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56例

郑玉兰

关键词:强刺激, 手法, 功能锻炼, 膝关节疼痛
摘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确诊患者,采用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每次30min,每3天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结论: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胎膜早破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概括地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指出在护理过程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强调加强护理是确保产妇母子平安的关键之一。

    作者:荆艳荣;李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在足月或引产后胎盘残留<3cm中的临床疗效,降低手术操作,减少患者痛苦。方法:观察组100例,米非司酮50mg口服,1次/12h,共6次,配伍五加生化胶囊6粒,2次/日,服用5天;对照组单纯五加生化胶囊6粒,2次/日,服用5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胎盘完全排除例数、阴道流血干净时间、阴道流血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治疗足月产或引产后胎盘残留中明显提高了排出率,减少了出血量,增加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每年全球约有120万例患者确诊为结直肠癌,2009年美国约有146970例新诊断病例,大约49920例死于该肿瘤。结直肠癌也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0%[1]。通常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经根治性手术切除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局部晚期(T3-4,或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仍占1/3左右。对于复发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因手术难以将其完全切除因而更多地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本研究分析了我科近年来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天民;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改革的思路

    中药炮制理论是中医在辩证用药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它既有一定的理论准则,又有一系列的炮制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内精华与糟粕并存,真假难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其不仅赋予了新内容,而且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出发点,确实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今结合,土洋并举,多学科配合,进行一番改革、完善,这不仅会使中药炮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胡广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这类疾病因病程长、易复发。从我科2013年年6月-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抽取28例,在入院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有效的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指导、腹痛护理、康复锻炼、养生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28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复发5例。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完善的临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杜士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法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非手术疗法加以治疗,总结对其护理要点。结果:经过护理,57例(95%)的患者及时恢复,有3例(5%)的患者病情有所加重,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也及时痊愈。结论:对待非手术疗法下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应该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孔凡萍;林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推拿治疗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对慢性肝炎的病理判别分析

    目的:针对慢性肝炎诊断构建病理分级与分期数学模型,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辨别慢性肝炎的病理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26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肝穿刺活检标本实施病理分级与分期;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以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之间的关系构建判别函数。结果:血清IgG 、IgA水平与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与病理分期也具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血清IgM水平与病理分级、分期都没有相关性。只有血清IgG与进入判别模型指标及模型纳入变量相符,模型判别病理分级准确率分别达到67.26%、15.29%、31.73%、67.26%,总正确率为28.91%;判别病理分期准确率分别达到51.25%、2.84%、14.28%、26.58%、51.25%,总正确率为59.86%。结论:血清IgG与该数学模型纳入变量相符,对于肝脏病理分级与分期的判别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实际疗效。方法:分析74例哮喘患者,均分至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对37例中西结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对照组患者(氟替卡松气雾剂)普通西医治疗。结果:中西结合组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普通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4.6%(35/37),且无不良反应、无复发。结论:与普通单纯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李洪斌;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阳谷县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在当前碘盐摄入情况下,通过对山东省阳谷县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等碘营养水平调查,了解不同居民碘营养状况,为我县的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6个乡镇的每个小学抽取8-10岁儿童200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20人,10乡镇(社区)600户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三日称量法进行食盐摄入量测定,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尿碘,B 超测定甲状腺容积,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接触法测定水碘。结果:阳谷县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碘营养高于适宜量,甲状腺肿触诊全部为0度,甲状腺平均容积为3.25mm。居民碘盐覆盖率99.33%,合格碘盐食用率98%,水碘范围10~786μg/L。结果表明我县基本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应注意控制碘摄入量,减少负面效应。

    作者:张乐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缩短平均住院日

    长期以来,平均住院日已被认为是反映医院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有效增加医院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住院难、手术难和出院难的状况,可以提高医院社会经济效益和效率,减少医疗费用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衡量医院是否有效利用医院资源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反应。随着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寻求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王东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煤气中毒的临诊体会

    1资料方法例一王某,19岁女学生煤气中毒抢救3日后出院,邀我诊治,临床症见:头晕,前额头痛,双目难睁,胸闷,气短,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畏寒,自汗,心烦面红,唇红,脉细数,舌红,苔黄。辩证:痰热壅肺,胃失和降。治法:清肺化痰,和胃降逆。方药:桑叶9克杏仁12克桔梗9克藿香12克薄荷12克鱼腥草18克枇杷叶15克半夏9克竹茹9克佛手12克甘草9克每日一副服10余副后症状基本治愈例二邓某,58岁煤气中毒较重经抢救出院后20余天药我诊治症见:神情呆滞,语言迟缓,不欲言,心悸纳呆,大便干结,身体倦怠,舌边尖红,苔博白滑,脉右细微,左脉弦滑无力,血压:170/100mmmg 且有心律不齐,脉诊合参,诊为心气不足,痰湿蒙蔽心窍,阻滞脉络,治法:益气养心,开窍化痰,佐以通络,方药: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柏子仁15克,玉竹9克,石菖蒲15克,郁金12克,茯苓12克,半夏9克,竹茹9克,威灵仙15克夜交藤15克,炙甘草15克,白茅根9克,服药7副后症见好转,又上方加减服药月余后生活能够自理,血压在配合降压药的同时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张仙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对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总量丙泊酚静脉推注,研究组首次给予丙泊酚总量-60mg静脉推注,待患者呼之不应且睫毛反射消失时静滴余量,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的麻醉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逐渐占据优势,无论是单味中药或者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或者是复方制剂,在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针对这一现状,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康玉秋;吴斌;盛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环丙沙星及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x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高效清除细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沈文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补肾活血方;对照组口服克罗米芬,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排卵及妊娠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及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妊娠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提高受孕率,疗效显著。

    作者:罗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观察组,50例痰培养阴性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病日龄多为晚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轻,以鼻阻及呼吸频率增快为主,症状持续5~7天;98%的患儿双肺呼吸音增粗,2%的患儿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2)观察组新生儿肺炎发病多为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重,常见阵发性咳嗽,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道症状持续5~10天;84.8%的患儿肺部闻及细湿罗音、34.3%的患儿出现颜面青紫、6%的患儿出现呼吸困难、2.9%的患儿心力衰竭、0.9%的患儿有抽搐;(3)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结果:83%的大肠埃希菌为 ESBLs 阳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其敏感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25);美洛培南(23);头孢哌酮/舒巴坦(21);(4)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用美平注射液,15mg/Kg/次,q8h,10~14天,复查痰培养无细菌生长,呼吸道症状消失,98例临床治愈出院,治愈率93.3%;7例患儿家长在患儿病情好转后签字出院;对照组新生儿经静脉用青霉素或氯唑西林7~10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多见于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较重,常伴呼吸困难;大肠埃希菌83%为ESBLs阳性菌株;美平治疗有效。

    作者:李杨方;吴玉芹;陶娜;张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腹部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23例急性腹部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采取积极主动、连续、动态的病情观察,积极配合医生明确诊断,给予紧急手术救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3例病人行剖腹探查手术,经治疗痊愈21例,死亡2例。1例为合并严重脑外伤,另1例胃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结论:总结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急诊手术成功率,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左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对临床医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文中探讨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洪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58例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烧、患病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表现,我院对这些患者实行X线和CT诊断,现对58例患者的病情资料与诊断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5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来研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病理进行检测知58例患者中有4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急性骨髓炎患者,再使用CT诊断,3例出现误诊。结论:在使用X线检测的基础条件上,再辅助使用CT诊断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疾病,能有效的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的几率。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