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评价

陈华

关键词:肝破裂, 创伤性, 急救护理流程, 链式,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方法:92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等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为快捷有效,可提高其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品种红景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品种红景天对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测定给药后动物血清CD4、CD8、IgG、胸腺和脾脏系数及血常规,比较三种不同品种红景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种红景天均能提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数量,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同时能增强造血系统功能。结论:从“益气扶正”(免疫增强)功能角度考量,由于三种红景天均具有相似作用(尤以长鞭红景天作用为强),小丛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作为大花红景天替代品使用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索朗;宋军;多杰仁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3.33%,对照组总有效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车祸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我国正加快步入汽车社会,但全社会交通安全观念、交通文明意识明显滞后,不规范驾驶行为和道路交通意识陋习多,导致了车祸事故的日益增加。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共查处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交通违法行为2649万起,平均每天7万多起。全国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分别上升17.7%、16.5%和12.3%。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接收因车祸事故入院的病人200多例,车祸外伤病人的护理按急救护理常规处理非常顺利,但车祸外伤病人的家属的各种外在表现及心理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处理非常棘手。现将近两年来我们如何对车祸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支持谈几点体会。

    作者:欧少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60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用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每周消心痛片的用量;③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④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⑤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⑥运动持续时间:⑦总工作量。结果:曲美他嗪应用12周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消心痛的用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与实验前相比,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曲美他嗪对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耐量,改善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作者:王真;丁坤;孙春启;史玉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PECT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与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研究

    目的: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60只肾脏)经临床症状、体征、超色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均行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结果:30例(60只肾脏)患者中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的肾脏为52只有功能占87%,无功能的肾脏有8只占13.3%;IVP检查显示有功能的肾脏为28只占46.7%,无功能的为32只占53.3%,IVP显像无功能而核素显像有功的肾脏有28只占40%,证实核素显像的灵敏性明显高于IVP检查。结论: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较理想的方法,明显优于IVP,当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王松润;杨波;夏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医嘱因素所致的风险、护患关系冲突所致的风险、抢救仪器故障所致的风险、抢救资料记录不清所致的风险、急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所致的风险。结论:经上述因素分析,从以下各方面积极应对防范风险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注意核对医嘱、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加强抢救仪器的管理、做好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及记录、实施细节及风险管理、加强急救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加强与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作者:任占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120名学生,征得学生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学生各为60名,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来予以教学,观察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待研究结束后让学生实施单元操作理论以及技能的考核,同时利用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与自行所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来对学生实施调查。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学生单元操作理论以及理论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且批判性思维测试评分也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操作理论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喜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镜对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其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根据临床疗效。结果:实验中,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在支气管镜下治疗一个月后,有15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治疗后基本痊愈;2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和对照组(85%)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鸿飞;张心怡;李健忠;梁兵;马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胫腓骨下段骨折手术并发皮肤坏死

    在临床工作中,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虽然一般并不十分困难,在胫骨中、下午1/3交界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由于整个胫骨均位于皮下,骨折断端容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1]。但如果处理不当常可发生一些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对并发症的防治有时会比对骨折本身的处理更重要。

    作者:刘平;杨青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水合氯醛儿科临床应用新进展

    探讨水合氯醛在儿科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合氯醛的用途、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保留灌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以使水合氯醛在儿科临床护理应用中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者:江秉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为治疗及护理疾病提供更好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因素。分别对处于化疗期间、化疗间歇期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处于化疗期间明显存在睡眠障碍,主要与化疗副反应影响及护士夜间查房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洪明花;许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医院管理中的精细化创新性举措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管理仍然是沿用粗放型管理的模式,存在诸多缺点,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和病人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管理的现状,提出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内涵,医院必须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重点阐述了医院精细化创新性的管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的管理手段提出了建议。

    作者:杜相学;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胎膜早破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概括地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指出在护理过程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强调加强护理是确保产妇母子平安的关键之一。

    作者:荆艳荣;李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并针对其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为97.87%(92/9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98%(78/9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可减轻患者术中紧张的情绪,极大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促进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实现手术室护理操作的连续性。

    作者:吴会珍;于润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进修医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和络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显效39例,占总数的78.0%,有效9例,占总数的18.0%,无效2例,占总数的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显效33例,占总数的66.0%,有效10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4.0%,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对临床医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文中探讨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洪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双蒂肌转入充填联合杓状软骨内移喉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双蒂肌转入充填联合杓状软骨内移喉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2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蒂肌转入充填联合杓状软骨内移喉成形术治疗,并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电子喉镜、频闪喉镜观察以及嗓音客观检测声学参数分析等显示,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好转。结论:采用双蒂肌转入充填联合杓状软骨内移喉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比较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0例新生儿硬肿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结论:加强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的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作者:夏海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头部指激按摩配中药膏敷贴治疗头痛60例临床观察

    头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它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颅脑外伤、脑震荡引起的头痛,给患者极大的痛苦和折磨,而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更是多见。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颅内神经调节障碍、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引起的的一种头痛。一般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

    作者:陈克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COPD及肺心病急性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发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31例COPD、肺心病并发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分成两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器官衰竭发生率依次为肺、心血管、脑、肾、肝、胃肠、血液;两组各器官衰竭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肺心病急性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状况,总结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患者未来健康恶化的风险。

    作者:冯玉华;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