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伤科整复病人的护理指导

吕洪清

关键词:骨伤科, 整复, 骨伤病人, 正中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肢端, 症状, 血液回流, 人的精神, 皮肤感觉, 踝关节, 骨折部位, 功能锻炼, 处理, 足下垂, 止痛剂, 腿外侧, 足趾, 足背
摘要:骨伤病人具有病程长,行动不便及思想顾虑多等特点,因此对病人的精神、饮食、起居等都要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是受伤口的肢体整复石膏或夹板外固后,部分参与运动的骨骼、肌肉和关节被包围起来,病人怕移动位置,不敢活动,使病程延长,甚至造成残疾;所以,及时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非常必要。1抬高患肢抬高患肢,使整个伤肢超过心脏水平,末端高于近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如发现肢端皮肤苍白火青紫,高度肿胀,局部发凉,肢端动脉搏动微弱等情况,应及时找大夫处理。同时注意有无神经损伤,如桡神经损伤,可见垂腕正中神经损伤,呈猿手状;尺神经损伤,典型爪形畸形;腓总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踝关节及足趾不能背伸,足不能外翻,小腿外侧、足背、拇指及2、3、4趾背侧皮肤感觉消失。按照骨折部位如出现上述相应的症状或感觉麻木、剧痛,用一般止痛剂无法缓解症状等现象应立即处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方法:92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等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为快捷有效,可提高其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3例

    目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的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2个月~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3例患者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均在降部外侧,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饱胀感等消化系统疾病,还出现腹部包块、反复黑便症状。采用手术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切缘均阴性;采用内镜和CT进行辅助检查。手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肠瘘、胆瘘及胰腺炎并发症,经治疗后出院。结论:对十二指肠降段外侧间质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方式,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恢复较快,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作者:艾比拜·依明;艾克白尔江·艾尼瓦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对比

    目的:对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适应证等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病人238名,设该组为钬激光组;抽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28名泌尿系结石病人作为气压弹道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适应症等。结果:钬激光组中上尿路、中尿路结石的比例分别为28.6%、31.9%,明显比气压弹道组的9.4%、20.3%要高出许多,钬激光组下尿路结石比例为39.5%,气压弹道组为70.3%,钬激光组比例明显更低。通过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的病人合并输尿管道狭窄、肾功能异常、肾积水和输尿管息肉的比例明显比气压弹道组更高。钬激光组病人的结石大直径>20m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7.7%,比例明显比气压弹道组的14.1%要高。两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泌尿系结石治疗或者通过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钬激光碎石术的适应证比气压弹道要广泛。

    作者:艾尼瓦尔·阿不都卡德尔;艾科拜尔江·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COPD及肺心病急性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发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31例COPD、肺心病并发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分成两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器官衰竭发生率依次为肺、心血管、脑、肾、肝、胃肠、血液;两组各器官衰竭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肺心病急性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状况,总结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患者未来健康恶化的风险。

    作者:冯玉华;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患者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手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感染。结论: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何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指导,溶栓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和综合护理,显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丽华;沈德红;杨通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侧裂岛叶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侧裂岛叶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因高血压致基底节区出血的36例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治疗的经过和疗效。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侧裂岛叶入路进行基底节区血肿的清除,观察患者的血肿清楚率和预后。结果:术后1d CT扫描,血肿完全清除20例(55.56%),血肿残留小于5ml左右7例(19.44%),残留5ml-10ml之间5例(13.89%),残留大于10ml小于20ml共计4例(11.11%)。术后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33%。术后短随访6个月,常随访1.5年,按GCS评分标准评定:Ⅰ级4例(11.11%),Ⅱ级14例(38.89%),Ⅲ级14例(38.89%),Ⅳ级3例(8.33%),Ⅴ级1例(2.78%)。结论: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下治疗基底节区血肿,血肿清除率较理想,死亡率较低,术后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作者:佘万鹏;任晓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率与高血压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于心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探讨心率的控制对于血压的控制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患者,所有患者门诊测血压为正常范围,分别记录其血压及心率情况,根据心率分组,分别随访3年,记录其血压变化情况。并对近15年来于我院治疗保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其既往来诊时的心率记录情况分每分钟低于80次组及每分钟不低于80次组,分别记录各组中冠心病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冠心病)及全国死亡率情况。结果:随着心率的增快,血压增高的比例增加,并且死亡率增加。结论:心率过快,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并增加死亡率。

    作者:鲁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芬与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瑞芬与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需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予以瑞芬(观察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HR、疼痛计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HR优于对照组,疼痛计分在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却在术后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和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与老年患者的麻醉处理各有利弊,前者影响HR明显,后者影响精神程度更大,是否可以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张应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民族中职生儿科实习前的强化训练

    中专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如何快速进入角色,尤其是儿科专业的实习生,所面对的群体不同,需进行实习前的强化训练包括对疾病概要,常用诊疗技术,临床疾病诊断思路,临床思维方式等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以及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强化训练,以便使他们快速进入临床实习工作状态。

    作者:马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后有效5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60例患者治疗后心电图、血压、心率指标等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患者心律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结论: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急诊使用胺碘酮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德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卵巢囊肿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常通过手术切而治愈。对患者而言,在围手术期,迫切需要心理护理的相关信息支持。通过对卵巢囊肿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手术前后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消除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障碍,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同时,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达到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成本的目的。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5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析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后良好,但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就35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运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癫痫患儿的父母进行评定,并根据测评患儿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68例癫痫患儿的父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住院期间的心理干预后,癫痫患儿父母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提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很好地配合治病和护理,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作者:王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3.33%,对照组总有效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病人的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的一种教育。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一种手段[1]。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2]。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确定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实质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3]。但肾穿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易导致感染、出血、腰痛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普遍存在紧张及畏惧心理,主要表现为烦躁、失眠、心率加快,配合欠佳。针对上述患者心理问题,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术前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刘玉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优化床旁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率明显提高,圈员们综合素质也大大提升。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有显著成效。品管圈作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廉赞洁;薛晓梅;朱丽萍;赵霞;马昱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云南HIV/AIDS相关肾病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AIDS患者慢性肾病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3年云南省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基线肌酐清除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占3.9%(1797/46088),CD4+细胞数<200个/uL、200-500个/uL、>500个/uL组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比例分别是5.0%、3.1%和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出现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比例是3.9%,CD4+细胞数水平越低风险越大,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肾病的风险,治疗前应重视对肾脏功能的评估。

    作者:陈希云;楼金成;雷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永胜县2010-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通过死因统计资料分析,评价该地区的人群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工作规划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胜县2010~2012年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病例按ICD-10分类,进行全死因分析。结果:2010~2012年永胜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永胜县监测点人群的死亡以慢性疾病和意外死亡为主,加强慢性病防治,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子文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哮喘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探讨

    目的:针对患有哮喘的小龄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了解哮喘治疗方式以及病理机制。旨在加深对小儿哮喘的研究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小龄哮喘患者共7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了解各种治疗方式。同时统计小儿患者在哮喘类型上的差异性,并了解研究对象治疗效果。结果:本院使用的小儿哮喘治疗方式种类较多,治疗以药物为主,并注意对副作用的预防。疾病类型方面,患儿多为外源性以及内源性哮喘,混合型人数较少;治疗效果上有效率较高但未达到完全有效程度。结论:对于小龄患者而言,哮喘患病程度相对不深,在治疗方式上可多使用药物治疗,在了解患儿发病机理下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升临床有效性。

    作者:荣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