产生抗-c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报告如下.
作者:尧春茂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