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析

李运富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无器质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预后良好, 性神经症, 临床, 种类, 症状, 证据, 显影, 患者, 功能
摘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后良好,但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就35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的初步探讨

    目的:针对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的有关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246例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的有关情况。结果:分析总结心内科护理中用药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处置对策,使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严格规范心内科护理用药的安全管理,对于减少临床用药失误,数量患者信心,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康复

    人工全款节置换(THA)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髋关节生物力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假体设计和工艺不断改善,手术技术不断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术后护理及康复日益受到重视。从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31例THA病人进行系统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施行THA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例,股骨劲骨折1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平均住院时间23天。经过细致有效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术后随访3个月-1年,效果满意,患侧髋关节功能良好,生活能自理。

    作者:张新静;刁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术用于颌面部手术20例麻醉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术在颌面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例颌面部手术患者用1%丁卡因与1%麻黄素混合液1.8ml滴鼻行表面麻醉,1%丁卡因2ml作环甲膜穿刺3min后经鼻置入FOB行气管插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此,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术在颌面部手术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培珍;李海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其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冀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56例

    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确诊患者,采用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每次30min,每3天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结论: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郑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为治疗及护理疾病提供更好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因素。分别对处于化疗期间、化疗间歇期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处于化疗期间明显存在睡眠障碍,主要与化疗副反应影响及护士夜间查房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洪明花;许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1]。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困扰着许多女性朋友。这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慢性子宫内膜炎、放置宫内节育器、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它常常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因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它具有类似肿瘤的特性[2],且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多,从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内分泌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但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1)高雌激素在子宫腺肌病中起重要作用,子宫腺肌病常不单独存在,经常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共同合并发生,并且在妇女绝经后痛经、经量增多等症状可逐渐消失、病灶也会萎缩,这些都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变化关系密切[3]。研究还发现[,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内膜细胞上很多激素水平都明显高,如腺上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 mRNA 和受体蛋白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而间质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异常,所以说子宫内膜上的这些激素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联。(2)血管生成机制,子宫腺肌病比正常子宫内膜更易于表现生成血管的活性,Han[4]等人实验发现,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及肌层的血管成活性明显增高,研究运用的是免疫组化染色来完成的。Hirotaka 研究员[8]另很多国内外学者在宫腔镜的观察下发现大部分子宫腺肌病内膜中有异常的血管生成,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成异常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是有关系的。(3)细胞凋亡学说[5]:黄凤英、张丽红等实验员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了凋亡蛋白Bcl-2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病内膜中的表达,说明异位内膜中的Bcl-2表达强,细胞凋亡减少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Goumenou等研究发现当Bcl-2表达增强时,Bax表达减弱,打破了细胞凋亡的平衡系统,细胞凋亡减少,增殖增强,终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作者: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发病、死亡资料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结果: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呈升高、维持、下降的趋势。城市区发病率(189.82/10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83.43/10万),男女性别比1.56∶1,发病年龄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87.33%,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0.91%。发病主要集中在4至6月(占55.02%),5月为发病高峰。病原学检测EV71占50.76%,其他肠道病毒占32.58%,Cox A16占16.67%,重症病例中EV71所占比例(79.06%)显著高于普通病例(38.81%)。结论:洛阳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分布。EV71为优势毒株,特别是重症病例。针对散居儿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强化重症病例的识别和救治是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汤莹;朱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菜对餐后高血糖为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观察其对餐后高血糖为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明显以餐后血糖控制差为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青菜组30例和阿卡波糖组30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治疗2月后FPG、2hPPG、HbA1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治疗2月后FPG、2hPPG、HbA1c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餐加用青菜可以改善餐后高血糖为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

    作者:罗长青;韩东苗;方烨;许露;王晓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瘫患儿的家庭护理

    小儿脑瘫指以妊娠至新生儿期间各种原因所致脑的非进行性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多项脑损伤相关缺陷,其中合并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者较多。在对患儿的康复治疗当中发现,仅仅注重患儿运动功能方面的康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一般护理1.1合理营养患儿住院时间比较长,治疗项目多,体力消耗大,应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在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在进餐时应注意患儿有无暴饮暴食及偏食,必要时制定个体合理饮食计划。

    作者:罗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试析健康教育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烧伤儿童共18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入院指导,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患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烧伤患儿无论是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还是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都明显较优,(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儿童烧伤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儿以及家属对烧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龙树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防治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尚未明确,也没有一种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有效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笔者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研究的相关报道,现将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李倩;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库尔勒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目的:深入了解库尔勒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城市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基线调查和专题访谈方式,在库尔勒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放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2.2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自筹资金租用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社区公卫医师匮乏,医护人员比例不匹配等问题。结论:库尔勒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在体系建设方面还须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支持系统,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卢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20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病区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特征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大肠埃希氏菌320例,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88株,阳性率占27.5%。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但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60%以上。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除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外,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耐药率低,分别为11.21%、18.96%。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治疗应当首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引起感染临床可考虑优先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

    作者:冯春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综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各项问题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地巨额事故的发生。结论:杜绝差错事故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把握好每一护理环节,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姚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选取100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好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李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刺针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及辩证施护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1]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选择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结论:应用针刺结合中药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通过中医辨证施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刘小芳;邹春桦;雷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疆某三甲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对患儿入院体重,出生诊断,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为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保证。方法:通过床旁调查对新生儿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其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139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患儿中,平均年龄为1.37+0.54天,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3%,平均出生体重为2204+25g,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结论: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体重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加强对使用呼吸机的低体重新生儿的监测;加大对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各种操作及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提高对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培训力度,防止接触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鹏;丁丽丽;韦艳;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我院自2012-2013年抢救了各种中毒213例,其中,酒精中毒54例,安眠药物中毒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食物中毒21例,煤气中毒42例,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1例,自制药酒中毒1例,现将抢救报告如下:1抢救1.1彻底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在病人中毒后6--8小时内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彻底洗胃,如在8小时以外或中毒时间不明确也应洗胃,特别是有机磷中毒病人应反复彻底洗胃并用清水洗头洗身。1.2保存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窒息,昏迷重症病人应予以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及辅助呼吸,改善缺氧,防治呼吸循环衰竭。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和超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超早期和早期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接受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8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手术组(<6h)和早期手术组(6-12h)。比较两组平均血肿清除率, GCS评分,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神经功能结局评价包括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和病例总死亡率。结果:两手术组的平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0%和75%,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GCS评分分别为10.1±0.8和11.2±0.7。早期组明显优于超早期组。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8%和7.9%。早期组明显低于超早期组,两组手术的优良率(GOS 4,5)分别为66.7%和65.7%,无差异。早期组术后死亡率(2.6%)明显低于超早期组(9.5%)。结论:早期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和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超早期手术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